挪不去的刺

【作者:吴易澄小医师笔记 2010.02.14


投入医疗工作的短短时日中,偶尔会遇到病友抱怨疾病症状持续存在难以根治的抱怨。当连医疗都束手无策时,我们除了气馁,却也思考着如何鼓励病人学习与疾病共处。然而疾病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经验是如此深刻而独特,以精神病患为例,当我们希望病人不去理会「幻听」如何在耳边絮叨,却缺少对他们身处在恐惧或新奇兴奋的状态有所理解。

因此哲学家、社会学家偶有反省,认为精神医疗忽视了人的主观经验,指责精神医疗将人拆解成片片段段的症状,数落医生只看到那些琐碎的精神状态,而贬抑了一个有情感与想法的人的存在。

两个月来我在精神病友的职训班讲解药物卫教,发现了一件事情,就是有关药物的使用与注意事项,固然对病友们极其重要,但多次提醒病友们「一定要按照医师的指示,跟医生讨论」的苦口婆心,其实也可能忽视了生病的人在对待自己疾病的想法与行动。

多少次我们在圣经故事中看到上帝的医治,瞎眼的得看见,瘸腿的人能行走,以我们有限的医学观点,都岂是不是妄言?但这些医治过程中,彰显的是上帝的爱和人的信心,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无药可医」的状态下,人们可以透过意义的发现与灌注,用一种新的方式重新「看见」,或是拾起勇气继续「行走」。

我偶尔鼓励病友们说,当疾病症状无法挪除,或许有些意义存在;也许是上天希望我们停下脚步看看四周,或是让我们用自己的疾病经验去理解他人、帮助他人。然而这些举例都是极其拙劣的,因为那毕竟不是从病友自己的深刻经验所提炼、升华。我们需要更多时间与诚意,听病人自己娓娓诉说。

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诠释自己的疾病,并且赋予意义。使徒保罗说他身上有刺,并且求上帝将那刺那走,但他说「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被光照之后决心悔改传讲福音的保罗,终生带着眼疾之苦,却也用新的方式看见更多。也有圣经学者认为他的「刺」是晕船,因为他往往舍搭船的近路绕道而行;但他不也走得更多,传得更多?

疾病带给每个人独特的感官知觉经验,不管红肿热痛,还是忧郁兴奋,都不是医生一句「你病了」就能解释得完的。当在教会中,我们往往在周报公祷栏里头为生病住院的弟兄姊妹提名代祷,盼望上帝挪去人们的苦楚,也擦干伤病者与家属的眼泪。然而更多时候,或许我们需要的是沉思上帝的用意,并且陪伴伤痛的人寻找那「挪不去的刺」意义。


★本文原发表于作者的部落格:OJ.候诊室 (原刊载在台湾教会公报「窗口无遮拦」专栏)

about 吴易澄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