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草莓是谁种出来的?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昨天和几个学校的老师讨论起自己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其中有一位老师说:「现在的研究生逻辑考能力差,文字表达不清楚,他觉得自己不像是xx科系的老师,而是一个修改学生文辞的国文老师」。听到这样的抱怨,另外一位老师又说了:「他的学生更惨!不要说表达能力了,就是搜寻资料、阅读资料的『吸收』能力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写』论文」。听到这两个老师的抱怨,某些心声说实在的,我也心有戚戚焉。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当前研究生的文字表达、资料搜寻、问题解决和阅读能力大幅下降呢?真的是这群学生自己不用心、不认真吗?我不排除这种「个人因素」存在的可能性,但在此同时,我也不得不承认:「结构因素」也该负起一定程度的责任。

现在的大学教育很强调教师要用多元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老师不仅要会使用多媒体教材,设计活泼生动的教学活动,还要定期将教材(包含课堂ppt档案)贴在教学网站上让同学可以方便取用,甚至还要将课堂教学过程录制成数位档案放置在网站或图书馆内,让想要重复学习或无法来上课的同学可以事后补课。

这项规定的初衷,或许是希望让同学可以专心听讲、免除抄笔记的负担,甚至可以在请假或课后多一些复习的机会。但结果不仅大大减少同学学习运用文字摘记重点,或课前、课后搜寻相关书籍知识的机会,甚至导致某些同学认为反正课堂上的东西在教学网站上都有,而放纵自己任意跷课。

此外,当前许多教育政策都会提到诸如快乐学习、轻松学习、自在学习等口号,其诉求的通是学生可以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学习。但问题是:学习是否「能够」或「应该」完全「无压力」?如果真的是「无压力学习」,我们的学生又该从何处学习「承载压力」的能力呢?

相信许多人的价值观或知识技巧之所以会产生重大的更新或转变,通常是发生在旧有的价值信念或知识技能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情境,也就是遭逢生命中无法克服的挑战时,才会构思另类可能的出路。相反地,倘若既有的知识经验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我们通常会倾向沿用原先的经验法则。但无论是学习新技能或沿用就经验,其背后的原因不外乎都是增进自己对外在环境的控制性,以便增加生活的「安全感」。

依循这样的逻辑,当我们的教育政策正大肆鼓吹「无压力学习」时,是否就等于让我们的学生处在一种「完全安逸」的学习环境下,无需为自己的学习负起成败的责任,就可以顺利拿到学分?如此一来,又如何要求同学们必须具备流畅的文字表达、灵活的问题解决或资料搜寻、严谨深入的逻辑反思,或承受压力考验的能力呢?因为所有这些「功课」都已经由教师完成了,学生根本毫无机会去触碰这些东西。

基于上述的考量,我十分反对将所有学习素材备齐放在网站上,好像将饭菜拿到孩子嘴巴前拜托他们吃一样过度溺爱学生,也不赞成过度降低课程要求来迁就同学想赶快毕业的速食心态。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有时不但无法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反倒会让某些同学养成「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也因为这样,我虽然支持人文主义尊重差异性的教育主张,但也坚持同学们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我虽然尽可能尊重同学对自己学习时间表的安排,但也要求他们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进度,并且要达到硕士论文的水准才能毕业。

综合言之,我虽然相信人总是希望努力做好,但也看见人经常还是难以抵抗怠惰或某些恶的本质,就像保罗所说的:「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却由不得我」。在此情况下,如果一味地迎合学习者的「需求」,报喜不报忧地让他们处在一种看似安逸的环境下学习,学生自然很难锻炼起诸多重要得能力。之后,如果「大人们」再去抱怨或责怪他们是「草莓族」?我真的很想问:究竟是「谁」提供这些种籽生长环境,让他们长成这个模样的?或许,这是大家应该共同反思的问题!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