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達華研道中心》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抹大拉石 MAGDALA STONE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抹大拉石頭出土位置是會堂中央。。


抹大拉的考古

自1217年,聖地看守人(Custodia Terrae Sanctae)由天主教方濟會主責,在以色列地從北到南大大小小、數以百計的朝聖景點都由他們看守,讓朝聖者能到訪耶穌所到訪之處,而照顧朝聖者的食宿是他們工作之一。加利利湖北岸是耶穌事奉的核心地帶,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天主教徒到訪,奈何這裏卻沒有天主教會的朝聖者中心或旅館,有見及此,來自墨西哥的基督軍修會(Legionaries of Christ)在2005年購置了一塊地皮,位於古代抹大拉(Magdala)旁邊,並開展朝聖者中心的項目。在以色列,任何的發展項目進行以先都必須有考古學家前來發掘並記錄,確保藏在泥土中的古代文物不會被破壞。一般情況下在考古工作及記錄過後,工程項目如常進行,然而在2009年的一個早上,抹大拉的考古學家卻有重大發現,足以讓工程師調整朝聖者中心的設計!

地面下大約1.5米的泥土中,考古學家發現一座來自第一世紀的猶太會堂遺跡!這會堂裝潢華麗,有馬賽克地板及濕壁畫(Fresco)牆壁,兩者都是羅馬時期最豪華的室內佈置。由於是首次在會堂遺跡發現馬賽克地板及濕壁畫,抹大拉又不是什麼大型羅馬城市,公布發現時,很多學者對於建築物是否古代會堂仍然存疑,甚至有學者提倡這只不過是一座典型的羅馬大宅(Villa),在遺跡正中央出土的一件文物卻止息了這些學者的言論。


牆壁上的濕壁畫(Fresco)是典型羅馬時期豪宅的裝飾。


抹大拉的猶太會堂遺跡。


獨特的石塊

這件文物在會堂正中央出土,其上的圖案明顯與猶大教有關連1,其中最明顯就是金燈台圖案。這獨一無二的文物按出土地命名為「抹大拉石」,在整個考古世界沒有類似的物件,因此眾考古學家爭着解讀文物上的圖案以及石塊在會堂中象徵的意義2。加利利地區考古學家末底改·阿維暗教授(Prof. Mordechai Aviam)2013年所發表文章是至今最全面的分析,按他理解,製作「抹大拉石」的人大概想將耶路撒冷聖殿的縮影,放在遠離耶路撒冷的加利利會堂中,並在每個星期誦讀妥拉時,都讓參與聚會的人回憶上耶路撒冷親近上主的經歷3。

抹大拉石的側面。


抹大拉石的頂部。


抹大拉石的背面。


抹大拉石的正面。


聖殿的縮影

「抹大拉石」顯然是供人觀賞的石塊,除了底部之外,其餘五面雕上華麗的圖案,並且很可能是上了顏色的4。按阿維暗理解,「抹大拉石」是輔助誦讀經卷的傢具。這文物由一塊石頭雕成,頂部四個角落上都有一處光滑沒有圖案的平面,估計有木樁安裝在這裏,到腰間或適合閱讀的高度,木樁以上有木板平台,經卷就放置在其上。

阿維暗按Steve Fine從提多凱旋門浮雕表層微粒分析所斷定的顏色,估計抹大拉石的顏色。

阿維暗詳述石塊上的圖案:製作「抹大拉石」的人透過圖案象徵着耶路撒冷聖殿的內部,像一道望遠鏡,讓人可以窺探聖所的內部。石塊左右兩旁的拱形結構反映兩道有柱走廊,是聖殿的柱廊(Stoa);在柱廊前方的,不是油燈而是吊掛着盛香料的罐子。石塊前方最外兩旁是柱子,柱子之間代表建築物的內部也就是聖所,聖所內正中央是金燈台,其下方就是金香爐,燈台與香爐旁的雙耳瓶大概是用來盛油。按《但以理書》5及《以諾一書》6,上主的寶座猶如一輛馬車,因此阿維暗提出石塊後方兩個圓形就是這馬車的輪子,若是如此,從石塊後方觀望,就是至聖所的內部神榮耀的寶座。最後,石塊向上的一面正中央是一個大玫瑰花結(Rosette),這個圓形的圖案共有12個花瓣,阿維暗相信這代表天堂,因為古人常以圓形代表天,玫瑰花結左右兩棵棕樹或許是聖殿中祭司使用的耙,是清理祭壇上灰燼的工具。最後十二件心型圖案代表陳設餅,是聖所內第三件聖物7上擺放的陳設餅。

為妥拉而設

我們從耶路撒冷的狄奥多托斯碑文(Theodotus Inscription)得知,第二聖殿時期會堂發展主要是為了妥拉的宣讀與解釋而設立的。「抹大拉石」出土位置在會堂正中央,同時期的會堂遺址座位編排同樣朝向中央,設計上都反映會堂聚會都是以妥拉為核心這個原則。由此可知,妥拉實在是耶穌時期猶太人信仰生活內重要的一環,為了神的話語,他們設立會堂並有專門為妥拉而設的建築設計特色及細節。

圍繞妥拉的信仰跟耶路撒冷的聯繫很緊密,妥拉吩咐猶太人要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過節期,因此會堂與耶路撒冷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總括來說,「抹大拉石」象徵這加利利會堂內的人對於耶路撒冷聖殿的景仰與渴慕,在每個星期誦讀妥拉的過程中,一切設計都希望喚醒與會者對於耶路撒冷的情感。與此同時,「抹大拉石」也見證第一世紀猶大教對摩西律法(妥拉)的重視,見證整個地區內猶大教信仰的發展。






考古學家末底改·阿維暗教授(Prof. Mordechai Aviam)在2022年帶領考古團隊參觀抹大拉的遺跡,其中包括帶領我們欣賞抹大拉石,他的討論在27:00-54:00之間。




註:

1.「抹大拉石」出土的三年後,在加利利湖北岸遺跡Horvat Kur的猶太會堂內,考古學家發現一件同樣華麗雕成的石塊,學者相信這石塊與「抹大拉石」功能一樣。Horvat Kur會堂來自公元六世紀,然而華麗石雕明顯屬於二次使用,或許初也是來自第一世紀https://www.ancientsynagoguecoins.com/synagogue/horvat-kur/

2.現在學術屆普遍以「猶大教」(Judeanism)來指第一世紀的猶太信仰,因為「猶太教」一詞容易讓人將現代猶太教與古代猶太信仰混淆。事實上,現代的猶太教源於拉比猶太教,而拉比猶太教是公元70年聖殿被毀後,猶大教剩下整合而成的。基督教也是猶大教的分支之一。

3.Aviam, Mordechai. The Decorated Stone from the Synagogue at Migdal: A Holistic Interpretation and a Glimpse into the Life of Galilean Jews at the Time of Jesus. Novum Testamentum 55 (2013) 205-220, Brill, 2013.

4. https://www.haaretz.com/archaeology/2025-03-18/ty-article-magazine/the-magdala-stone-does-it-show-gods-chariot-in-the-temple/00000195-aa0c-d280-a79d-ef8d93f90000

5.《但以理書》 7:9。

6.《以諾一書》14:18。

7.猶太傳統內,聖所內最神聖的是約櫃,其次是金燈台,第三是陳設餅檯。

本專欄與《夏達華研道中心》合作

【延伸閱讀】:
約翰的約旦河3-1
寧錄山上
你我都是第三聖殿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