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誰才是最聰明的人?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台大哲學系的林火旺老師,是我政治哲學和倫理學的啟蒙恩師,其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及認真的教學熱忱,更是我擔任大學教職的良好榜樣。前些時候,林老師所撰寫的倫理學書籍出版了,書名叫《道德—幸福的必要條件》,無論是書中介紹的倫理觀點或列舉的生活例子,都是以前老師在課堂上曾經講授過的。也因為這樣,這本書對我而言有一定程度的親切感。

林老師在書中提到,他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會特別重視他的品格更勝於學業成績,因為他認為「功成名就的人會令人羨慕,但是品格高尚卻會令人尊敬;別人羨慕的是有形的成就,是想取而代之他的身份,而不會關懷這個人;而讓人尊敬卻是活在別人心中,別人真正關心的是這個人」。當我看到這段話時,心中激起了相當大的漣漪。

相信大家在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某些政商名流子女嫁娶的新聞,通常這些人的婚宴都有相當大的排場,只是不曉得當大家對於參加這類婚宴的感受如何?兩三個月前,我與我太太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喜宴,宴客的地點是一個五星級大飯店。當我們踏進這個喜宴會場時,放眼望去是近百桌的酒席,來參加喜宴的賓客個個都是穿著體面;整場婚禮下來,表演節目一個接著一個令我們應接不瑕。或許是中社會科學的毒太深,當時我心裡最好奇的既非新娘禮服的梳妝款式,更不是台上五光十色的表演節目,而是與會的來賓心中在想些什麼?

當時我跟我太太說:在座的來賓,現在心中不曉得是以喜悅的心在替新人祝福或祈禱的人多,還是以酸葡萄的心喃喃自語「有什麼了不起」的人多,亦或是相互抱怨「怎麼拖這麼久還不開動」?

我覺得很奇怪,既然大家都知道多數人有「見不得別人好」、「愛比較」、「愛面子」等等的性格,當我們想要向別人炫耀自己的財富、權力或聲望時,怎麼不會在心理預先揣測他人可能的反應呢?也因為這樣,我認為那些動輒擺闊、濫權、自以為是的人實在很不聰明,因為他們不瞭解這些舉止不但不會為他們帶來他人真心的尊重,反倒會引起嫉妒、嘲諷、甚至傷害。

與這些不聰明的人相比較,懂得「貪吃又假小心」(台語)的人是有點小聰明的,因為他們稍微能夠掌握人的心態,知道要博得他人尊重,單靠炫耀自己擁有的好東西是不夠的,還得要有「謙虛」的心。因為他們知道「謙虛」是社會大眾所推崇的德性,而這種謙虛之心的表現,就是要在羨慕或向自己表達尊敬之意的人面前避免過高的姿態。

但無論是「不聰明的人」或「有點小聰明的人」,他們所能受到的尊敬絕不可能長久,因為他們對於謙虛的瞭解僅止於表面的言語功夫,而無法打從心理內化這樣的價值。所以當別人與他們長久互動後,還是很容易感受到那份驕傲的鋒芒,甚至為其所傷。

相較之下,我喜歡林火旺老師所說「品格高尚」的人,因為在他們的心中對於人的尊重是出於真心,而非抱持利用他人的動機;他們在處理公共事務時絕不會貪圖一己之利或徇私。跟這樣的人相處,我能瞭解他們的真正想法,不必擔心他們會看穿或輕視我的缺點;他們所給予我的關懷與幫助也能令我安心接受,因為我無須擔心接受這些關懷與幫助日後得付出慘痛的代價作為回報。我與他們的關係是實實在在的「目的性」而非「工具性」關係!

當然,要成為這種「品格高尚」的人並不容易,畢竟「虛榮」、「自私」、「嫉妒」是多數人的共同本性,包括我自己在內,總是很容易見不得別人好,一旦有一點小小的成就,也會忍不住想要以炫耀的方式向他人展現。但品格高尚者之所以值得我們尊重,原因也就在此:他們願意因為尊重、關懷他人,而花費極大的心力去克服內在的虛榮、自私與嫉妒,進而甘願放棄炫耀自己某些優勢的機會,或明知到可以透過利用他人得到自己的一些好處卻不去這麼做。

從這點來看,或許「懂得尊重別人、多替別人著想」的人才是最聰明的,因為他們得到的不僅是最真實、友善、長遠的人際關係,還包括他人真心的尊重。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