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广场―文字人天地》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基督徒为何要读文学?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基督徒为何要读文学?是啊!现代市面上的出版品常让人眼花撩乱,多得让人手软,为何还要读文学作品呢?是否太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太风花雪月?

这要回溯到文学是如何产生,又和基督教信仰有什麽关系来探索。

如果细思,会发现上帝的创造很有趣,尤其对某些穿衣、吃饭等生存需要之外的创造,到底所谓何来?

小儿四、五岁时,每天吃饱睡足后,就会躺在床上,自己打开答录机,敞开了喉咙唱呀唱,手脚还要随着韵律不停摆动。不禁让人痴想:上帝造人,除了给他打猎谋生的技术,为何还要赐人唱歌的能力?是对生命欢庆的表达?还是一种感情的自然流露?

神又为何让人有画画能力?女儿很小时,一学会握笔,便开始不断地画,用色彩、线条表现她脑中对人世的观察。她画中人常一个大头,没有身体,两只手从两只耳朵里跑出来,两只脚则直直由头往下伸。整张图里她最大,十足自我中心的世界观,极为稚拙有趣。

读她画,形同读她的内心世界,令人再次惊异上帝为何给人画画能力?像在法国一个洞穴里发现史前三十万年人在墙上所作的画,是为记录所见所想麽?还是对这世界作一种回应?
   文学呢?文学就像唱歌和画画,也是一种艺术表述。它的存在,也是一种生命的记录,是对这世界的一种回应; 也是对生命欢庆的表达,或是一种感情的自然流露。

  回首看我们的神,他不只重功用性,还更看重美感与艺术性。由上帝创造的奇珍异花与千奇百兽看来,我们的上帝在艺术上实并不省事,反倒极为「讲究」。在 「出埃及记」中神晓喻摩西建会幕,便交待所有的会幕幔子、祭坛、法柜,与一切器具,皆要找有智慧,能作各样工,作艺术设计的「巧匠」,不只在建造上具功用 性,尚要添加绣花、镶金与雕饰,务要作得「荣耀、华美」(出26-31)。

  这荣耀、华美,是在心灵上的感染力。文学在美上的感染力,甚至震撼力,常常要比开口见喉,直接说理还要来得深远。西方常比喻文学欣赏,是去赴「一场野 宴」,每个人都带道菜,那道菜便是我们自身生命的丰富。我们是用自己的丰富,来解读作者的丰富,作者则用自己深渊内里的经验,来和读者的深渊回应(诗篇 42:7)。

  所以文学是上帝所赐的美感、幻想力与理性的结晶。为了帮助人治理全地,也成为传递他启示的管道。阅读文学,可带来许多人生的丰富。

文学是心灵的抒解

此外,不少人也都经历过,面对生活粗糙,阅读会成为一种解脱。从生活中脱轨一个或数个小时,在一个自己现实生活里永远不可能去的世界,或遨游、或倘佯,那是一种心灵的释放。

在阅读中,当读到作者表达出我们表达不出的感受,赋予我们说不清的处境或经验,一个具体的形状时,奇妙地,瞬间内里情绪会得到一个化解或升华。好像终于了解,那一片生命中的混浊,原来是属于生存的焦虑; 一生所寻觅的生命意义,原来是出于自我心灵的残缺。从作者文字中读到对自己生命的解读,是心灵里的一大抒解。

或者什麽大意义都没有,阅读文学只是单纯地享受一个好故事,欣赏文字中语言的美,咀嚼字、词、音、义不同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奇妙效果,也是莫大的心灵满足。

文学説明我们认识世界、文化和时代

在文学里,不同作者可以提供我们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世界、文化和时代。像诺贝尔奖得主奈波尔(V.S.Naipaul)写《幽黯国度》,可以读到一个成长在西方的印度人,回到印度所观察到的印度文化。他好像代表西方眼光,看印度就像一个「幽黯国度」。

