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理想人际关系的核心原则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有学生跟我聊到,他们遇到人际关系的重大冲击。当他们跟我提到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难过时,我跟他们说:如果我们希望拥有信任、关怀的人际关系,自己当然可以积极地去营造这样的气氛与互动方式;但如果对方对于我们的善意抱以鄙视、侵犯或利用的态度,我们也要有反思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甚至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对于同学们描述的处境,我多少可以了解,也颇为同情;甚至就我的观察,很多地方也都不是他们的问题。毕竟如同社会学所说的,人际关系不单只是两个人的事,它还牵涉到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特徵,当我们扮演的角色是社会所视为比较没有权力或不受重视的位置时,要影响大局或互动关系确实会很困难。这时候,怎样「中肯」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负起自己该负的责任,而不将别人的无理、歧视、偏见揽在自己身上承担,则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功课。

这也就是我在课堂上经常告诉大家的:研究所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学习「反思的能力」和「尊重人的价值」。这项功课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永远被动地期待别人来尊重我们,不抱任何歧视或敌意,却不懂得保护自己,即便在道德和法律上我们站得住脚,可是在实质上我们还是很容易被伤害得体无完肤、毫无自信。这个道理就像张学友在一首歌所说的「等待着别人给幸福的人往往过得都不怎么幸福」。

从这点来看,理想人际关系的一项核心原则,就是中肯地看待自己与他人互动关系中各自的责任,如果我们希望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一定得懂得在何时适合主动释出善意、营造信任的环境,何时又必须保护自己免受他人无理的伤害。换言之,「中肯」地去检视别人和自己对自身评鉴的「标准」是否合理,如果发现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带有偏见、歧视或伤害性,我们就得努力不要依循他们的标准来贬抑自己。

例如有些职场的主管、师长、同事或同学经常会因为功利的价值观来评断我们的工作或学业表现,甚至形成一种组织的风气,这时候我们是否该顺从他们的价值观?甚至用他们的眼镜来评判自己?就是自己必须承担反思和决策的责任。当然,当我们对他人不友善或不合理的对待表示自己的想法时,很可能会招致对方的愤怒、敌意,觉得我们不配合、不合群、不识相……等等。这时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否心里还巴望着从这些伤害我们的人那儿,得到一些不见得是我们应得的东西?究竟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比较重要,还是维持表面和谐以致让他们继续伤害我们比较值得?

对于那些因为价值立场分歧所造成的意见相左或做事风格差异,我绝对支持应该包容、甚至尊重;但如果是那些具有轻视性、杀伤力的作法,我就比较倾向应该「适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便对方不见得愿意接受。当然我也很明白,当外在社会结构处处弥漫着功利主义,都以财富、权力和声望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甚至出现许多仗势欺人、狐假虎威的现象时,要抵抗这股浪潮确真的需要很强的自信与勇气。也因为这样,我也会坦承地跟我的学生说:面对许多不合理的价值或对待,我也经常会觉得无奈、烦闷、无力,特别是眼见身旁多数人逐渐都这股风气收编时,更容易心力交瘁。

除了跟同学说「好朋友要相互扶持、经常聚会」,「多组织读书会或互助团体」等具体的方式外,其实在我心里觉得最重要的力量,还是来自于上帝给我的信心。感谢他让我遇到结构性的困局时,即便内心对外在环境有诸多抱怨、失望、愤怒、沮丧或无力,却始终不致怀疑「诚心待人」的重要与价值,并坚信充满信任、关怀而非利用、歧视的人际关系才是每一个人应该被对待的方式。也祈求上帝继续加添我足够的智慧、勇气与耐力,让我能明了他要我在这些逆境中学习到的功课,并且以更积极的方式回应外在的挑战,努力在有限的范围内实践他教导我的美善理想。我总相信:努力走过绝对不会是一场空,只要这样的道路是符合上帝的教导!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