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愛閱讀》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回應人生的考卷─《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讀後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前往書店瀏覽,看到我以前很喜歡的作家─小野的書《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在暢銷書榜上。

小野在序言提出七個大哉問:
一、你是誰(你認識自己嗎);
二、人為何而活(找到你的信仰嗎);
三、誰是你靈魂的主宰?誰影響你最深;
四、如何與大自然相處愉快?
五、你願意與誰同行?
六、人為什麼痛苦?
七、如何獲得幸福。

這些問題,不是選擇題或是非題,而是人生的考卷。我想,這不就是我們在基督信仰所欲探討思考的嗎?

不談成功 愛談失敗

在我青澀的年輕歲月,曾經閱讀小野的第一本小說集《蛹之生》;他成為人父,出版《企鵝爸爸》等書,都是伴隨我成長。

《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書中提到一個雜誌社邀請小野談經驗的傳承,邀請他與另位年輕作家對話。小野毫不猶豫地說他想談「失敗」─如何面對失敗,承擔失敗,這才是人間最世故的真相;對於有信仰的人來說,失敗是堅定信仰的大好時機。

16歲那年他從初中畢業後,考上第六志願的成功高中夜間部,父親痛哭失聲,認為他無可救藥。但卻因為他念夜間部,才開始有機會在白天大量閱讀國外書籍,試著投稿寫作,於是編輯為他下了標題:「失敗,是成功的夜間部」。

他的另一個「大失敗」是申請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助教獎學金,卻放棄繼續攻讀博士的學位,開始毫無頭緒的創作生涯。父親生氣的反應比他想像中更為激烈,甚至中風倒地。然而事隔多年他才體會,那次的失敗,成為讓他看清人生方向與信仰的轉捩點;「失敗」,讓人看到自己的恐懼、盲點,也看到自己內心的熱情與渴望。

尋求人為何而活

沒有宗教信仰的小野提到,印象中母親是很虔誠的佛教徒,房間供奉著佛像,初一十五吃素,睡覺前也要聽誦經的音樂才能入睡。

但是在他的母親生病時,因著家中兩個姊姊貼心的照顧母親,真心地感受到照顧與愛,母親在最後關頭願意放棄一輩子的信仰,願意改信耶穌受洗。即使小野家人中認為「同一個屋簷下有三種不同的宗教信仰有點麻煩」。母親過世後,在臥龍街的一間基督長老教會舉辦追思禮拜。

在我28歲信主後,人生經歷許多並非順遂的過程,我很慶幸能思考這些問題─這些人生的考卷。

關於失敗,聖經記載著腓立比書四章12-13節保羅所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在羅馬書中提到,「因著耶穌,我們與上帝之間有正確合宜的關係。」(羅馬書三章,現代中文譯本)人藉著耶穌與上帝和好,然後人與上帝、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就會改善。

認識造物主 更了解自己使命

這些年我才懂,這一生不是因著業障或欠債來到世上,而是在認識造物主及自己的過程中,了解自己在世上的目的及使命,從上帝的眼中看到自我的價值,上帝創造我們獨一無二的美好。

人生的痛苦更可以在聖經中的約伯記窺探,進而思考自己人生的處境或難處,這一生願意獲得的幸福樣貌是甚麼?盼望這一生榮耀主。

耶穌應許這一生祂不離不棄,而這一生我願意與耶穌同行。我相信生命的真諦是愛,人生有些問題也許有答案,有些還在尋覓中;然而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我相信緊緊抓住主耶穌,在祂的引導下,就可以再往前走。

全國各地基督教書房一覽表

【延伸閱讀】:
信望愛珍本聖經複印版本
再也不能看見
新天新地裡的地震──巴默爾的終末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