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草莓是誰種出來的?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昨天和幾個學校的老師討論起自己指導研究生的經驗,其中有一位老師說:「現在的研究生邏輯考能力差,文字表達不清楚,他覺得自己不像是xx科系的老師,而是一個修改學生文辭的國文老師」。聽到這樣的抱怨,另外一位老師又說了:「他的學生更慘!不要說表達能力了,就是搜尋資料、閱讀資料的『吸收』能力都成問題,更不用說『寫』論文」。聽到這兩個老師的抱怨,某些心聲說實在的,我也心有戚戚焉。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當前研究生的文字表達、資料搜尋、問題解決和閱讀能力大幅下降呢?真的是這群學生自己不用心、不認真嗎?我不排除這種「個人因素」存在的可能性,但在此同時,我也不得不承認:「結構因素」也該負起一定程度的責任。

現在的大學教育很強調教師要用多元教學方法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所以老師不僅要會使用多媒體教材,設計活潑生動的教學活動,還要定期將教材(包含課堂ppt檔案)貼在教學網站上讓同學可以方便取用,甚至還要將課堂教學過程錄製成數位檔案放置在網站或圖書館內,讓想要重複學習或無法來上課的同學可以事後補課。

這項規定的初衷,或許是希望讓同學可以專心聽講、免除抄筆記的負擔,甚至可以在請假或課後多一些複習的機會。但結果不僅大大減少同學學習運用文字摘記重點,或課前、課後搜尋相關書籍知識的機會,甚至導致某些同學認為反正課堂上的東西在教學網站上都有,而放縱自己任意蹺課。

此外,當前許多教育政策都會提到諸如快樂學習、輕鬆學習、自在學習等口號,其訴求的通是學生可以在「無壓力」的情況下學習。但問題是:學習是否「能夠」或「應該」完全「無壓力」?如果真的是「無壓力學習」,我們的學生又該從何處學習「承載壓力」的能力呢?

相信許多人的價值觀或知識技巧之所以會產生重大的更新或轉變,通常是發生在舊有的價值信念或知識技能無法解決當下的問題情境,也就是遭逢生命中無法克服的挑戰時,才會構思另類可能的出路。相反地,倘若既有的知識經驗可以解決當前的問題,我們通常會傾向沿用原先的經驗法則。但無論是學習新技能或沿用就經驗,其背後的原因不外乎都是增進自己對外在環境的控制性,以便增加生活的「安全感」。

依循這樣的邏輯,當我們的教育政策正大肆鼓吹「無壓力學習」時,是否就等於讓我們的學生處在一種「完全安逸」的學習環境下,無需為自己的學習負起成敗的責任,就可以順利拿到學分?如此一來,又如何要求同學們必須具備流暢的文字表達、靈活的問題解決或資料搜尋、嚴謹深入的邏輯反思,或承受壓力考驗的能力呢?因為所有這些「功課」都已經由教師完成了,學生根本毫無機會去觸碰這些東西。

基於上述的考量,我十分反對將所有學習素材備齊放在網站上,好像將飯菜拿到孩子嘴巴前拜託他們吃一樣過度溺愛學生,也不贊成過度降低課程要求來遷就同學想趕快畢業的速食心態。因為,這樣做的結果有時不但無法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反倒會讓某些同學養成「不勞而獲」的投機心理。也因為這樣,我雖然支持人文主義尊重差異性的教育主張,但也堅持同學們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我雖然盡可能尊重同學對自己學習時間表的安排,但也要求他們要擁有屬於自己的學習進度,並且要達到碩士論文的水準才能畢業。

綜合言之,我雖然相信人總是希望努力做好,但也看見人經常還是難以抵抗怠惰或某些惡的本質,就像保羅所說的:「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在此情況下,如果一味地迎合學習者的「需求」,報喜不報憂地讓他們處在一種看似安逸的環境下學習,學生自然很難鍛鍊起諸多重要得能力。之後,如果「大人們」再去抱怨或責怪他們是「草莓族」?我真的很想問:究竟是「誰」提供這些種籽生長環境,讓他們長成這個模樣的?或許,這是大家應該共同反思的問題!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