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以聖經面向當代科技社會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校園書房出版社每個月出版三至四本書。每本書正式開始編輯前,責任編輯都會召開一個「書籍策劃會」,討論書名、決定裝禎、擬定行銷策略等。

最近同工們花了好多時間,將一本書命名為《顛覆帝國》。後來有同工覺得不妥,提出異議;我們的內規是允許有人可以異議,但只限一次。同工們因此重新開會討論,如果是因為這個書名而擔心有些「國家」不進口,則本意見會被否決;後來意見被採納,是因為他擔心有讀者可能因為這個書名,以為是談論政治的書,而不去閱讀。我們希望書可以到達更多讀者的手中,而這本書是從釋經的向度談論全球化「資本帝國主義」,不是政治帝國主義(雖然本質上也雷同)。它談論的是:在一個後現代多元化、否定一切權威、反對絕對真理的時代,我們如何向人傳揚一位掌管一切的上帝?最後決定把書名改為《世界是耶穌的:歌羅西書的想像與實踐》。

這本書,讓我這個成長在現代主義下的四年級生驚覺,原來那些我們讀來理所當然的經文,在後現代語境的年輕人眼中,是這麼地唐突、衝突、無法接受;難怪傳福音越來越難,同樣的文字,因著兩種南轅北轍的世界觀,根本是雞同鴨講。兩位作者在深入分析後現代文化(特別是九一一恐怖事件之後的全球資本主義文化)之後,建議我們可以如何解讀〈歌羅西書〉;在不妥協真理的狀況下,如何向後現代人傳講這位自我犧牲、珍愛人類的絕對權威者。我們可以如何詮釋經文,以顯示出經文的意涵,是如此切合這時代的需要?本書提供了耳目一新的示範。作者們對文化的分析很準確,對經文的解讀很深刻,而書中的對話極具啟發性。真的是很精彩的一本書!

***

多年前開始,常常從唐慕華(Marva Dawn)的書中,讀到法國社會學家以祿的文字。特別是他對於科技文化的批判,鞭辟入裡、令人激賞,那時對他不夠認識,以為是現代的學者,才能夠如此深刻地批判科技、金錢、權力。後來才發現,原來這些論述早在六十年前就已發表,那時候還沒有手機、網路、電腦呢!這真是太令人驚訝了,根本可被稱為先知。幾年前,有幸認識政大社會系陳宗文老師,他專研科技社會學,是留學法國的以祿專家;聽他介紹這位上個世紀的鬼才學者、科技先知之後,我們決定要開始引介、翻譯以祿的書,相信對華人教會是個振聾發聵的聲音,希望未來可以陸續出版他的著作。

《存在的理由: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是我們出版以祿系列的第一本。本書不是傳統的解經書,而是以祿對於傳道書多年的深入默想,站在現代科技文明的社會背景下,分析這卷經書中彼此交織的三大主題:虛空、智慧、神,並且跟歷代多位神學、哲學、文學家對話,看出當代社會原來有這麼多荒謬的假象,而傳道書數千年前發出的警語,竟依然切中現代人的要害。

以祿認為,傳道者雖然滿口談論「虛空」,但「傳道者不是那種淒涼的思想家,把頭和手臂垂下來,呼喊『虛空』,好像在說『有什麼用?』;『傳道者』是一位熟練的外科醫生,他處理傷口,包括主宰人類生命的那個傷口,並揭示難以置信的混亂,正存在於我們的信仰與主張、我們的絕對與我們的職業之中。」關於「進步」,他這樣說:「根據傳道書,人類是不會進步的。我們可以發展更完美的樂器、拉更多琴弦、參與更多活動。但是,僅此而已。我們的生命沒有改變。我們仍然陷入人類的困境、時間、空間裡。」

現今科技社會已經逐漸來到人工智能AI的時代,專家說現在的職業將有一半在未來數年間會消失,樂觀派認為不用擔心,必定會產生更多新的行業;悲觀派則認為社會將產生動盪。你認為呢?未來的世界,人類勢必要更多思考虛空與盼望的議題。《校園雜誌》早在2008年1-2月號就曾以特稿專文為讀者引介以祿這位大師,明年三月號將會再請陳宗文老師深入探討人工智能的未來,就讓我們從本期新書開始建立反思科技社會的思想背景,期待未來更多作者的精采剖析。

●歡迎參觀《哈啦讀書心得》哈屁股與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專欄主要寫手:應仁祥

【延伸閱讀】:
金錢與良心 - 落實信仰帶出良心
別讓科技統治你 - 找回人的本質
《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