2007年诺贝尔奖得主奥罕.帕慕克(Orhan Pamuk)写《我的名字叫红》,则是描写16世纪鄂图曼帝国的宗教、政治和艺术兴亡史,全发生在东西文明的桥梁伊斯坦堡这一地点。另一位非洲白裔诺贝尔 奖得主柯慈(Coetzee),则着墨于非洲大陆欧洲白人和当地土着之间所发生的种种纠纷,正是帝国主义白人给当地土着带来屈辱。但故事中的主线,却是白 人从当地人受到屈辱,反应后殖民文化的深刻问题。

早期中国鹿桥的《未央歌》,王蓝的《蓝与黑》,纪刚的《滚滚潦河》,都可以把我们带到一个战乱特定的时代。近代白先勇的《台北人》,则揭露在台北的一个没落贵族文化。

近期大陆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则是从中国历史角度解读大陆各个文化地点的深层文化曲折。还有许多写文革,写伤痕的作品如《活着》、《棋王、树王、孩子王》等,则帮助中国人了解文化大革命这一代所走过的苦难。

当然,我们也知道文学作家并非人类学家,也非历史学者或社会工作者,但他们的成熟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他们的写作也涵盖许多阅读研究或资料搜集,再加上 作家特有的观察入微,对社会事件会反覆谨慎分析、辩证,对周身环境会赋予细腻诠释,如此种种,皆可帮助我们对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有新的洞察。

我们需要更认识这个世界和文化,才能知道如何传达神的爱给这个世界。由阅读中,我们对自己处世也更能看清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文学为我们定义自我,也提炼自我

在阅读故事时,最重要的,不是我们读到主角发生了什麽事?而是主角在遭遇中「看」到什麽?学到什麽?有什麽转变?

当我们阅读时,常会和一部好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认同,认同这角色的挣扎与选择,继而也学习他看世界和面对世界的方式。从中,我们常可挖掘出一点新的关于自我的洞察。也在阅读中,可以定义自我,又可不断地琢磨自我,使自我变得更为精致(define and refine)。

  像《绿野仙踪》,洽是另一种版本的「天路历程」。故事中有个小女孩桃乐丝,被一阵大风吹到一个陌生地方。她想尽办法在找回家的路,路上碰到一些很具代表性 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具体而微地刻划出几种人类最常见的弱点:缺少一颗心的铁人、缺乏智慧的稻草人、望似凶猛,实为没胆的狮子。

  读这故事,会不断看见自己与身边人或似铁人、或似稻草人、或似狮子,不是有心没胆,便是有胆无识。我们都在这寻求神圣的天路历程上,不断找我们心灵家乡的路。我们也正需似这三者,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彼此不断扶持,才能走到目的地。

  至于《圣经》,则是藉各种文体呈现各种人性枷锁。不论是旧约的大卫、约伯、约拿,或新约的彼得、约翰、保罗等,各有情性软弱与行为乖离之处,许多人读 《圣经》会看到自己,身上有一根刺,或我真是苦啊,想行善而不能,恶却极易跑出。在其中我们读到不管人如何软弱,神对人的爱却永远不懈不弃,且长相跟随, 不断地捥回。

所以我们藉阅读来汲取别人的智慧,借镜别人的经验,同时认识自我也更新自我。

文学呈现价值观、理想,并提升心灵

阅读文学,也可帮助我们接触超越自我的世界,扩大对这世界的视野,进而拓深我们的内在。尤其好的文学作品,多半会提供一种看世界的方式,这角度是和作者的价值观、世界观有关,包括信仰、道德、哲学、政治等。

文学的影响力也实不可低估,深具争议性。美国因一部《黑奴吁天录》掀起南北战争;毛泽东据说因喜欢《水浒传》而赞成造反有理。一九九五年奥克拉荷马州的爆炸案,是因着一本教导如何制作炸药的小说; 台湾曾有一度许多年轻人自杀,也是因着一本由日本传过去的自杀书。

所以愈是有影响力的作品,我们愈要学习在阅读中问:是这样麽?这样正确麽?所有的学习都来自问问题,波赫士说:”怀疑,是最大的恩宠”。

面对书中所呈现的理念和价值观,不要百分百接收,要学习慎思明辨,然后汲取好的价值观或信仰观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本专栏与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网站合作。 e-mail: gcwmi622@gmail.com

【延伸阅读】:
宇宙光第二届文学写作营
阅读圣经文学迎接圣诞
阿拉斯加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