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人際間的關懷是否是多多益善?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來說,人際關係的冷漠是許多人經常發出的感觸。為了改善這種人與人之間彼此疏離的關係,無論宗教團體還是教育文化與社會福利機構,無不大力鼓吹民眾參與公共事務、關懷弱勢群體。但是提倡人際關懷與參與公共事務是否就真的能改善現代社會的冷漠現象?為何有時當我們積極地想對身旁需要幫助的人給予關心,卻從對方那兒得到冷漠的回應?基督徒常常在講「愛」與「關懷」,但是為何努力了很久都很難在現實生活的人際網絡中看出什麼成效?要釐清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另一個更根本且關鍵的概念:人們為何願意(或不願意)對他人付出關懷?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人們之所以願意對別人付出「關懷」,常常是因為希望藉由這份關懷的付出,與他人建立一個信任且穩固的關係,更確切地說,是希望享受這種穩固人際情誼的溫馨和安全。當然,也可能有人是抱著「投桃報李」的心態,期待來日他人也能在自己需要的時候,適時地對自己伸出援手,或希望對方因著自己付出的關懷,對自己投以喜愛和肯定。這時候,朋友關係成了一種社會交換。還有一種人付出關懷的原因,是真心希望被關心的人能夠過得更好,這種心態可以稱為「利他主義」。當然,也有人或說這種利他主義其他也不是絕對的純然利他,因為當利他行為發生時,付出關懷的一方也會獲得助人過程中的喜樂,而這種喜樂本身就是一種「圖謀」。這話固然沒錯,但在我看來,如果這份因著助人而來的喜樂之優先性,次於受關懷者的利益或成長,那麼這樣的「收穫」並不需要去規避它。

  在了解人們付出關懷的動機後,接下來我們要繼續探究的是:為何某些人會選擇以冷漠待人呢?從前面提到的「社會交換理論」來看,或許我們可以推測很多人原先其實也是抱持著誠意,想要與人建立信任關係的心態在與他人互動,因為擔心自己過度付出了感情或關懷卻只得到對方冷漠的回應,在不想讓自己期望落空的情況下,才開始撤銷既有的人際熱忱。但是,從這個答案中我們又發現到另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某些人在面對他人的關心時,會選擇以冷漠來對待呢?

  首先,就關懷的「內容」來看,對方不願意接受我們的關懷,或是選擇以冷漠回應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們提供的內容不是對方需要的。例如我們送給朋友許多茶葉,可是朋友卻不喜歡喝茶。其次,也可能是這份關懷已經給得太多,以至於接受的對方因「過剩」而產生厭倦。例如:短時間內一直詢問同樣的問題。第三,也可能是因為我們提供關懷的物品價值或情感讓收受者覺得必須負擔極高的代價來回報,以對方為了不想積欠人情,而選擇拒絕接受或退還。

  除了關懷的「內容」之外,互惠性的關懷關係無法順利產生,也可能是因為關懷者使用的「方式」讓被關懷者不舒服。例如,父母親常以負面的詞彙表達自己的關心,以至於讓孩子覺得是遭受責備而不是接受關心。最後,也可能因為被關懷者不喜歡關懷者的為人處事,不願意與他產生任何干係,所以才選擇以冷漠的態度應對的。例如,一個女孩子不喜歡某個男性,所以看到他送的花束不但不會有什麼喜悅之情,反倒會覺得厭煩。所以從以上種種跡象來看,要主動扮演關懷者的角色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一方面,他必須冒著可能被拒絕或冷漠回應的風險,跨出雙方互動的第一步;此外,他還得選擇適切的方式,提供適當的關懷內容,讓對方的需要能有被滿足的感覺。

  如果成功地主動給予他人關懷是如此複雜的工程,那麼「誰」還會願意去扮演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角色呢?如果我們回到先前關於「人們為何提供關懷」的討論,便可以發現到:當人們察覺到受關懷者於短期或長期內能回報自己的好處(包括物質與情感等各層面的總和),大於自己付出關懷時所必須承擔的風險或挫折時,他們就會持續這項關懷的行動。例如,付出關懷者喜愛被關懷者,並渴望從他那裡得到愛情或特殊的利益,而且對方所付出的愛情和特殊利益對關懷者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反之,如果受關懷者所能回饋的東西不是關懷者需要或重視的,甚至以冷漠來回應,那麼關懷的行動就很容易停止。

  這裡之所以說「理應」,就是還有例外,因為我們確實已經看過諸如親子關係和基於信仰的緣故所投入的關懷,常常是在對方不見得能提供什麼好處的前提下進行的。也因此,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這種利他主義者是最常以不適當的關懷手段傷害他人,或提供一些我們覺得不需要、過多的關懷。因為,他們比較不會在意我們的冷漠,也就是說,我們的冷漠比較難引發他們去反省自己關懷工作的手段和內容是否適宜。反倒是那些希望從我們身上得到什麼的關懷者,會因為我們冷漠的態度很識趣地去反省甚至停止這份不平等的關係。

  綜合本文的討論,我們可以了解到:認為只要雙方都有共識,願意付出關懷就可以產生穩定的人際關係的觀念,可能有調整的必要。因為,人際關係中某一方「過多」或「不適宜」的關懷內容與方式,不但無法拉近彼此的距離,反倒會造成彼此的壓力或困擾,即便雙方都願意付出關懷。也因此,人際關懷的付出與接受並非「多多益善」,而是必須在數量和方式上找到一個最適切的「點」,超過了這個數量,人際關係就會產生緊張。至於怎樣的數量與方式才算是合宜並沒有絕對的標準,它會因人、因事、因地而異。如果我們希望透過積極關懷他人,降低人際間的疏離關係,甚至積極地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情誼,就必須考量到他人成長背景與人際互動習性,如此才不至於讓自己滿腔的熱忱成了人際間相互信任與扶持的障礙。


作者為台灣婦女展業協會社會工作師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