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两种学生都要感谢(续集)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大家如果还记得,我在几个月前写过一篇题目为「两种学生都应该要感谢」的小短文,故事是叙说我和一群大学生在一门课里一同相互了解、适应与成长的经验。就在今年端午节前夕的周五下午,我和这群学生又有了另一次新的反思学习。

其实,这学期我在校外兼任的这门课,在上课时间上就十分不讨喜:周五下午三点到六点。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周末前大家想回老家探望亲人,或是上了一周的课正希望好好放松的时刻;再加上今年的端午节又是在周日,等于是一个连续假期,在上课之前我已经预料到今天同学出席的状况可能会「很惊人」。

果不其然,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就订位的同学大约只有五、六个。整堂课结束时一个班的人数也差不多十个左右,不到修课人数的一半!相信多数的老师或许因为觉得面子挂不住,也或许觉得同学的学习态度实在太差,看到这样的状况可能会忍不住想要破口大骂。我也是相当平凡的人,甚至应该说是一个经验不算老练的年轻老师,见到这种令人有些尴尬的场景,心里当然也会不好受。

一般大学老师如果期盼修课学生出席率高、上课参与度积极,若非自己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十分吸引人,就得搬出老师的尚方宝剑:「点名机制」和「加扣分机制」。但是那天的我并没有使用这两个机制,事实上,正因为我在上课前就已经预料到当天出率不高,甚至部分同学根本对就读科系的专业领域认同模糊,所以我问自己一个大哉问:「大学教育的目的究竟为何?是要把学生强拉到教室里来勉强他们听一些自己不见得有兴趣的东西?还是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并且寻求未来可能的发展出路」?

就在这个自问自答的过程中,我决定将当天的课程主题做一些调整。原来预定的进度「如何设计团体讨论机制」当然还是要进行,只是在「主题」上我选择了探讨生涯发展的电影:「十月的天空」作为素材。这样一来,学生们除了可以透过我带领他们一同欣赏电影,并设计一些机制进行讨论,习得「如何设计团体讨论机制」的预定课程内容,更可以从「十月的天空」这部片子里,思考自己合适的生涯发展方向。

当天上课的气氛还不算太差,同学们既学习到如何设计团体讨论机制,也重新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涯方向。下课后我打电话给我太太,跟她说今天来上课的同学很少,但是我的心里并不十分生气,因为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地去重新思考大学教育究竟要给学生什么样的东西。

或许我可以用点名、考试、扣分等方式,强制学生抄写笔记、背诵课本上的知识,或许在一些老师的眼中,我这种坚持不点名的作风是在纵容学生。但我心里想着,对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学生,特别是对自己所就读系所的专业领域及未来的生涯一片蒙懂的青年人而言,这些对他们真的是最重要的吗?

经过这学期的历练,我开始更了解这个世代大学生的想法、感受与作风,也重新思考自己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应该规划怎样的课程、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对学生的生命产生实质的帮助,而不是依循传统的教育方法,填塞一些他们感受不到的大理论,或要他们学习一堆无法让自己生命过得更好的技巧。虽然这些碰撞的经验在当下不见得都是愉快的,但我却可以更真实地感受到Mitch Albom在其所着《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的一段话:「人生,是一段用生命触碰其他生命的时光。与你相遇,其他生命再也不一样。遇见他们,你才真的活过。」也愿以此与所有的读者共勉。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