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屈原一定得自殺?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端午節又到了,吃粽子、戴香包、划龍舟比賽、洗艾草澡等歡慶活動等著我們。相傳端午節主要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屈原投湖南汨羅江自盡,但屈原到底算不算民族英雄?大家意見不一,有人說他是死諫,有人說他是懷才不遇、抑鬱自殺;無論如何,屈原的愛國心是不容抹殺的。

 然而近幾年,台灣的自殺率平均維持在每天有十到十二人自殺,以如此盛大的節慶活動來推崇屈原的自殺行徑,否會對社會傳遞負面的信息呢?會不會誤導人以為自殺是可行之道呢?

 屈原生於戰國時代。戰國史基本上是一串打打殺殺的七雄爭霸戰,而「合縱」與「連橫」策略是主宰稱霸的關鍵。「合縱」就是聯合六國之力制衡秦國;「連橫」就是秦國與六國分別建立邦交,然後再各個擊破,統一天下。


 這兩套針鋒相對的策略是奇人鬼谷子兩位高徒分別提出的:蘇秦提出合縱策略,而張儀提出連橫策略。儘管他們是出於同一位師傅的調教,學了各種奇門異術和政治策略,但分別為不同的國家和國家集團效力。

共擔艱危的昔日同窗

 史稱蘇秦和張儀是縱橫家。一提到縱橫家,往往讓人連想到政治黑心人物;並且在他們對立主張之下,人們往往以為他們兩人八成會相互殘殺。事實恰恰相反,他們基於同窗之誼,曾約定「將來若當一成一敗,必定相互援手,共擔艱危」。

 蘇秦一向欣賞張儀,認為張儀的才能勝過自己,而儘管蘇秦曾經羞辱過張儀(事實上是激將法,因為他認為張儀個性太容易安於現狀,而他還派人暗中供應張儀所需,確定張儀能進入秦國),而張儀仍終生信守只要蘇秦一口氣在,絕對不讓秦國東進。

 所以,他們絕不是大家所想的那種只會鼓動舌簧、鑽營私利的黑心政治人物。

 歷史告訴我們,「連橫」策略至終為秦王贏得天下。外表看起來,屈原是「連橫」策略下的敗將,實際上,他不過是時代悲歌中身不由己的小卒子。這話怎麼說呢?

年紀輕輕 官場得意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屈原本名該是楚平,他是楚國王族後代,但因祖先被封到「屈」地,所以子孫改姓屈。屈家在楚國很有勢力,與另外二大家族景家、昭家同為楚國三大家族。總之,屈原是世家子弟。

 屈原算是辭賦的鼻祖,他的作品流露出個人鬱悶、冤屈、思國的情懷,並且也為後世提供探究他自殺原因的最好材料。屈原之後,辭賦漸漸在文人圈子裏流行,到了漢朝大放光芒,所以漢代文學以賦著稱,特稱為漢賦。

 屈原年紀輕輕,官場得意,才廿六歲就成為楚懷王最親信的大臣,被封為「左丞」,是楚懷王共商國事的好幫手。

 他還成為王室發言人,常接見來訪諸侯,相當於現在的國府發言人,又兼外交部長。楚懷王聽他的建議採取「合縱」政策,對抗秦國。這大概是他一生最風光的日子。

 一般學者沒有提到他有老婆孩子,不過蘇雪林認為他有妻室兒女和兄弟。我想這推論應八九不離十,屈原世家子弟出身,可能早就兒女成群。

張儀的算計

 不過在他的作品中,似乎沒怎麼提到他的妻兒或家人,不曉得這可否因為國家是他全人一心所繫之故?這可否也是人生不平衡的指標?

