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台湾梦 ―― 留住人才的关键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这几个月来不断有重量级人士呼吁政府应重视台湾人才流失的严重性,特别是企业界与学术界人士被挖角到其他国家的情形。但是若仔细查访一下网友或一般社会人士的反应,有更多人对于这些本来就在台湾中上阶级的「高等人才」还要增加薪资才愿意留在台湾服务觉得难以接受,甚至怀疑其爱乡爱国的动机。

这两种观点的矛盾处在于:所谓的高等人才所看见的世界是全球性的竞争,是没有国界的,但是一般人所在乎的是这个社会中各行各业所互相比较的结果。这显示出我们社会整体对于所谓的「人才定位」并没有完整性的认知,以为只有高薪水才配得上好人才。这样,就算马上调增教授薪水或是砸大钱挖角留人,也只是徒增这些少数人与社会的隔阂,反而不利于社会真正的发展与国家进步。

也许我们可以藉由回顾过去为何美国可以持续吸引来自全世界的移民到新大陆来贡献心力来作一个比较,我们马上可以发现关键就是在于「美国梦」 (American Dream)。在美国生活,不分你是的身分是擦鞋匠还是留学生,只要你努力工作,积极进取,整个社会制度会尊重你的努力,并给予合适的回报。在那个环境下,有球星拿到每年上亿美金的薪水或有人甘愿领救济金过日子都没甚么好抱怨的。

虽然不管从历史、文化、幅员、或现实环境,台湾不可能完全与美国相提并论,而美国自己也有许多问题。但对我们有一个重要的启发,就是真正优秀的人才若要留在台湾,绝对不是只为了薪水,也不是简单的乡土感情,而是因为看到「个人抱负在未来实现的可能性」―― 也就是「台湾梦」。这并不只是高科技的人才所希望的,也是所有在这块土地上打拼的人所期待的。

今天来自大陆、香港、或新加坡的挖角其实并非最可怕的,而该怕的是我们留在这块土地的人如何能有自信地活出他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而非只是变成「月光族」或「穷忙族」,在无力感中失去盼望。要达到这的改造,除了薪资结构的调整之外,我个人认为有两点是更重要却更容易忽略的。

第一是多元教育的问题。台湾社会因为过去几十年过度强调资讯或高科技的发展,反而使得我们根本不知道甚么叫「真正的人才」。因为除了高科技以外,我们不是还有王建民、曾雅妮、魏德圣、李安、阿基师等人?应该没有人会否认这些人是人才,但是在他们当初离开教育的主流方向时,整个社会有帮助他们的良好制度吗?有以他们尚未成功的努力为傲呢?我们是否因为他们的成功而更让孩子去打棒球、去拍电影、进厨房呢?几乎没有。因为我们从最根本的家庭教育就开始只讲求读好书、进名校、然后跟着要赚钱享福 (从每次指考的放榜新闻就知道,好像只有考进医科的才是人才,多么荒谬),完全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擘划梦想、开拓视野、厚植实力、设定符合能力的愿景、并扎实地实现自我,服务他人。当一个社会并不鼓励青年人有远大的梦想,也不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这样的社会就在消灭人才,又何论吸引人才?

第二是行政制度的开放与效率问题。我们现在的行政制度对人才都是以「防备」的角度来设限,而非以「鼓励」的角度来成全。以教育部的五年五百亿计画为例,不但每年要这些学校科系写报告,而且还常常规定不能做这做那,拖到七、八月才下来的钱到年底就要验收。不是说这些经费的使用不能有限制或要求绩效,而是目前这些要求都只是一种「表面功夫」,一种敷衍塞责,并未能深入问题的核心来解决。十九日行政院吴院长在中研院宣示将全力解决科研采购限制、技转利益冲突及研究人员兼职等影响台湾科研发展等问题,虽然也是看到这方面问题的一角而值得鼓励,但也仅仅是一角。

我们希望这样的体质调整不是只对科技研发人员,因为在其他的行业中有更多类似的沉疴 (例如体育选手的兵役与退休问题,或是电影资金与人才的流通等等)。难道要等到魏德圣被挖到大陆拍片的时候才让我们想起「电影人才」这件事吗?如何打破这种因循苟且的制度文化,让管理真正有效地成为创新的辅助而非限制,才是我们更要努力的地方。

俗谚「良禽择木而栖」,而非「择食而屈 (就)」,是有道理的。因为一个「良禽」永远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抓到猎物,他不需要委屈自己来等别人拿食物喂他。那只是小看他,而不是对待人才的方式。真正的人才需要一个可以实现他的理想,可以服务更多的人,并且得到应有的尊重与报酬的地方。所以面对人才流失的事实,除了积极调整薪资结构的「治标」之道,鼓励更多年轻人积极实现梦想,并且对于现存的环境作整体性的改善才是「治本」之道。这样才可能平衡国内不同行业之间与国际级人才待遇的接轨问题。让更多的良禽 (不只是高科技人才或优秀学者) 喜欢待在这个舞台,实现自己的梦想,共同建筑我们大家的「台湾梦」。

注:本文刊登于2011年9月21日中国时报
欢迎参观作者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dawwei.wang

【延伸阅读】:
重学历轻专业的教育危机
帮助受暴妇女的最终目的—找回生命价值
「陪伴」是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