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拉思想起》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跟從主,開弓沒有回頭箭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123RF


前些時日隨手翻閱詩歌本《新靈糧詩選》時,眼光被一首陌生詩歌的歌詞吸引,嘗試著學習這首歌詞不多、意涵卻值得細細體會的詩歌。雖不熟悉這首〈既然跟從了主〉的詞曲作者,卻同感在主裡奔走天路的心境,與印度詩歌〈我已經決定,要跟隨耶穌〉(I Have Decided to Follow Jesus)相仿,這首詩歌同樣都有著一往無回、開弓沒有回頭箭的堅毅心志。

不回頭、不後悔

基督徒跟隨基督,是一條沒有回頭、沒有後悔的路,他不能有兩個主,他不能手扶著犁向後看,他不能又愛世界又愛天父,他只能在狹窄天路和寬敞世道兩者之間擇一。

或許有人疑惑,這麼說豈不是太絕對、過於黑白二分了嗎?真沒有兼容並蓄、折衷共融的空間?這世界不也是天父創造的嗎?這些疑問都其來有自,但若比較聖經和世界的價值觀,不難發現聖經應允的永世榮耀和世界歌詠的功名福祿存在何等大的分歧。因此我們過去以為有益的,今日都因基督而看作有損的(腓立比書3章7節)。

我們若真認識、經歷聖靈和肉體的相爭,便不難發現兩者之間其實勢如水火,結出的果子也有若天壤之別(加拉太書5章)。這樣,我們若要兼顧兩者,像是有人希望的「地上作財主、天上作拉撒路」,豈止一個難字了得?

我們若真正認知到兩條路之間的差異,便不難體會〈既然跟從了主〉這首詩歌的決絕。「不回頭」、「不後悔」呼應了保羅所說,當人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便會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一個因信基督耶穌而得救的人,必然會呈現一些表徵,會因自己的不成熟而殷勤、因討主喜悅而熱心、因有時跌倒而自責、因有時軟弱而自恨,這都是新生命的記號(哥林多後書7章10~11節)。

道難行,心甘甜

這首詩歌在堅定表白後,毫不猶豫地陳說,這是一條難行的路,這是一條會流淚的苦路。聖經沒有告訴我們信了主之後會一帆風順,相反地,聖經很坦白地說,信耶穌,會有很多難處,得救雖然是白白的恩典,但跟隨基督卻需要付出代價。耶穌對門徒所說的話豈不是教人難為嗎?要捨己、要背負十字架、要跟隨基督(馬太福音16章24節)。耶穌自己因著順服父的旨意步上苦路、成為蒙召者當效仿的榜樣(彼得前書2章21節),且在離世前不忘提醒門徒在這世界有苦難、因不屬世界而受恨惡(約翰福音16章33節)。保羅對提摩太說的話也有同樣的精神:「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摩太後書3章12節)

就行銷的觀點來看,這些經節可說是反效果。但聖經如此表明,除了否定我們妄想面面俱到的企圖,更誠實的告訴我們這是路上必經遭遇。

新舊兩約的見證人,有好些人制伏敵國、秉行公義、得著應許、爭戰得勝,卻有更多人忍受嚴刑、捆鎖加身、流離荒郊、窮乏困苦(希伯來書11章)。這是事實,是因信跟隨基督的人極可能遭遇的榮辱,聖經不願人對真理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不願人有錯誤的認識,以為「信了耶穌一切都好了」。我們在主裡的確深知與主相親是何等的美事,也情願撇下一切跟隨主,但卻不能忽略也難以迴避可以說是必然的代價。再說,我們所說的「一切都好了」,是否是指家庭和樂、事業順心?這些雖不是壞事,卻不是基督徒求的(馬太福音6章33節)。

這首詩歌作者坦言天路艱難,卻也表白沒有怨言,雖有淚水,心卻甘甜,看似矛盾,卻是天路客的心境。我們的困境是真實的,我們的苦憂也是真實的,因為深知牧者引領,允許苦難發生,當下固然不明所以,卻沒有怨言。淚水雖因罪愆滿盈不配主恩而流、雖因持守真道受詆毀而湧,仍因主為罪人捨己、因我們得以認識基督耶穌為至寶(腓立比書3章8節),因而備感甘甜。

與主行,服事祂

〈既然跟從了主〉表明了服事主並非往舒適的綠蔭、溫室去,而是進到牢房、經過流淚谷。這樣的信息似乎帶有苦修主義的味道,我們要謹慎以待,詩歌是人對真理的回應,但畢竟不是聖經,不會無誤。

我們或許可以加點註腳,使它的意思更加完全,就如同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翰福音12章26節)我們當在乎的不是綠蔭溫室有多舒適、或是牢房流淚谷有多艱苦,而是主為我們預備的是什麼?祂要帶領我們去哪裡?是如約瑟位極人臣、如摩西王公貴冑?還是如約瑟的牢獄之災、摩西的流亡生涯?按著世界的標準,他們都經歷大起大落,但我們在主裡曉得,自始至終都是出於至高者在他們生命中的引領。

提到服事主,我憶起一件往事,多年前在一個聚會中,有人如此介紹一位傳道人:「這位是某某傳道,他多年來在偏鄉服事,心都給了那塊貧瘠之地。」那位傳道人的回應卻讓我深受震撼:「不是我的心給了那片土地,而是我把心給了主耶穌,而主耶穌把它放在那個地方。」時過多年,我仍感到這個回應實在切中了服事主的精髓。

我們當尋求的,除了基督的足跡,以外無他;除了基督的榜樣,以外無他;當我們看到基督在營外,我們也當就了他去(希伯來書13章13節)。

曠野路,向家鄉

〈既然跟從了主〉以瑪拉和以琳作為結束,可以理解作詞者以之連結服事的苦甘。若回到聖經,便可知那是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的曠野路,瑪拉與以琳雖然頗具意義,但不過是曠野的起頭,連西乃山都還沒到呢!瑪拉和以琳都只是過站,而終點是那迦南美地。所以我們可以說,不管是苦澀也好、是甘甜也罷,都是過程而毋須駐足,都不及主所應允、呼召我們前往的流奶與蜜之地,也不及基督留下的佳美腳蹤。

仔細體會這首詩歌,雖然有不足之處,可能因為是首短歌,未能盡述,但卻已深刻表明跟隨主的心志,呈現奔行天路會遭遇的甘苦。我們這些在主裡蒙恩、蒙召的,為那愛我們、為我們捨己的救主,不再為自己活,願同聲唱和:「既然跟從了主啊,我就不回頭。」擺在我們前頭的是各各他的十架,即使背後世界提供回頭的機會而聲聲呼喚,我們仍邁步向著應許的更美家鄉。

〈既然跟從了主〉

既然跟從了主啊,我就不回頭,
既然認定了主啊,我就不後悔。
雖然道路難行,沒有一句怨言,
雖然淚水滿面,我心卻甘甜;
服事主不是在那裡,不是在那綠蔭下,
服事主不是在那裡,不是在那溫室中,
要走進那牢房,走過流淚谷,
經過瑪拉才能到達以琳。

※資料參考《新靈糧詩選》

【延伸閱讀】:
忘記背後,頭也不回地與祂同行
我在這裡(下)
什一奉獻,看見他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