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该是学习处理「期待落差」的时候了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我服务的谘商与生涯发展中心为了执行教育部的短期就业计画,公开徵聘几位一年期的短期就业人员。短短的一个月,来信应徵的人很多,这本来应该是高兴的事,特别里头有些应徵者学经历十分不错。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我看到应徵者的名单和资料时,心中反倒难过了起来。因为,看到很多学经历不错,甚至还拥有多张专业证照、英检资格的应徵者,不是待业中,就是还在从事短期的工作,心里也会替他们感到焦虑与忧心。

看到这样的现象,我心里想着:当台湾的大学(甚至研究所)文凭已经普及化到一定的程度,或许每个人心理也必须有所准备,大学或研究所毕业生也要能从事劳动力密集、工时长、薪资低的工作。但这样一来,大学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无论科技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整个社会的分工体系还是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人群去从事一些基本劳动工作(例如:清洁人员、建筑工人、装配工人等等),而这些工作又不见得需要什么「专业性」的话,包括大学在内的教育机构,又该如何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生涯呢?因为,大学或研究生在校所学的东西,未来很可能根本没有机会派上用场。

也因为这样,我始终觉得,「教改」除了要从知识与制度面着手外,如何培养社会大众对不同职业的认同与尊重,也是必须齐头并进的。否则,随着高等教育文凭日渐普及化,有一天甚至大家都有硕士、博士文凭了,这时候多数人必须面对的就不是「如何适才适所」的问题,而是在「教育与职业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自己的「期待落差」以及「自我认同危机」。

目前,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各类大学评鉴指标,无不将「就业力」和「竞争力」当成重要评量项目,各系所也无所不用其极希望标榜自己的所学知能的专业性;但从小到大,就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期待落差」和「认同危机」的问题。

如果,包含我们在内的社会大众无法尊重各类职业的价值,高等教育也没办法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感,而整个社会的分工方式又势必得有某些人去从事「专业性」较低的工作,那么未来文凭或证照拿得越多张,所可能引发的期待落差只会越大,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所遭受的挫折感也只会更大。如何以更积极、健康的态度来看待工作与生涯的价值,相信是这一代的学生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功课之一。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