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真正的大師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我服務的研究所剛完成大學評鑑,評鑑的項目很多,裡頭不外乎師生的學術表現、教學與學習,以及社會服務等項目。但說實在的,當我在撰寫學生的學術或社會服務表現時,心裡也會懷疑,我們對這些學生究竟付出多少?他們的優異表現真的是我們教育的成果嗎?

我有一個在北部某大學教書的朋友曾經跟我說,他們系上有一個學生平時上課時總會提出很多奇怪的問題,甚至挑戰系上專業發展方向。也因為這樣,某些老師並不喜歡這個「怪咖」同學,每次邀請同學發表意見時,總是會刻意地將他排到最後一個發言。最後一個發言的結果,經常不外乎是「因為時間的限制,我們下次在請xx同學發表意見吧!」。

但前些時候,這位「怪咖」得了一個全國性的大獎,也因為這樣,部分系上老師開始重視他了;或許更貼切地說,應該是重視他的「大獎」。因為系上要評鑑,要在評鑑委員面前展現同學的優異表現。那位朋友告訴我,他看到這位同學所遭受的待遇,心中沒有一絲一毫「平反」的喜悅,相反地,他很替這個同學難過!因為這個學生完全被那些老師當成工具在利用。

這位朋友接著還跟我提到:台面上,現在各大專院校無不竭力強調創造力、就業力、競爭力等等核心能力的涵養,但不曉得在這一波波「xx力」至上的教育趨勢下,學生們的身、心、靈、社會等各方面需求是否真能得到滿足?學生們對各大專院校的教授們來說,是一個個活生生有待灌溉的靈魂幼苗,還是只是為了讓教授們取得教職(也就是有課可教)、執行諸多偉大的教學計畫、呈現光鮮亮麗教學成果的「工具」?

聽到這位友人的分享,我想起我博士論文指導教授—陳老師。比起許多「著作等身」或「學術頂尖」的大學教授,陳老師可能算是業績比較不佳的教授,因為她平均一年才撰寫一至兩篇論文,而且也都不是刊載在「唉」(即SSCI 或TSSCI)的期刊上。

但是在我的生命裡,陳老師是最願意花時間耐心傾聽學生說話的老師;上課遇到她不熟悉的議題時,也願意坦承不足、並和學生一同成長;只要她在研究室,隨時打電話或敲門進去,她都會熱心地關心學生的需要。在執行研究計畫時,她從不會佔學生便宜,或叫學生做一些計畫外的事;除了畢業生的小小分享,堅決不收學生餽贈;在師生關係下,幾乎未曾聽她惡性批評或謾罵其他老師,換言之,她不會將同事間的好惡蔓延到學生。

雖然做為大學教授,多發表學術論文是一件好事,能廣納社會名流為門下學生也不是壞事,但在比起那些只關心自己學術聲望,或一心想著如何利用學生的資源來伸展自己人脈的老師,陳老師才是我心中真正的良師。

我也相信,像她這樣曾經花時間與心力陪伴學生成長,並耐心傾聽學生感受與需求的老師,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敬」與「愛」,因為她未曾將學生當成是「工具」而是「目的」。當她看到自己的學生有一絲一毫的成長或成就時,感動與喜悅也是最真實的,因為她曾經真實地與學生一同走過那些成長的路。在我心中,真正的大師不是發表最多學術著作或擁有最多名人學生,而是能夠幫助最多平凡的學生認識自己、肯定自己、並且懂得將心比心地去關心別人。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