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Ⅰ》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台南市美術館「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是「為妖魔開門」?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海報。(圖片來源/台南市美術術官網


今天(6月23日)稍早看到台南市美術館即將在25日開幕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遭到宗教團體出征,要求撤展的新聞[1]。一開始還懷疑會不會是主辦單位為了替展覽造勢所想出的行銷手段,故意藉安排好的「抗議」來炒熱話題,趁機替活動宣傳。

隨著更多新聞曝光,才知道真的有基督教堂會被點名涉入這次抗議,其理由則是:「名目張膽公然交鬼行邪術做法」、「污穢國土,玷污人民」、「國家的罪惡越犯越大,無知愚昧,深深得罪神!」[2]。

然而仔細看了主辦單位官網的介紹與展覽摺頁[3],很快就發現這個由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策展的展覽,主要是透過博物館典藏的傳統文物(如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的〈十殿地獄圖掛軸〉或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典藏的〈古曼童精神護身符〉)與當代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如顏忠賢副教授的〈地獄變相〉),來呈現亞洲各國的地獄與幽魂文化。

該展覽雖然向學甲慈濟宮借了清咸豐年間的交趾陶〈合境〉、〈平安〉,也展出了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的〈嘉邑城隍尊神版印神禡〉(「神禡」即印製神祇畫像的符令,具有供奉神祇、鎮守之意),但這些展品展出的目的並不是讓人供奉、驅邪或鎮煞,而是讓不同信仰或沒有特定信仰的觀眾了解包括台灣、日本、泰國等各個亞洲國家的宗教文化與對鬼魂世界的想像。

作為基督徒,我相信靈界邪惡勢力與地獄的真實存在,也認為民間信仰的活動是基督徒應該避免涉入的。但基督教所相信並要提防的鬼魔,不能簡單等同於民間信仰與各國文化所想像的鬼魔。

鬼魔雖然可能藉由各種宗教或文化所認知的鬼魔形象來轄制與綑綁人,但魔鬼(撒但)要奪取人的靈命,主要還是透過引誘人過著「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來一步步讓人「遠離神」或「活在罪惡中」。也因此佈道家唐崇榮牧師常提醒:「可怕的鬼不可怕,不可怕的鬼才可怕,不可怕的鬼比可怕的鬼更可怕。」

回到抗議該展覽宗教團體所指控的「交鬼」,在聖經的禁令(利十九31)主要指的是「招亡魂問卜」,因為這是「對神不忠不信」[4],一如掃羅求問隱多珥交鬼的婦人。

學者也提醒,「向一個卜卦者求問死者」,這樣作是「拜偶像」,「使得求問者不潔淨」。問題的關鍵則是在於「為什麼一個相信永活真神的活人,以為與死人商量,可以解決任何他們需要引導的問題」,掃羅渴望借靈媒問撒母耳則是這種「不順服神的愚昧之永遠鑑戒」[5]。

被抗議的「地獄與幽魂展」,即使作品不乏「鬼面具」、藝術家畫的「魔神仔」或日本的〈幽靈圖〉,這些作品展出的「意圖」都不是要引誘觀眾「接受」或「相信」這些展品背後的地獄與幽魂觀,當然更不是鼓勵觀眾進一步涉入民間信仰為了趨吉避凶、驅魔鎮煞所實施各種可能被「真正的魔鬼」所利用的靈界活動。

整場活動唯一要注意的是主辦單位在現場準備的限量(1000份)「首廟天壇手工包製的香灰平安符」,這個部分才可能有助長迷信,或違反基督教信仰原則的問題。但只要基督徒不去索取,不要誤以為香灰平安符可以保平安就不構成問題。

基督徒確實應該有忌邪之心,也理當避免涉足民間信仰等各種求神問卜的場所,以免得罪神。但當部分民間信仰文物或藝術家創作的宗教文化作品被放在展覽廳時,只要其目的是「教育性」而非「宗教性」,基督徒或非基督徒購票去看這樣的展覽,並不是在「交鬼」,被主辦單位當成噱頭的殭屍,也並不會對基督徒的靈命造成任何實質威脅。

從某個角度看,各國普遍存在的「地獄與幽魂」信仰或文化,說明了人其實意識到死後有審判或犯罪即使逃脫人間的法庭,仍有靈界的制裁。只是這些冥界觀念主要來自人殘缺且墮落的理性,所以多有錯誤或誤導。

基督徒真正該提防的,也不是這些讓人看了作惡夢的鬼魂、妖怪或殭屍,而是慫恿我們體貼肉體、不體貼聖靈(羅八6),只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十三14),或叫我們自高自大,心懷苦毒、惱恨、忿怒等念頭的引誘。屈服於這些試探,才是真的「為妖魔開門」!




[1]舉目雜誌〈台南美術館遭宗教團進攻!要求撤除「殭屍展」:為孩子們把關〉,ETtoday,20220623: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623/2278743.htm

[2] 〈出征南美館要求撤展團體現身了!加碼批「聲妖錄」重話轟公然交鬼行邪術〉,蘋果日報,20220623:https://www.appledaily.com.tw/life/20220623/879F6D2A4AAAADABB6ED8A6822?fbclid=IwAR05vIoL-_hDGxU7sNdXmKXN2Q2jqJA9T_Ak9IWrVRoIi6h-5KGfwTTzCn4

[3]「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展覽摺頁:https://www.tnam.museum/exhibition/detail/332?fbclid=IwAR2XbL2QMd756LsSuH6JE4rP_GkN0ZaNDSj9DwLGq1JCgQTVhtoPdCbtg5c

[4]羅伊.甘恩(Roy Gane),《國際釋經應用系列3:利未記》,漢語聖經協會,2016,頁414。

[5] 提伯(Derek Tisball,前倫敦神學院院長),《聖經信息系列:利未記》,校園書房,2012,頁331。

【延伸閱讀】:
疑心生暗鬼
疑心生暗鬼
為何有這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