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魯益師和喬伊的生死之戀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帝看亞當「獨居」不好,於是創造了女人,為的是「幫助」男人。而在這個似乎以多數男性為主導的世界背後,女性其實常是影響男性的人。英國大文豪魯益師(C.S.Lewis)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神學家寫童話

 C.S魯益師是1940、50年代英國專研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文學的著名學者。早年由於他對「神話故事」的興趣,使成為基督徒之後的他,在中年時期孕育了「納尼亞」一系列童話,對孩子們講述信仰與品德的故事。

 這位英國牛津的傑出學者,同時也是一位「業餘神學家」。1952年,五十四歲的魯益師,已名滿天下,其著作與演講風靡一時,讀者的來信常使他應接不暇,他千萬沒有料想到在大西洋對岸的一位女子,因受到他的影響,歸信了基督,而不久後這位女子闖入了他的生活,改變了他原本平靜無波的心靈世界。這位女子是當時的美國女詩人喬伊(Joy Helen Davidman)。

●最「自然」的女子

 喬伊時年37歲,是一位才華洋溢,熱情、積極的女子,原是一位無神論者,在遇見魯益師之前,婚姻瀕臨破碎邊緣,她的丈夫葛雷生(William Gresham)嚴重的酗酒與外遇問題,使她常面對極深的心靈苦楚,透過閱讀魯益師的著作與彼此的書信往返,喬伊心中產生了對基督信仰的渴慕,1948年她帶著兩個孩子受洗。1952年為了抒解婚姻的痛苦,她決定至倫敦親自拜訪魯益師。

 第一次的會面,魯益師認為眼前這位女子是用「世界上最自然的語調」與他聊天,喬伊的聰慧、健談與鋒利,使魯益師在日記裡寫下當次晤面的印象﹕「在這座修道院似的建築中,何來一方女子神色自若如此﹖」

 接著魯益師大方邀請喬伊參加他和友人的聚會,在這群牛津的男學究們中間,喬伊談天論地的見識令人刮目相看。之後喬伊又獲邀至魯益師與他兄弟華尼的家「窯屋」過聖誕節,魯益師將自己珍愛的書送給喬伊做聖誕禮物,表示了他對這段友誼的看重。

●赴英投靠魯益師

 1953年喬伊得知丈夫又有新的外遇,決定與丈夫仳離,她辦妥離婚手續,在悲痛與解脫以及對未來的恐懼和希望的交戰中,她隻身帶著兩個孩子遠渡重洋至英國,展開新的生活。

 剛開始她與魯益師僅只維持通信的關係,但由於生活的艱難,好心的魯益師在經濟上施以援手,兩人在生活上開始有較多的互動。

 喬伊帶著兩個孩子的造訪,為魯益師與弟弟華尼帶來許多歡愉時光。兩年後喬伊收到英國政府不再發給簽證的通知,由於她不想放棄好不容易才剛在英國建立的新生活,於是找魯益師幫忙。

 1956年春天,魯益師以朋友的立場與喬伊舉行公證結婚,使她與兩個孩子得以繼續留在英國。兩家在生活上持續地往來互動,但並沒有住在一起,因為魯益師認為這場結婚只是權宜之計,以他的君子風度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實質的婚姻。

●絕症下而表白愛意

 1957年喬伊因大腿劇痛而跌倒,被醫生診斷出罹患骨癌末期,只剩十多天可活,這個晴天霹靂的噩耗震醒了魯益師心中深藏的、極力自我克制的情感,他終於開始面對自己對喬伊至深的關懷和掛念。

 於是他決定在喬伊的病床邊,正式與喬伊舉行簡單的結婚儀式﹔而喬伊面對自己生命的末期,想到即將要與所愛之人永別,即使只是一時半刻也難以忍受,她勇敢地回應魯益師的求婚,令當時在病床邊見證兄長與喬伊結婚的華尼,在當天的日記中寫下﹕「喬伊所表現的大勇,任何人若可憐她,都是對她的侮辱。」喬伊的兒子道格日後也寫下﹕「母親的確是個勇者,性格中的鋼鐵雖然一而再地彎曲再彎曲,始終未曾斷裂。」

