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的针孔照相机》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创意与纪律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大概没有几个人会否定,文字出版需要创意。不管是为一本书取个响亮的名字,为它写个动人的封底文案,甚至是要在竞争激烈的出版市场中,规划出一个真正触动人心,可长可久的出版方向,我们都需要创意。

许多人以为,创意是天生的,是凭空而来的,就像是一个海平面上突然浮现岛屿一般意外(一般常常说的「魔岛理论」);也有许多人以为,创意人总是夜猫子,生活作息不定,常常半夜三更睡觉,隔天十二点才把午餐当早餐吃。也因此,创意就像是种特异功能,只能看天分,却无法后天养成。

但真是这样吗?广告界奇才孙大伟,曾经在《全民大讲堂》的节目中聊到这一点。他谈到,他所认识最有创意的人,其实常常都是生活非常规律,朝九晚五生活着的人。他认为,真正的创意是和纪律息息相关的,因为纪律,我们的生命有了适当的管理,许许多多因混乱而来的庞杂,因着纪律清除干净,结果反而可以在我们的内心世界腾出一个空间,去容纳创意的发想。

再不然,也可以问问出版业的一位传奇人物詹宏志,曾任城邦出版集团董事长的他,在《创意人》这本书里,便介绍过「魔岛理论」,但是他特别提醒,虽然魔岛的浮现是意外,可是魔岛下面的积累却非侥幸,没有过去一天又一天的积累,魔岛永远不会浮到海面上。

在过去,我也是「天才理论」的拥护者。刚进出版社时,自以为天纵英才,不可一世,侥幸几次成功,更让我顾盼自如,彷佛救世主再世。然而,随着时间久了,口袋里有的创意,终于开始被掏干掏尽,这才知道,原来我不是天才,原来我也需要纪律。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出版社五十周年那一回,我不自量力地决定要为自家出版社五十本最长销的生活好书,以及五十本得奖好书,各写一段约三百字的书介。刚开始动笔,靠着自己的小聪明,还可以写得非常容易,大约写了二十篇后,慢慢觉得创意的井干了 ―― 但是,我还有八十篇等在那里啊!虽然心里头干干涩涩的,硬着头皮,还是维持着每个礼拜一篇的纪律。艰苦地又写了十多篇之后,原本干干涩涩的感觉逐渐消失,我的内心像是又有了泉水滋润;再继续写下去,泉水慢慢汇集成一个小水洼、水洼变池塘、池塘变湖泊,终于成了大海。写到后来,那三百字的书介不但越写越流畅,越写越快乐,甚至还会期待着写书介的日子到来;更意外的收获是,有了这次的操练,我发现自己想事情的角度变深了,眼目变宽了,我的观点开始像江河,可以载船、可以海纳,创意源源不绝 ―― 这,就是纪律的功劳。

有些基督徒常常期望某种突然而来的神秘亮光,彷佛圣灵的同在是上帝偶一为之的消遣。然而,就像我在出版工作所学到的,上帝始终都与我们同在,靠着纪律,或是所谓的灵性操练,清空了生命里的渣滓,我们可以不断地从上帝那里支取力量。

●欢迎参观《哈啦读书心得》哈屁股与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针孔照相机】专栏主要写手:应仁祥

【延伸阅读】:
书的敌人
书名坟场
天行者唐•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