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腰酸背痛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下背部酸痛」是背腹部肌肉或骨骼失去正常功能后,引起后背及腿部酸痛的总称。自从人类能站立后,「背痛」经常是抱怨最多的一种毛病,更象徵现代人高度紧张繁忙生活中的一种症候群,在人的一生中,人们十之八九会遭受下背痛的困扰。轻者,可能仅是轻度扭伤,休息几天便好;重者,可能要躺上几个月,不但寝食难安,生活备受干扰。据统计,背痛患者年龄在50-60岁之间占多数,性别差异则不明显,由于下背痛是一种症候群,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所以治疗之前,我们应先了解其原因。

一、认识背部:

  人体的背部是以二十六块骨头连成的脊柱为支架,而每块脊椎骨之间还有椎间板作为吸收力量的缓冲物。此外还有许多韧带、肌肉环绕其间,加强脊椎的功能,保持人们直立的姿势,负荷身体的重量,因此,脊椎骨、椎间板、肌肉和韧带可以说都是保护背部于正常状态之重要组织。

二、下背部疼痛的形态:

1. 慢性:由于长期姿势不良,穿太高的高跟鞋或怀孕等,使脊椎长期承受不正常的压力。
2. 急性:脊椎骨折,脊椎脱臼或急性腰腱拉伤等。

三、导致下背部疼痛的原因:

1. 脊椎间盘变性、突出或破裂。
2. 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等……。
3. 骨骼异常—骨骼先天性异常或软骨发育不全。
4. 肿瘤—多半是转移性病变,侵犯骨骼或神经根,少数是原发性肿瘤。
5. 骨质疏松—内分泌协调障碍或长期卧床导致。
6. 局部发炎或感染—脊椎间盘感染。
7. 其他—例如转位痛、情绪不好或肾脏疾病。

四、下背部疼痛的症状,最常见下列几种:

1. 痛(Pain)
2. 刺痛(tingling)
3. 麻或感觉消失(Numbness or Sensory impairment)
4. 行动不良(Motor impairment)
5. 肌肉痉挛(Muscular Spasm)
6. 腰椎关节活动度受限(Limitation of lumbar spine joint motion) 等情形,更严重者,甚至发生大小便失禁现象。

五、治疗方法:

1. 外科手术治疗:通常为切除椎间盘椎板、或做脊椎融合手术。
2. 保守性治疗:
a. 急性期:卧床休息约十天或2-3星期,病人在床上姿势应保持腰椎平直,最好在膝下垫枕头。
b. 药物治疗:消炎、止痛剂、肌肉松弛剂、镇静剂。
c. 物理治疗:热疗、冷疗、按摩、牵引、运动治疗及肢架。

其中运动治疗对下背部痛之主要目的:

1. 保持或增进躯干肌力及活动度。
2. 促进姿势正常化。
3.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免背部受到不必要的损伤。
4. 藉增加腹内压与下肢肌力以减轻腰椎的负荷。

运动治疗仍需在医师的指示下,依病情给予。除此,每天定时定量的运动治疗外,也应注意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背。

1. 正确的站姿:
a. 应使身体重心经耳垂、肩膀、膝关节落于外足踝前方,切勿弯腰驼背。
b. 不要站太久,若需长久站立时,可用两脚轮流站或一脚跨在椅子上,或将臀部靠在桌沿,将患侧踩在脚垫上,可减低脊椎的前凸度。

2. 正确的坐姿:
a. 坐在有靠背的椅子,要把臀部尽量往后挪,做到底,椅子太高时,可拿东西垫在脚下,或采双腿交叉的坐姿,最忌坐在椅子边缘,挺直腰杆而坐,也不要坐那种往后靠时,背会向后倾的椅子。
b. 驾驶时,应尽量将背及腰靠在座椅上,并调整座位与脚踏板的距离,应使坐时膝关节能弯曲为佳。

3. 正确的卧姿:
a. 仰卧时双膝下可放一枕头或一卷小棉被,以减少腰椎前凸,俯卧时,则应在腹部及脚踝下方垫枕头。
b. 床铺应软硬适中,最好是在木板床上加一个四寸厚的海绵床垫。

4. 正确上、下床:
a. 起床方法:由仰躺时先将两腿弯曲、翻身侧卧,然后双脚移到床沿,最后手用力将上身撑着坐起。
b. 上床方法:与起床方法正好相反,先坐在床沿,用手撑着,慢慢向一边躺下,然后将双脚弯曲,移到床上成侧卧状,最后翻身变成仰躺姿势。

5. 一般活动如:
a. 绝对不要弯着腰做事情,若需弯腰时,最好也将膝关节弯起来,比方在刷牙或打喷嚏时,最好能将膝盖稍微打弯。
b. 携带物品时,应尽量靠近身体,并拿在腰的高度,不要一次拿太多物品,或拿得离身体太远。
c. 取高物时,不要垫脚尖取物,应用椅子垫高。

本专栏与路加传道会网站合作。

【延伸阅读】:
妈妈的蓝色忧郁
「非核家园」与我
成立 SARS 生活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