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过度体罚或完全纵容都不尊重人性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前些时候,教育部正式公布校园内禁止体罚的规定,也就是说,从今以后,学校老师不仅不能够「打」学生,甚至连罚跑操场、扶地挺身、青蛙跳、罚写……都不行了。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心中燃起一阵忧虑。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曾经有一位体育老师曾经狠狠地打了我一记耳光,原因是我将握力测量器任意丢置,她觉得我是在「甩给她看」。当时遭受责打的我,心里当然十分不舒服,因为所谓的「甩」,其实只是我测量握力后,不晓得将仪器放到哪里,所以才放置在墙角边。但是却招来老师过度的诠释,认为我在挑衅她。

我想,许多反对体罚的人士之所以极力抗拒体罚,原因就出在许多老师如同我那位小学老师一样,不仅缺乏情绪管理的能力,更可能因为自己人格不成熟,任意将学生的行为扭曲成在跟她作对。这就像许多家长在职场上工作一整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看见小孩子玩具弄得满屋子都是,乱七八糟,便直觉地责骂孩子:「我累了一整天,在办公室受老板的气,回来你还要欺负我阿!!」

天晓得!一个小孩子怎么会知道爸妈在办公室里受了那个同事长官的气?「爸妈工作受气」和「孩子把玩具弄得到处」经常是两个互不相关的「独立事件」。爸妈之所以会将这两件事情牵连在一起,纯粹是自己戴上「找麻烦」的眼镜去诠释孩子的行为意义,而不是站在孩子行为动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

如果反对体罚的主要原因,是许多老师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不明事理地过度体罚学生,那么该立法规范的,应该是如何强化教师情绪管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明订「适度体罚」的内容、轻重和形式,以及如果「过度体罚」发生时的处置规定,而不是因噎废食地全盘否定体罚的必要性。

其实人们在许多时候确实会需要一些「教训」来帮助自己记住是非对错。至于这些教训要下得多重才能产生观点转化,并且将是非牢记在心,每个人可能不太一样。一些极端人文主义的人士之所以反对体罚,很重要的一项原因是认为体罚会损害学生的尊严;但是试问:如果完全没有让学生感到挫折、丢脸,又有多少人会记住错误的教训呢?

以最平常的考试为例,一个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成绩退步而感到羞愧,之后开始鞭策自己积极向学。这当中不也有「挫折」和「羞愧」在发生作用吗?事实上,人类社会里的道德情操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很重要的原因,也就在于违反这些规范会令人感到羞愧、难堪。如果一个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不顾他人的看法和批评,世间所有的道德也就对他起不了作用。

写到这里,我想起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曾经到一位森林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家里当家教。上课的时候,这位小六学生趴在桌上,完全不理会我在跟他讲话。我问他:你们在学校里也是这样,想干麻就干麻,讲话不必看着别人吗?这位学生说:对阿!我们想跷脚在桌上、上课上到一半想走出教室都可以,老师不会管我们。

看到这样的景象,让我有很深的感触。我发现到,行为修正学派因为过度强调处罚对学生行为矫正的功效,忽略学生认知层面的转换,而遭致忽略人本主义者批评为「漠视人性尊严」。但是过度强调「人本」的结果,也等于是将人放到深山中「野放」,同样不把学生当「人」看。因为,在我的价值观里,「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他可以为所欲为,而是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道德良知」,懂得何时应该尊重他人、关怀他人、承认错误、勇于改过。

课堂上我经常问一些现已是老师或父母的在职生:「你们为什么打孩子?」多数的答案都是:「他惹我生气阿!」而不是「帮助他们改过」。从这样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出,体罚之所以会无效或产生「过度」的问题,几乎都是老师或家长无法厘清体罚的目的。就像开汽车不小心难免会出车祸,但我们不会因为这样就将汽车丢弃,而是想办法加强驾驶人的技术或手法道德观。同样地,我认为教育工作应该继续努力的,是帮助家长和老师明辨是非、情绪管理,而不是断然废除体罚。因为无论是过度体罚或完全纵容,都是不尊重人性。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