●愛的奇蹟

 魯益師將垂死的喬伊遷入窯屋,原本是要共處最後的時光,沒想到死神過門而不入,「奇蹟」發生了,喬伊的健康情況居然一天天好轉起來。或許是愛情的力量,喬伊的生命多延續了兩年,一直到1960年7月才病逝。在這段時間裡兩人的感情快速地深化,共同度過彼此生命中最幸福的時光。

 當喬伊仍在與病魔搏鬥時,她面對死亡的勇氣與樂觀的個性反而成為大家的安慰﹔當她健康好轉時,她以女主人身份著手進行的一件大事,是重新整修魯益師兄弟居住多年的「窯屋」,使老房子煥然一新。在她的經營下「窯屋」成為一個快樂的家,生活多采多姿、充滿安詳與歡笑、聊不完的有趣話題。

 魯益師早年喪母,與弟弟華尼相依為命生活了大半輩子,他對朋友說﹕「我從沒想到在我六十歲時,還能享受這份在我二十歲時從我身邊溜過的幸福。」

●喬伊對魯益師的影響


 喬伊去世後,留給魯益師無盡的悲傷,1963年11月魯益師繼而逝世。如果喬伊不曾闖入魯益師原本平靜的心靈世界,也許不會有悲傷,但是生命之厚實度的展現其實也在於悲傷的承載。

 1961 年魯益師對於失去喬伊的痛苦呻吟,化作了《正視悲傷》(「A Grief Observed」)一書。「如何面對苦難」此論題,於他而言不再只是之前的理性思維,而是一個不得不的「生命過程」,他在書中寫到﹕「悲傷,就像幽長的河谷,一個過彎,河谷便呈現迵異的景色。」

 在《正視悲傷》一書中,對喬伊帶給魯益師的影響有一小段的描述﹕「她的思考輕盈、迅速,又強健如豹,…我心裡無數的泡泡都被她戳破,很快地我學會不在她面前講蠢話,除非我是故意尋開心、讓她開懷——另一件熾熱的差事——被透視與取笑,在成為她的愛人之前從來沒有那麼蠢過。

 但她同時又像座花園,花園裡的最隱蔽的深處,牆中還有牆,籬中還有籬,越是深入,越多神秘,芬芳而豐富的生命孕育其中。」

 喬伊豐沛了魯益師的世界,甚至可說是為他開創了另一個世界,使他的著作和生命展現一種波瀾壯闊的感染力,若魯益師沒有遇見喬伊,充其量只是一個「學術大師」,但是有了喬伊,他留下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令人對魯益師的生平增添許多懷想,1993年發行的電影「影子大地」正是描寫他們的故事(這是一部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的電影)。

●哀傷和恐懼

 面對喬伊的離世,魯益師發現「哀傷和恐懼竟那麼相像。」這是一般男人們的內心世界中非常不容易自我碰觸的重要情緒。魯益師以男人慣有的理性去埋葬從小喪母的哀痛,直到再次失去喬伊,讓他重新認識自己,在「哀傷」的過程中,對信仰的質疑與理解,反而是他更接近上帝、也是達到一個男性完美形象的時刻。

 魯益師影響了喬伊的信仰,使喬伊勇敢迎向人生的挑戰,她在人生末期時找到最美的歸宿,他們彼此是上帝所賜給對方的最好生命禮物,在人生無法避免的「苦難」中,他們從信仰中仍然找到堅定的盼望,魯益師在喬伊的墓碑上寫下﹕「在這裡,整個世界(所有曾經映照於一個心靈的星辰、河海、天空與田園、森林)有如舊衫見棄於塵土,但希望不死,她將自神聖的貧窮中重生,並在貧瘠的大地上,使世界復原,於她的復活之日。」

●閱讀書目﹕

1.《走進魔衣櫥—路易斯與納尼亞的閱讀地圖》,幸佳慧著,時報文化出版社
2.《影子大地》,道格拉斯•葛來遜著,鄧伯宸譯,立緒文化出版社

●進深閱讀建議﹕
《山腰上的火炬—魯益師思想導讀》,龐自堅著,校園書房出版社

心靈小憩》網站 http://life.fhl.ne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