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这些人值得帮助吗?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烟友和红唇族值得帮助吗?

记得念硕士班的时候,有一次课堂上大家在讨论全民健保该不该给付吸烟者和吃槟榔的人肺癌及口腔癌的医疗费用的问题。多数同学当下几乎都认为,吸烟者和吃槟榔的人既然是自己选择要抽烟和吃槟榔,之后如果罹患癌症,当然不应该浪费公共医疗资源。

直到后来有一次我去机车行修机车,与修车师傅聊起吃槟榔的事情,他告诉我:很多大卡车司机没有时间和金钱从事休闲活动,更不可能注意到饮食健康,这时候为了应付工作上大量的体力和精神需求,只好用菸酒和槟榔来刺激提神。此外,也因为自己更深入地接触到文化社会学中的阶级议题,让我发现菸酒和槟榔其实许多劳动阶级男性与同侪互动,取得「台湾男人」的重要共通文化。于是,我发现吸烟和吃槟榔的现象,真的不能单就表面的「眼见为凭」,来做「个人」道德判断!

四处流浪的街友值得帮助吗?

最近因为有打算与社区大学共同关怀在地街友的生活,所以又花了一些时间阅读了相关的研究,并且拜访一些实务工作者,从中我也才惊觉到:街友形成原因相当复杂,有七成以上街友其实是愿意工作的。他们之所以长期缺乏固定工作与居所,主要是受到社会结构景气影响,加上自己的学历、健康状况不佳,以致就业、转业不易。特别是一些街友先前经历到家庭暴力、性侵害、中年失业、经商失败等重大生命创伤,心里的伤痕原本就尚未恢复,再加上家人关系的冲突,使其精神疾病的潜在因子更容易爆发出来。

被迫搬离原生家庭后,打零工所能获取的微薄薪水根本无法支付房租,于是他们干脆选择不用付费的街头露宿。居住在街道与公园等场所中,必然缺乏固定身体和衣物盥洗资源,身体与外在仪容也自然不可能符合主流社会期待;恶性循环之下,稳定工作与居所对他们而言,更是越来越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

虽然在某些研究中也可以看到,有些街友在获取日薪或微薄的工资后,会选择及时行乐,到「茶店」去逍遥快活几天,然后再度回到街头过着浪迹天涯的日子。但如果我们更深层地去思考:街友们去「茶店」究竟是满足「性需求」,还是找回一丝「男子气概」,就不难发现他们内心最真实的需求。

不是姑息养奸而是深层反思

写这篇小短文的目的,并不是要全然抹煞「个人」在追求健康与积极生活上应该担负的责任,而是希望大家未来在看待一些「偏差行为」时,可以有宽阔的视角,觉察到现象背后更深层的「社会文化框限」。

因为,相信很少人会为了微薄的健保就诊资源,去大量吸食有害自己身体健康的物质;除了少数先天热爱浪迹天涯的人,也很少有人会一生下来就立志露宿街头。之所以会走到难以回复或自暴自弃的贫病交加局面,个人的价值抉择与生活习惯固然必须负责,但国家就业、教育、住宅和健康政策中蕴含的阶级不正义,以及长期以来台湾文化中弥漫的偏狭性别刻板印象,也难辞其咎。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
美国福音派的 同性恋论战
终极任务 ―― 刘侠女士辞世之解读
网路纺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