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的针孔照相机》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祷告的革命家――从卢云《亲爱主,牵我手》谈起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人还是不能太过自满。

记得那是一年多前的事,刚参与完知名作家杨腓力(Philip Yancey)新书《祷告》的编辑翻译过程。向来对祷告就不太拿手的我,因着杨腓力生动又条理清晰的说明,眼界为之大开,在祷告这件事上有了非常多的学习。本来以为,读过这么精彩扎实谈祷告的书之后,功力大增的自己,短期内大概再也读不到像杨腓力谈祷告谈得这么好的书了。谁知道,卢云一本小小不到一百页的小书,就敲碎了我的自满。

张开你的拳头

这本书名为《亲爱主,牵我手》的着作,短短五个章节(分别为祷告与静默、祷告与接纳、祷告与盼望、祷告与怜恤、祷告与革命),可是内容深入浅出,把祷告这件事的真义讲得再清楚不过,配合上卢云不卖弄学问,却又字字珠玑的深刻描写,整个阅读过程只能用畅快淋漓来形容。

书的一开始,卢云就说,祷告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祷告的真实意义,就是要容让一个圣洁奇妙的神,进入我们心灵的最深处,让他来触碰我们最脆弱的地方,或是我们藏起来不愿意示人的面向。对于习惯将自己保护得好好的我们来说,这可真是既危险又让人害怕的一件事,卢云便用「握紧拳头」这个类比,来形容我们这种封闭的心态。凡事都要紧紧地抓在手里,在内心深处围上一层又一层的篱笆――凡事我们自己来就好,要我们张开拳头,让神来牵我们的手,想都别想!「人抗拒祈祷就正像他抗拒舒展紧握的双拳一样」,卢云说。

祷告与静默

这也是为什么,对很多人来说,要静下心来祷告是如此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当我们试着要静下心来,外在的一切都一而再地窜进我们的脑海里:某件事情还没做,是不是应该先去做?哪个案子还没处理好,是不是应该处理?什么新闻没看看到,我就损失了先机,应该先去看一下……诸如此类的声音,不断地萦绕在耳际,我们不愿意放下这些想法,因为一旦放下这些声音,我们就觉得自己赤身裸体,什么都没有。然而,卢云却鼓励我们,要把静当成是一种清除心灵花园的举动,我们在静默中,把杂草拔除,把垃圾捡走,腾出了内心的一个空间,为的就是要容让神进来,在这里与我们说话,帮助我们与世界保持一个距离,来看清楚万事万物背后的真相。

祷告与接纳

因着静,我们打开了内心的一个角落,让神有空间进来,但是在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习「接纳」。我们习惯于付出,因为付出代表我们有能力掌控一切,每件事情都不会脱离我们的控制,变成混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主控权才是我们最想要得到的东西。可是接纳却不一样,接受一份礼物代表承认自己的无助,代表主控权操之在那送你礼物的人身上,这对喜欢操控的我们是来说,何等的奇耻大辱!

除此之外,你接受一份礼物,如果是真心接受,那么那份礼物就会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代表我们得放弃某些我们喜欢的东西,才能够把这礼物摆近心灵的内室里。而我们的神,那新而又新、超乎我们所掌控的他者,我们能不能接纳他的一切,他超越我们想像的性格质素?他手上所拿,会让我们有点疼痛,但最终目的是要改变我们心怀意念的礼物,我们能让这份礼物占据我们的生命吗?――我们实在需要打开双手,来接纳这位比我们更大、更宽广、更有生命力的神,让他来引导我们、改变我们,这才是祷告的真义。

祷告与盼望

这种接纳,也代表了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突破,是带有期待与盼望的。我们祷告,我们张开双手,是因为我们对未来充满盼望,对各种的可能性敞开胸怀,期待神来牵我们的手,走过去我们不敢走的路。有些人会把祷告划分成「请愿式」祷告、「感恩式」的祷告、「赞美式」的祷告,并且认为真正成熟的人,要少一点「请愿式」,多一点「感恩式」和「赞美式」的祷告。可是卢云却不这么划分,他认为,关键不在「请愿式」的祷告站不站得住脚,关键在于做这「请愿式」祷告的人,是小信的人,还是充满盼望的人。

小信的人,他只会紧紧抓住自己「请愿式」祷告的内容,要求神一定要应允他的请愿、他的要求,这样的人其实并没有张开双手,因为他把自己的请愿、要求,紧紧抓在手中。但是充满盼望的人,他一样乐意对神做出「请愿式」的祷告,不过他对未来完全敞开,他知道自己所知有限,自己的请愿或要求可能带着自己的偏见与无知、自己的软弱与恐惧,他愿意让神用神的方式来回应他的请求,是拒绝也好,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回应也好,他都能完全放手,因为他知道,神会在这过程中,带领他往生命的下一阶段迈进,尽管没有得着所求的,他仍旧得到了更丰盛的生命,更满溢的祝福。

祷告与怜恤

因着祷告,我们的手慢慢张开,当我们的手慢慢张开,原本被紧握在手心,不敢正视也不敢让人知道,那些内心的不足与软弱,也逐一地摊在我们面前,让神来满足。而这样的过程,使得我们对于周遭的人,变得更有怜恤心肠,因为我们不再自负、不再骄傲,而是知道自己和身边的人一样,都有许许多多的缺陷,我们该做的不是互相谴责,而是如何彼此帮助,一起在神的带领下开拓生命中新的天地。

祷告与革命

而正如祷告是一种生命的突破之举,我们开始知道如何张开双手,让神的使命与呼召,让神圣的异象来引导我们。身边人们的需要,我们可以从神的角度来回应,周遭社会所发生的一切,我们也能够透过异象来察看。我们不再是以自我狭窄的角度看事情,而是在祷告中用更宽广的期待与盼望,面对大大小小的事件。从外面的人来看,一个真正祷告的人,一定会是个生命的革命者,别人习以为常的东西,他却看见当中未被发掘的价值,世人觉得绝不可能的事情,他却相信神能引导他突破。卢云是这样形容的:「祷告是最紧要关头所能做的活动」,换言之,情况越是危急,祷告越能让我们张开双手,敞开我们的胸怀去面对。

卢云认为,「一个以祈祷为重的生活,是空舒双手的生活」,这样的人打开自己的心门,让神亲自进来,认识他、改造他;他会做出请愿式的祷告,但是对他来说,这种祷告不是把自己的要求、愿望紧抓在手,而是张开双手交给神来处理,让神来为他谱写未来的乐曲;他不再遮遮掩掩自己的不足,而是坦然面对,也因此得以看见他人的需要,与他人站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对未来的看法放下,让神来给他想法,用神给的异象面对生命,他成了一个被神牵着手往前走的祷告者,而这样的人,其实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人世间的颠覆者、革命家。

就让我们一起向卢云学习,如何张开双手,让神来牵我们的手!

●欢迎参观《哈啦读书心得》哈屁股与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针孔照相机】专栏主要写手:应仁祥

【延伸阅读】:
失败的功课
祷告的出版学――工作就是祷告?
爱上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