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提升中后段学生能力才是教改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引言:如果教育不再只是看知名校友的成就,而是衡量中后段学生在社会上的贡献,那教育改革才有实际的成果。

前些日子参与教育部举办的十二年国教讨论会议,在热烈讨论后,大家自然地归结到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这十二年国教到底有什么非要达到不可的目标,以成为检验整个计画成败的关键?

中后段学生为关键

就我个人的了解,当天许多与会人士也都认同的关键是:「中后段学生学习程度的实质提升与发展」。也就是说,整个教育改革如果不能全力让中后段生的学习成效可以到达一定的水准,不管前段学生如何杰出卓越,都会使我们在教育上所有的投资与努力变成一场虚空。二十年后的台湾社会也将为此付上严重的代价。

为了要说明为何这个方向的重要性,超过目前台面上许多看似纷扰实属枝微末节的议题,以下是几点补充的说明:

未来青年压力倍增

一、由于少子化的现象持续严重,而国人平均年龄越来越长,且战后婴儿潮的一代开始退休,所以二十年后的年轻人必须负担比现在多两、三倍的经济压力,这绝对是个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所以我们现在必须立刻调整人力资源的培养方向,不能只将资源或关注焦点着重于少数菁英学生,而是要拓宽整体教育的承载能力,让原来在学校学习程度中后段的学生,不但可以工作养活自己,也要能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并有余力照顾他人。

如果能够如此,不但让他们可以在大学毕业后,立即分担前段学生所承担社会经济压力,也更帮助其自我价值的肯定。事实上,过去台湾教育对于菁英学生的表现缺乏更有视野的培养,以至于多数有能力的学生只为个人的财富利益而选择职业,过度集中于少数明星产业(如电子业)或热门行业(如医生),使得这些优秀人才在整体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不能有更多的发挥。

二、目前教育部所推动的十二年国教是以「拔尖、扶弱、普及」为最主要的方向。这三者都能顾及是最好的,但教育资源显然极其有限,在这三个面向的资源分配一定会互相冲突,最后互相制肘,反而没有一个做得好,徒增社会成本。明确地订出优先顺序与阶段性调整的条件,绝对是有感施政的必要方式之一。

提升社会水准

三、「中后段学生学习程度的实质提升与发展」与一般以为的「扶弱」意义完全不同。后者以为协助这些弱势家庭的学生,就能帮助他们脱离贫穷而得到新的发展机会,促进阶级流动。但从整个社会结构来说,如果本来就僧多粥少,现在只是换个人喝粥就能算是解决问题了吗?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于我们仍习惯用「竞争与淘汰」这种「减法」思维在看待人才培育,关心的只是「一个小圈子内」教育资源或工作机会的争取,例如有几个人考上台大、多少人上国立大学等。

教育整体的目标是在提升社会生活的水准,而占大多数的中后段学生是否具备有相当的学习效果,以至于在未来工作中有好的表现发展,这才是真正决定我们未来社会生活品质高低的关键。目前这个方向的标准几乎是没有设限的,没有掌控的,难怪产业会觉得找不到人,而这一大批学生却又找不到工作。

重点不是在于做什么样的工作,而是在那工作中是不是可以因为所受的教育而有更大的产值,如何让这些学业表现不算突出的学生也能充分的发挥所长,这必须是教育成效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也是企业界对人才培训上所应担负的责任。

重视免试入学的学生

四、「中后段学生学习程度的实质提升与发展」就是把饼作大,提供有实质影响力并有效的中产阶级力量,而同时开放更多元的选择与国际化的发展机会给能力较强的学生,避免两者的发展方向互相冲突。

以近年来的推动最受争议的免试入学方案为例,教育部推动的方式让许多人认为「免试入学」的学生比较不受学校的重视,既无特色课程,也无任何期待。但事实上,如果一个学校愿意花更多的精神在免试入学的学生身上,协助在基础科目的扎实学习与个人性向的探索,甚至与产业界或教学型大学合作发展,那这样的教育栽培岂不对更多的学生有助益,为社会培养中坚人才吗?这样对社会有实质贡献的学校才应该得到更多的补助与更多的关注。

大材小用抢饭碗

至于那些特色招生入学的学生或明星高中,就可以让其自由于学科上的竞争,引导开拓他们的见识与多方面的涉猎,为国际化的人才培育作基础,而非反过来在国内的小圈子里撷取更多的资源来保护个人利益,徒然浪费教育资源与压低本来中下程度学生就可以拥有的工作机会。

一种例子是,最近大家发现科学班(与许多数理资优班)的学生毕业绝大多数都不读基础科学,而是去考医科。这虽然是学生的个人决定,但显然是错误的教育投资方向。如果将这些资源多去补助数理成绩是中后段的学生,让他们能提升对数理的兴趣与能力,虽然他们很可能读不到医科,却可以进入数理与工程相关科系,成为很好的工程师或成为企业可用的人才。

至于那些原来就对数里有很高天赋与热忱的学生,就应直接引导他们跳级进入大学相关科系,给予更多留学与参与国际研究的机会,以后若非待在学术界,也能在世界级的大公司作第一流的研发,而非后来又回头与中后段学生抢那用不到他们才能的位置。

如果这样适当的分级,顶尖大学的学费就应该可以松绑,让学生学到最有国际竞争力的学问,并作出应有的贡献与回馈。这多出来的经费就可帮助有能力但家境真属弱势的学生。而同一时间,那负责造就一般中坚人才的教学型大学则可维持较低廉的学费,得到政府较多的补助来培养好一个有贡献的社会公民。

「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其实任何一个学校都有中后段的学生,这本是一个自然的统计结果,但是教育可以协助并且藉由全面提升中后段的学生程度来缩减这样分布的宽度,并且让这些学生可以独立并贡献社会,这就是芬兰教育中「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核心思维。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再只是看学校里知名校友的成就,而是衡量一般甚至学习能力中下的学生最后在社会上的贡献程度,那我们的教育改革就可能有希望,也帮助我们比较有能力与人力,面对未来因少子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冲击。
教育的紧箍咒,醒报的网址是
http://www.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41706


欢迎参观作者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dawwei.wang

【延伸阅读】:
新教育体制 须有新思维
十二年国教的成功关键
十二年国教的内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