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广场―文字人天地》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阅读麻辣问(下)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图片提供/123RF

问:怎样使所读的每一本书都能最大化地留下印记呢?笔记该如何做?又怎样储存才可利于写作时随时提取呢?

莫非老师:再一次说我个人只是提供微小的经验建议:

1.主动阅读

阅读分为被动阅读和主动阅读两种。被动阅读是无意识地读,单方面地被作者说服。

主动阅读则是按照我想要学习、想要解决的问题或想要书写的主题去阅读。我会边读边问:是这样吗?可以不一样吗?其他人的立场又是什么?

2.和生命映照

然后我会边读边想自己的生命经验要如何映照?如此存留在脑中的印记就会比较深。基本上,我所有的阅读都会放到自己的生命中检验。好像用自己的生命当做化学试纸,看看检验后会成为什么样?

3.分享所读

一般我们说读经如果要印像深刻,就是一读过就马上去找人分享。讲道也是如此,在查考圣经和解经书后,归纳整合写成讲道文字,自己也就被这段经文给喂养了。因此,若能读完就去找个人说,而且不是把那本书的重点背下去转述,而是用你自己的话去重新讲一遍,那个论点基本上就是你的了。不妨试试?

然后怎样做笔记,怎样存盘。我基本上是用计算机写笔记,摘录相关的句子,按照主题存盘。我18岁时第一次在办公室打工,做的就是归档工作,因此很早就有了数据管理和存盘方面的训练和纪律。现在只是一切转为计算机存盘,概念没变。

渐渐地,也发现能够保存资料知所运用,是做领袖的一个必要条件。随时,可以顺手就找出需要的文件,且能因为数据齐全而有全局视野,会成带领的优势之一。

但是今年四月,我的计算机忽然宕机,掉了3年的电邮!失去很多宝贵的记录。那时就感觉自己武功被废了。所以存档,一定要有后备和外接,现在我就是用IT建议的那种USB,军队用的特不怕摔。

作笔记和写日记,推荐选修我教的W130【普通读者的文学随笔课】,可以进深学习。

问:属灵书籍和文学书籍要如何平衡?

莫非老师:很难平衡啊!

这有点像吃饭和上馆子加菜,要如何平衡?不吃饭就会死,不上馆子不会死,但是不上馆子,生活就少了很多色彩,不是吗?

对我来说,属灵书籍与圣经是我的主食,文学书籍是上馆子加菜。不读属灵书籍与圣经,对我的属灵生命会有致命性的影响,但是,若全是属灵书籍没有文学也不行,所以我是左右开弓,不偏食。

简单来说,我是用文学心来读属灵书籍。然后,用属灵的眼光来读文学书籍。在一个背景中去读另外一类书。想知道更多阅读方面的内容,建议读《书虫落网有出路》,提到阅读的方方面面。

问:get不到中心,怎么办?

莫非老师:这个问题大概是问读一本书,若抓不到中心思想怎么办?

我觉得主动阅读包括在一本书中找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每位作者都是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在写文章。除了书的内容,还可以从书的封面、封底和目录,还有推荐语等处,找到很多线索。

但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其实是参加读书会。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创文推动社群连结,集体生创意,可以用到写作,也可以用到阅读。创文的读书会有四层次问题的设计,可以帮助大家循序渐进地进入书的核心。

刚好9月我们分两次推出网上“读书会带领人培训工作坊”,由创文读书会事工负责同工许玉芳老师讲授。报名非常踊跃!

能把一本书拿下的感觉很好,但是一群人一起拿下,感觉更好。创文的梦就是能够让“读书会遍地开花”。

问:请问老师,每年的主题阅读是如何选题的?

莫非老师:我猜这个问题是来自我的文章中曾经提过,每年我会选三到四个议题或观念来学习。设定目标,就会成为我那一年的主题阅读。一年年下来,30年就会累积上百个拿下来的主题。用这样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底蕴。

如何选择每年的主题?还是跟着我的生命走,比如说今年创文同工团队谈「传承」,我就锁定「传承」和「领导学」。再加上原本打算开发的新课「图像智力课」,就有这3个领域需要攻下。每个领域至少看上10多本书,有的不止,加起来就是40多本书。

在那之外,阅读间还会一本书带出另外一本书,不断地延伸阅读。当然,文学小说是持续在读的点心。

问:如何快速阅读又能增进理解力,保证阅读的质量?

莫非老师:我基本上不速读,所以不清楚问题中提到的快速又增进理解要怎么做?

如前面所说,阅读是我每天的吃饭睡觉,随时在进行。从容地读,是我一贯的阅读速度。但是,随着阅读的经验积累,几十年下来,会愈读愈快。拿起书好像熟门熟户,一下子就摸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丰富。

所以要速读又能增进理解力,还要保证阅读的质量,我的答复是要日积月累去累积你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是让阅读不只是一个嗜好,更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问:请问莫非老师阅读以画面为主的艺术创作吗?您觉得纯文本的阅读与画面的阅读对于文字创作的影响是什么?

莫非老师:有啊!搜集了一些艺术画本和摄影集。

我喜欢艺术,喜欢去逛艺术博物馆,也喜欢搜集画册。但是我是个门外汉,画面的阅读也需要学习。一幅画里有哪些元素,画家的风格或者特色在哪里,都需要学习。很希望和画家麦能一起上艺术博物馆。其实艺术里面有相通的地方,因此我也喜欢音乐、古典乐器音乐,还有雕刻艺术品。但都只能算做门外汉,是透过这些来舒心,作创作的暖身。

如果要比较纯文本阅读和画面阅读,对我个人来说,读文字更牵涉到想像力。因为我需要透过所读的文字,在自己的脑海里建构图像。虽然构图出来和原作者描写的本相可能有些落差,但是仍然启动了我的想像力。

读画,却是努力进入画家的世界,摸索画家要传递的信息,同时受感染,那是一种直观的影响。不经过解析,只凭直觉接受撞击。

至于画面阅读对文字创作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丰富我们文学的图像语言。对视觉和色感有所涉猎,可以区分出颜色有很多丰富的层次,光和阴影投射的地方有画家的心意,甚至世界观。另外,画会传递一种原始感觉,可以抓住这种感觉来刺激右脑,产生联想。

对写作来说,最丰富的文学语言是来自右脑,画可以成为一种开启右脑感觉的媒介,引发感觉与联想。当然,也可以从画作中找写作的灵感。这两种创作形式可以互相激荡。

问:阅读遇到不清楚之处,应当停留思考,还是继续往下走?每每停留,书总是看不完啊……

莫非老师:要看「不清楚之处」是什么?

是文字句法的语言方式让你抓不到?还是思想?有些语言方式不熟悉,读起来就会有点吃力,比如说拙劣的翻译。但我不会因此而停留,因为语言就是需要熟悉,读读,也能抓到作者的大概意思。

有些是思想上的难懂,就会从其他地方找解救方式。现在网络搜寻方便,可补助很多。当然,如果对这思想不太有兴趣,也就放下了,干嘛和自己过不去?

要记得:不读完一本书不会死,没有那么大的负担。有时候摆一摆,再回去看,居然就读懂了。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不可出于压榨或强迫,一定要“游于艺”,让想像力和创作力有流转的空间,才可能让文字活起来。

切记,让阅读动起来,一定要从兴趣开始。

本专栏与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网站合作。 e-mail: gcwmi622@gmail.com

【延伸阅读】:
没有圣经怎么活?
波特与小兔彼得的故事
采购圣经中的动植物、物件以及语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