 不過,這樣的好日子沒過多久。楚懷王聽信他人編造讒言離間,漸漸疏遠屈原,免了他的官職,但仍然留他在朝中。

 就在此時,秦國想攻打齊國,又擔心齊楚聯盟,就假稱張儀被免相,讓張儀去楚國,其實,秦國是派張儀來拉攏楚國。張儀說,只要懷王與齊國斷交,秦王就奉上六百里地。

 這樣不戰就得到土地的好事,是很難拒絕的引誘。於是,楚懷王棄齊聯秦,屈原向懷王分析利弊,但楚懷王不聽他的話。

 等楚齊斷了交,向秦國要求割地時,張儀派人回答:「我們只答應六里地,不是六百里地」。楚懷王怎麼可能忍下這一口氣?他派兵大舉進攻秦國,然而這一切都在張儀的算計之下,秦國軍隊早已布防好,以逸待勞等著楚軍來,楚懷王傾全國軍力,不但損失慘重,還割了二個城。

二度放逐

 於是,楚懷王派屈原出使齊國,要重新建交。正當屈原出使齊國之際,秦國派使表達願意歸還土地(時間算得真好,秦國消息真靈通)。懷王說不想收回土地,只想處治張儀。

 秦王真的派張儀來,沒想到張儀膽識過人,早就布好了局,買通楚國大臣靳尚,透過楚王愛妃鄭袖向楚王求情,竟又得以釋放,逃回秦國。

 屈原出使齊國回來,力勸楚王殺張儀,但張儀早就逃之夭夭了。此時,屈原復得楚懷王信任。

 後來,秦國又邀楚懷王出來談判,屈原力勸不可。懷王不但不聽,還把他放逐漢北,那時屈原大約四十五歲左右。楚懷王聽了太子蘭的建議,赴秦國,最後慘死異地。

 之後,頃襄王繼位,楚秦斷交,屈原回歸朝廷任官。

 在外交政治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秦楚不久又恢復邦交。太子蘭由於背負楚懷王中計客死他鄉的惡名,惱羞成怒,對有先見之明的屈原懷恨在心,向頃襄王進讒言,屈原二度被放逐,這回去的是江南。

才智不受用而投江

 屈原放逐江南之後,秦楚和和打打,楚國土地一塊塊被吞食,國都淪陷,頃襄王還是沒召他回朝。眼看自己的才智不能報效危難中的國家,內心無限苦悶,最後在漂泊江南九年之後,投入湖南汩羅江。據學者推斷,他時年六十三歲。

 我們可能會覺得楚王真是愚蠢,怎會不記取教訓,一再犯同樣的錯誤?然而,後世的我們擁有時間距離的優勢,自然容易看得清楚策略背後的用心。

 但是,對當時的人來說,不見得能一目了然。尤其當對方提出和解之道時,又有誰不愛和平?對久戰的人來說,即使是短暫的和平,本身也是一絲盼望。這種錯誤在現代史與當今中東局勢上,仍屢見不鮮。

 屈原如此「愛國」自殺行徑,真是出於愛嗎?或許從最近一則阿富汗戰事新聞可讓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些許洞見。

捨己救戰友

 新聞中的男主角克勞雪爾(Matt Croucher)是一名英國海軍陸戰隊上等兵。今年二月9日傍晚,太陽才下山,他在下士長官的帶領之下,與另外二位戰友在阿富汗哈門德省沙金市南方巡邏。

 他們一行四人在黑暗中行走,突然克勞雪爾發現自己踩到敵人安置的一條引爆線,拉開了手榴彈的引爆針。千鈞一髮中,只聽克勞雪爾大喊一聲:「手榴彈!」警告旁邊三人,下士馬上趴下來,只看見克勞雪爾做了一件出乎人意料的事──他用背壓在那枚手榴彈上,想用自己血肉之軀與背上行軍帆布背包來減低手榴彈殺傷力,救護其他人;而下士回頭看另二位上等兵,一個貼著牆站掩護自己,而另一個則是呆立若雞。

 手榴彈爆炸了,克勞雪爾的背包被炸到卅呎外。他們曉得塔利班必然隱伏在附近,會進前來驗收成果,於是決定利用黑暗的優勢,按兵不動,等敵人來,伺機反攻,力圖全身而退。

帶著盼望的赴死

 他們的策略成功了。也許你會像我一樣,好奇想知道克勞雪爾是否活下來了?

