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原来她/他们就是传说中的「文艺青年」!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前些时候我上一个清大教授的网站闲逛,无意见看到一则新闻:「八月二十三日钟铁民辞世」。相较于「九把刀」这个网路爆红的小说家,「钟铁民」这三个字对时下多数年轻人来说可能相当陌生;但是在我的脑海里,这个名字却是印象深刻,因为他是台湾文学前辈钟理和的长子。

相信喜爱林凤娇、秦汉电影的的影迷绝对会记得,在电影《原乡人》中钟理和与他的妻子钟台妹动人且极富生命力的生命故事,而电影中的钟铁民也和父亲一样从小热爱写作。1949年钟铁民罹患脊椎结核 ,导致终身驼背,学期间多次休学。考试多次落榜或因健康因素休学,最后才于师大国文系毕业。

在钟铁民诸多着作中,「石罅中的小花」、「菸田」、「雨后」、「三伯公的传奇」等小说及散文,奠定了他农民写实文学风格。 1994年,钟铁民还组织美浓爱乡协会,为保护在地人文与自然生态环境反对美浓水库兴建;2000年更成立旗美社区大学,担任社大校长促进农村发展。钟铁民的生命故事令我敬佩,因为它不但不被身体的病痛限制,反而以他最喜爱的文学和社会行动关怀农民生活与在地文化。

在网路上浏览完钟铁民的故事后,我跟我太太分享一些读后感,没想到太太竟然跟我说,她大学时代看过钟理和所写的「笠山农场」,高中时代就看完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和鹿桥的「未央歌」......。哇!!顿时间,我也开始钦佩我的「室友」,觉得她和钟理和父子一样都是「艺文青年」。因为大学时期的我只懂得阅读系上的专业书籍,很少将触角向外扩展到文学作品,所以很羡慕学生时代就能广泛阅读的艺文青年。

正因为这股想要形塑自己也能有一些艺文气息的渴望,我决定在下学期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开授一门新课(课名原本叫做「自我探索与文化实践」),让学生们在大学时期就有机会从社会文化的巨观角度来认识自己各种价值观背后的意识型态,并且运用自己喜爱的各种艺文兴趣(包括文学创作、摄影、纪录片、舞蹈、歌唱、肢体表演等),表达他们对生活世界中各类不合理框架、偏见的反思与盼望,激发出关怀社会的热情,而不用到我这个年纪才想重拾「文艺青年」的梦想。

只是没想到当我兴致匆匆地将课程大纲拟好,给我的教学助理看后,得到的回应却是:老师,可不可以不要用「文化」这两个字阿?因为这两个字给我的感觉很像中国传统刺绣、书法、扯铃等等的民俗技艺,同学可能会觉得很Low!另外,「实践」这两个字也很硬,同学可能也会搞不懂!听到这样的回馈,既觉得好笑又很无奈!我们的高等教育真的该检讨了,竟然让一个大四的学生将「文化」等同于「传统技艺」。

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感触,让我更想下学期好好把这门课开出来;但为了吸引同学来参与这们课,而不至在选课之前就被「文化」与「实践」这种生硬的词汇吓跑!我也将既有的课程名称做了些调整,一切只希望能为学生带来一些不同的体验与成长!

我期待我们学校的学生不是只会问「修这门课可以考什么证照?做什么工作?」而是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更具有主体性,能够明白哪些加诸在自己身上的社会文化框架是不合理的,哪些价值目标才是值得自己追求的,并且能够用自己喜爱的艺文兴趣为自己甚至弱势群体的公共福祉发声!这门课程未来在进行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新的体验,也会再贴出来跟大家分享!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