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作家Ⅰ》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爸爸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大约十年前我爸爸在荣总开刀,我们几乎每天都去看他。每一次除了我到的时候叫一声「爸....」,走的时候说「爸掰白....」之外,几乎不知道说什么。我是个小儿科医生,所以总能从他的病情进展找几句话说说,但除此之外,我不会问他心里的感觉,也不会跟他讲自己心里的话。

  从很早以前,我们的沟通就变得很少、很浅;除了消息的交换,或为要表达善意加上一点意见外,更 personal 内心的感觉,好几十年来都未曾说出口过。我从不记得曾经和父亲谈过心,即使是小时候。

  很小的时候,我们三兄弟都很喜欢我们的父亲。那时我们家在台北,他一个人在高雄工作。每一次他回家来,我们都整天绕着他,要他讲故事,要他带我们上街逛逛,我们把他脖子后面一颗突起的黑痣当成汽车喇叭一直按,一面按一面口里出声音「ㄨ′`,叭叭」。那时候我们跟父亲是很亲的,他几乎是我们最想要见到的人。

  那时父亲把我们当小孩,跟我们讲一些叭啦叭啦哄小孩的话,把我们对他的感情看作理所当然,把我们的心愿、心事当成童言,没有认真体想。他不是不了解我们,他是没有降低自己,跟我们「一般见识」;他不是不疼爱我们,他是不认为我们童稚的感受是真实深刻的,就像他们大人的一样。

  随着年事渐长,功课的压力越来越重,我们能谈话的时间越来越少。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读书、上课、写作业几乎把一整天所有清醒的时间都占掉了。同时我们的身体长高了,做事情的能力也增加了很多,家以外的世界变成我们更有兴趣去接触、去吸收、去认同的。

  父亲一点也不曾在意我们的重心逐渐从家和从他渐渐移转到其他的地方去了。我们一整天没有找他说话,自己玩自己的,他也乐得去做自己的事。其实,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躲避他了,因为他看到我们就可能要管我们、纠正我们、甚至处罚我们。那时我们还是很高兴和他谈天说话,但是他却不常来找我们说话了。

  初中和高中的时代身心成长得非常快,生理的发育加上思想上的变化,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也不能忍耐再被当成小孩子来对待。但是父亲并没有察觉。他依然是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对我们;除了不再讲故事给我们听、不再模拟小小孩的口气讲话,他依然是对我们皱着眉头管东管西、依然是把我们的意见和感受当成不懂事、没必要。

  记得高三上学期,国文老师给了我们一个从来没有人给过的劝告。他说∶「你们跟父亲处得不一定很好,但是他是真心关怀、真心爱你们的人。他对你们讲的话也许不中听,但是他们有很多丰富的人生经历。如果你们能从他这些宝贵的经历得到帮助,你们的一生可以少走好多冤枉路、少吃许多亏,也能早一点达到目标。所以无论现在你跟父亲的关系好不好,要珍惜这个宝贵的资源,充分的使用这个宝贵的资源。今天回去以后,开始多跟你爸爸沟通,把心里的看法和想法告诉他,敞开心听听他的经验与教导。」

这是一个很令人心动的劝告,我回家照着做了。结果怎么样?你猜。

  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心里有一点深刻的感受。我把心里的感受告诉我爸,他瞧也没瞧我一眼,用不耐烦的语气批评我幼稚、没见识。我读高三了耶,好歹靠着神的恩典、就算我自己不配,读的也是建中耶。这样的回应使我心底感到绝望,往后我怎么再与这个人沟通了呢?

  从此,很自然地,我不再把心里的感觉告诉他。起初也许是刻意的,当想跟他谈自己的感觉时会停住,告诉自己....干嘛ㄌㄟ。他还是一样的批评、一样的管东管西。后来很自然地就越来越不想跟他说话了。

  等我当了医生,他年纪也老了,他不再能把我当成幼稚不懂事,但他还是改不了做长辈的威权心态,讲话中带着教训指导的味道,甚至还要用自己的想法干涉我的选择。

  最近这几年他更老了,耳朵也重听了。他的话少多了,也不再带着那么浓的教训口气。但是我也快老了,几十年的沟通习惯还能改变得了吗?

  我发现一个事实,就是许多人到了成年都不知不觉地停止了成长。他们的身体还在变化 ―― 老化,但是心灵或人格却停止了成熟,不再长大。

  我觉得我父亲是;在我们从儿童长成少年的时候,他仍然是一个儿童的爸爸;在我们已经变成青年的时候,他仍然不愿意看见我们已经有思想有憧憬,快要跟他一样是个大人了。也许在其他方面他曾经还在成长,但是在亲子关系上,他一直停留在当一个儿童的爸爸的心态上。

当然,我们的沟通不良,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作为儿子的我也有责任。同时,在那个年代整个社会的父亲形象就是那么不成熟、没营养。

  前几天听了一些谘商辅导的录音带,发觉到做子女的应该要看清楚自己的父母是否已经停止成长了。当父母已经停止成长,就不要再把他们看成像以前那么巨大;当自己的人格长得比他们还成熟时,就应该「说大人而渺之」,反过来照应他们比较不成熟的心灵了。

  这个道理很不错,但是怎么去做呢?我爸爸在我心中的影像依然是那么大 ―― 一个带着庞大阴影的威权之父。

  写这一篇文字 po 出来,最主要的是能回顾一下自己与父亲的关系。但是相信现在许多人过去也有类似的经验。如果有人曾经走出这种阴霾,把自己是如何走过的告诉我们,也许能帮助我们也走出来。

  对于年轻的夫妻和未婚的男女,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劝告各位一句∶「永远不要停止了跟着孩子一齐成长。」

(本文作者为加拿大温哥华北美浸信会信友堂基督徒)

【延伸阅读】:
洁净自己、成为好人,使别人由你见到耶稣。
眼底
五个月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