 在這種情況,人會被彈上幾尺高再落地,以人體結構來說,即使不死,也是嚴重傷殘,因為人的脖子與四肢關節是最脆弱的。

 但故事結果是,儘管有炸彈碎片嵌入克勞雪爾的鋼盔和護身甲,但除了流鼻血和一點點小傷之外,克勞雪爾完全無損。

 戰友們推薦他拿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不過看樣子,他大概拿不到手。大家可不要為他抱不平,因為在戰地中,這種捨己為人事蹟不算少見的。

 屈原與克勞雪爾兩人愛國的心是不容置疑的,但前者似乎是在了無盼望之下做出自殺行徑,彷彿是向無力改變的現狀施展出最後一擊;而後者則是抱著希望,盼望藉著自己的赴死,能夠救助自己的戰友。

 克勞雪爾捨己救人的行為,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兩千年前耶穌為人類流血,捨命完成救恩,而這份救恩的信仰本是西方社會的基礎。基督救恩所帶來復活大能的生命是人類的光,正是戰勝自殺、憂鬱症等人生絕望黑雲的力量。

屈原真是死諫?

 主張屈原是死諫的講法,值得商榷。屈原在《離騷》中確有以死諫君之意,但《離騷》是他頭一次被放逐時寫的,要說那時他以死諫君,倒也說得過去,因為他曾受楚懷王的重用。

 然而,他是在第二次放逐後九年才自殺的,再則頃襄王對他的感情不深,以死諫君,有點不切實際,理由有點兒牽強。

 或許現代心理學能讓我們一窺屈原的自殺動機。心理學家馬基爾博士把男人七項生活危機編製成調查問卷,這七項危機是:事業成就與理想有大差距、沒有達成自我理想、社會角色與地位改變、家庭結構與角色變化、身體健康日益衰退、失去對異性吸引力、缺乏個人成長。

 這七項危機帶出七項生活目標:事業有成、家庭美滿、身體健康、社交關係良好、充實自己、了解自己的潛能與理想的自我、擁有男性魅力。

 馬基爾博士研究調查指出,若是男人把重心放在一、二種生活目標時,當目標受阻時,就容易產生失落的危機感。

看不見希望的自殺者

 儘管我們不了解屈原的家庭狀況,但從他的著作中看出他懷才不遇的感傷、多愁善感的氣質,依戀故鄉之情,再加上他的際遇,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六十三歲高齡的屈原可能至少面對了馬基爾博士提出的五項危機─除了家庭結構與失去魅力危機之外;再加上若他只有一、二項生活目標,他的自殺也算意料中事。

 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民國88年起,自殺開始名列台灣十大死因之一;而去年是自殺率頭一次首度顯著下降,男性自殺人數是女性的兩倍多。儘管其他年齡層的自殺率都下降,惟獨年輕人自殺死亡率逆向增長。

 每個自殺的人背後都有個故事,每個人背景不同、人生瓶頸不同,如男性與女性的危機不同,年輕人的危機與老年人的危機也不同。

 然而,自殺的人背後往往有些共同點,就是看不到希望、孤立、自覺人生沒有出路。他們不見得認為自殺是出路,但至少覺得自殺就可以不需再面對目前的絕境。

聖經如何看自殺?

 教會應當怎麼面對社會上自殺的趨勢?基督徒怎樣看自殺身亡的基督徒?怎樣面對自殺者的家屬?

 基督徒多半一提起自殺都有既定答案,就是:「基督徒不可自殺,自殺不能上天堂」。再進一步問,是因為「自殺是罪」,有的教會還拒絕為自殺的人舉行追思禮拜。

 仔細想想,聖經中似乎沒有明確定罪自殺行為的條例。聖經中僅僅提到六位自殺者(參孫、掃羅、為掃羅拿兵器的、亞希多弗、心利、猶大),對這些自殺的人似乎沒有苛責他們自殺的行徑。

 其中,亞希多弗自殺事件尤其讓我納悶,若是自殺是可譴責、不名譽的行為,他死了之後怎麼還會被葬在祖墳呢?

