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思想的芦苇》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人之所以为人——人工智能与永恒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图片提供/123RF


昨天(11月3日)应张毅民(Paulus Chang)老师的邀请到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演讲,离上次(2013年5月)到中原宗教所回应圣经权威学者彭国玮博士已过了8年半。

昨天演讲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与永恒」,是张毅民老师的科技部研究计划与课程「AI与宗教」规划的系列演讲之一。我不是AI专家,对AI的认识与理解多从相关书藉的阅读以及哲学家讨论而来,故我整个演讲重点主要在论述人作为位格(person)与自我(self)的存有特质,以此与AI作差异性对比。

我认为,若我们不能切实了解人,则我们也将不能真正认识反映着人的智能的人工作品AI。在我看来,我们对AI的许多忧虑多源于我们对我们自己(人)的无知以及未能真实体现美善的人性所致。倘若将来有一天人竟完全被AI取代甚至为其所消毁,如同不少有识之士所忧心的,那绝不是因为AI成了人并超越了人,而是因为人「不成人」。

下面是我讲稿的结语,一个粗浅的见解,与朋友分享:

「32.对我而言,问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与人一样的心灵,是否如同人一样可以感知、意识、思想、决定、感受甚至宗教信仰,甚至否有一天会毁灭人?在我看来,这些问题表面看起来好像在思考人工智能有什么特质与能力,又会造成什么后果,但实际上则有意无意反映着人有创造出如同人自己一样之生命、位格与自我的能力。当我们问人工智能是否与人的心灵一样时,其实我们就是在问人是否能造人。这是一种骄傲的展现。因此,某个意义上,这个问题与其说在关心人工智能会如何如何,不如说在展示人能造人的骄傲。

如果人能造人,人岂不也能造生物了吗?岂不也能造出自然物了吗?这样,这岂不是说人是如同上帝那样的造物者了吗?但人完全没有这种能力,事实上,人连最简单的生命与物质单位都造不出来。想像人可能造出如同人一样的心灵、位格、自我,其实是人骄傲的妄想。

33.当我们思想人工智能是否如同人的心灵时,或许我们更应反过来思想我们是否成了动物甚至机器,也就是说,我们是否失去了心灵、自我与位格,而异化成了只是一部「机器」、一个「物」?

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是道德自我,是会感受、觉察、思想、反思的主体,并不断超越自我而走向美善,并必须为自己的生命承担责任。人知道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自己的无知、无能、无德,更知道要呼求救助者。因此,人的特质不只在于展现自己的能力、德性、智力与可能性,更在于认识且承认自己的无知、无能、无德与悲惨不幸,并寻求更高存有的拯救。

如果人工智能能体现这样的生命,那么我们有什么道理不视之为人呢?反之,如果人工智能不能体现这样的生命,那么即便它有卓越、异常、强大的能力,我们又为何要视之为人呢?

无论如何,有一点是确定的,人工智能反映着人美妙又不可思议的创造性,以及这个世界奥妙的特质。由此,如Thomas Aquinas之见,我们更可以谦卑又合理地设想,这是一个由至高智慧之上帝所创造的世界:若非如此,怎么会有能造出如此美妙之人工智能的人及其所居处的这个世界呢?

最后,无论人工智能是否可具有如同人一样的心灵,人都应当尽其所能地展现人性一切美善的可能性,包括承认自己没有任何美善,也无能使自己美善。」


再次感谢张毅民老师的邀请与安排,让我有机会在中原宗研所与所上师生以及朋友一起思考有关「人工智能与永恒」这个陌生而新颖的议题,并有美好的交流,也很高兴见到两位久未见面的老朋友。

【延伸阅读】:
「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谈《魔戒》里的生态神学
「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谈《魔戒》里的生态神学
人生必须提防的堕落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