敞開愛的大門

 教會對自殺的既定說法,到底是從何處來的?

 原來自從奧古斯丁譴責自殺行為之後,教會禁止信徒自殺。到了第六世紀奧爾良會議,通過教會不得為涉案被告而畏罪自殺的人舉行喪禮。

 又過了卅年,教會在布拉格會議通過:無論社會地位、自殺原因、自殺的方法,人若自殺就不得在教會舉行喪禮。又過了一百多年,教會在托利多會議通過:凡有自殺意圖的人,都要逐出教會、開除會籍。

 基督徒是否該重思對自殺的立場?讓我們把審判交給神吧!這樣做不是縱容自殺,而是拒絕對自殺者抱著定罪的態度,願意對自殺傾向的人和自殺者家屬敞開一扇愛的大門,讓基督的大愛透過我們來環繞他們,向他們指出一道生機。

同儕的關懷與陪伴

 世界衛生組織繼癌症及愛滋病之後,把憂鬱症視為21世紀三大疾病及衛教預防重點工作。而衛生署資料顯示,自殺死亡者中約70-90%有精神疾病症狀,其中又以憂鬱症的比例最高。

 對患有憂鬱症和自殺傾向的人,絕對不要不耐煩地指責他們;尤其有人說想自殺時,千萬不要用懷疑口氣,指稱對方耍花招,更不要嘲諷對方不要光說不幹。

 多半自殺都是有跡可尋的,自殺的企圖與念頭往往是經由時間醞釀出來的。提說或討論自殺就是一種求助行為,若無人介入,當事人最後可能就會付諸行動。

 然而,我們必須謹記在心,就是觀察到有人可能有自殺意圖時,要找專業人士處理,不要自己獨力面對。有自殺意圖的人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但是同儕的關懷在自殺者或憂鬱症患者的康復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是不容置疑的。

 既然自殺者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看不到希望、覺得自己孤立無援、寂寞、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而這些正是基督徒的長處,因為我們的神是使人有盼望的神,並且是樂意與人建立關係的神,更是厚賜與的神。

多位朋友陪伴同走

 我曾有榮幸陪伴一位患嚴重憂鬱症姐妹同走了五年左右。我不是單槍匹馬地與她同走,而是與幾位朋友一起與她同走。現在,她已經完全走出憂鬱症的陰影。

 在伴她同行的路上,我們多半是聆聽、鼓勵、禱告。禱告絕對不是無奈下的行動,而是最佳突破武器。

 有多次在禱告中,靠著聖靈光照、神的大能、耶穌寶血,她逐一處理內心的黑暗。在饒恕人與饒恕自己之後,讓基督的明光進駐她的內心,從而她的身心靈有了明顯的釋放。

 我們並非一路平坦─往往前進三步,又倒退二步,有時甚至又回到原點,但這只是表相而已。我們總是指出她的改變,雖然小小一步也值得歡欣。

 然而,與神建立個人關係是脫離綑綁的重要關鍵。

 起初,我們的肩膀任她靠、隨她哭,但她至終必須學會自己去倚靠神。從與神的關係中,她漸漸認識神眼中的她是珍寶,並且神是她隨時的幫助。

處理突發狀況的老兵

 現在的她比正常人還要正常,因為她處理人生中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以及承壓力,比一般人都還要強。

 她彷彿是一名老兵,由黑暗低谷重新站立的多次經歷訓練她:只要有摔下來的趨勢,就馬上仰望那位不曉得拉她多少回的主耶穌。

 回想一起走過的六、七年,看她拾回往日笑容,或許該說更開懷擁抱生命,只有大笑喊出「值得」兩字可形容。

about 細拉

【延伸閱讀】:
端午習俗新思考
最美的聖誕禮物
粽子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