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va Chou 2025.08.31
朱孝慈與丈夫在家庭更新協會的恩愛夫妻營中服事。
我擔任志工三十多年,以為是自己獻上年輕的歲月來回應上帝的愛。我擺上許多代價,也得到讚美與掌聲,於是更加認定這個想法:「嗯,我真愛上帝啊!」
但是,越當志工越感到「不是上帝需要我來當志工,而是我需要這份事工」。回顧過去,很知道自己如何在其中經驗上帝、認識上帝、親近上帝,在困難中,生命、專業、技能都因上帝引領而成長。
「如果沒擔任志工?」每次的答案都是對上帝的敬畏,謝謝天父願意賞賜機會給孩子。於是我們企劃了非常誇張的「志工信故事」,不是像外面的人物故事——主角是志工們,而是要呈現上帝才是主角!
果然,信望愛志工們的回應同有一靈。每個志工聽到要人物專訪,都恐怕高舉自己,通通拒絕。但提及要彰顯上帝的作為、介紹上帝帶領他們成就的聖經工具,便慨然應允。可以說,志工故事是一個「信」的故事!
——信望愛聖經工具網站執行長陳鳳翔
朱孝慈不喜歡自己的聲音。許多女孩喜歡裝腔作勢,讓嗓音聽起來細柔甜美,朱孝慈的聲音卻天生如此。學生時代,同學們會因為她嗲嗲的聲音取笑她;工作後,有人只聽過她的聲音便四處打探,想一睹擁有這把聲音的人是何芳容。她不喜歡自己如此得到關注,連帶著也不喜歡自己的聲音。但神賜她這聲音時,就預備了它的功用——以這聲音誦讀祂的話語,讓人得安慰。
順服主的帶領
2012年,信望愛聖經工具網準備推出朗讀版《荒漠甘泉》時,一開始屬意的朗讀者是當時任《校園》雜誌主編的朱惠慈傳道。朱惠慈在校園團契和基督教文字領域耕耘多年,她的文字和聲音都為人喜愛。但忙碌的工作和事奉讓她無暇抽身參與朗讀《荒漠甘泉》的工作,便向信望愛推薦姊姊朱孝慈。
朱孝慈和朱惠慈不僅容貌相像,聲音也十分相似。信望愛執行長陳鳳翔一聽到朱孝慈的聲音便愛上了,評價她朗讀起來「一字一句貼到心坎裡,聲音珠圓玉潤,字正腔圓」。
朱孝慈雖然不喜歡自己的聲音,因著欽佩信望愛的事工,便慨然應允接下朗讀《荒漠甘泉》的工作。
《荒漠甘泉》被基督教世界譽為「一座支取不盡的心靈寶庫,一泓鮮活的甜美的生命甘泉」,給無數深陷生活困苦和泥沼的人帶來安慰。該書有366篇靈修短文,每日有一段聖經經文,作者考門夫人根據經文寫下生活見證和靈修思考。考門夫人並非在事奉大有果效的時候寫下此書,而是在丈夫生病臥床、事奉停頓的艱難中寫就。她在《荒漠甘泉》序言中寫道:「在信心的道路上,我們學習到主的意念不是我們的意念,主的道路也不是我們的道路。無論是在物質或聖靈的領域,極大的壓力意味著極大的能力。雖然環境可能領我們進入死蔭之處,但它未必是個悲劇——因為我們若信靠主,耐性地等候,這就讓主有機會彰顯祂的大能。」
在信心的道路上,主的意念究竟如何,朱孝慈並不知道。她只知道,無論是死蔭幽谷,還是荒漠曠野,主必帶她經過一切,看見神的能力。
盡忠使用恩賜
錄製《荒漠甘泉》時,朱孝慈沒有影音剪輯軟體可以使用,無法局部修改錄音,所以每一段錄音只能原音重現,稍有錯誤就必須重錄。當時,白天她需要和兄弟姊妹輪流照顧教會年邁的夫婦,肩挑家務和教會服事,只有在夜晚諸事安頓後,才能挑燈夜讀《荒漠甘泉》。但即便貢獻所有夜晚的時間,錄製整本《荒漠甘泉》前後仍花了一年的時間。
「朗讀和教學時的表達是兩回事。」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朱孝慈說,朗讀首先要做到的是發音標準,而台灣發音習慣平舌、捲舌不分,要讀清楚「十字架」三個字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一遍遍練習,一遍遍重錄,卻總是不滿意。不單發音要標準,也要注重語調及語速,並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把握讀本的基調,才能在朗讀時讀出真實的感情,引領聽眾進入作者的世界。
經過仔細斟酌、反覆演練,朱孝慈顯然做到了。一位病中的聽眾聽了朱孝慈錄的《荒漠甘泉》回饋說,不疾不徐的女聲好像一股溫柔的清泉,撫慰著身心靈都軟弱疲憊的他,讓他聽了覺得很舒服。這小小的回饋,讓對自己聲音不自信的朱孝慈重拾信心。她感謝神用自己的聲音幫助人,這是她參與這項事工最大的意義。
走入死蔭幽谷
就在朱孝慈感覺自己的生命因著服事與神親近不少時,苦難卻排山倒海而來。如考門夫人在書中所寫:「神若要賜夜半歌聲,他必須先造黑夜。」妹妹朱惠慈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2014年,朱惠慈因為持續的腹部疼痛就醫,查出罹患胰腺癌四期。朱孝慈立刻從加拿大飛回台灣照顧妹妺,看著她接受化療後癌細胞仍未得到控制,反而越來越虛弱,她的心也跟著跌入谷底。被主領著走入死蔭之地的朱惠慈,以全然交托的姿態將自己交在主的手中,她在最後的日子寫道:「這個倒數不是走向人生盡頭,而是走向新的生命,像是母親懷孕,倒數著哪一天臨盆,胎兒呱呱墜地。」隔年,朱惠慈的生命在永恆中奏響新的樂章,朱孝慈卻沉浸在失去妹妹的痛苦中,久久難以釋懷。
2016 年,朱孝慈仍未走出哀慟,因著NET Bible中譯本(CNET)聖經在信望愛網站上線,陳鳳翔邀請朱孝慈來朗讀。朱孝慈想著找些事情做,或許可以轉移自己思念妹妹之情,於是再度接下工作。可她沒想到的是,神正是要藉著聖經朗讀,讓經歷喪親之痛的她在信心的黑夜中聽見祂的聲音。
耶和華是她的神
NET Bible中譯本是NET Bible新英語譯本(又稱「網英」)的中譯本。網英由原文翻譯而成,初版於2009年面世。該版本的特點是全書共有六萬多個翻譯註釋。注釋包含譯者註、研讀注和古卷注釋,熔古鑄今,博採眾長,是一本適用於查經研經的聖經譯本。CNET聖經並非網英的全文翻譯,它翻譯了網英的翻譯註釋,聖經正文則是以《和合本》為基礎做了少許改動。和合本措詞與網英不同時,CNET採用網英的字眼,文字古意與今意不同時則改為今意,度量衡單位也改為公制。
CNET聖經2016年才完成二版修訂,並且只提供電子版,因此完稿的CNET聖經交到朱孝慈手中時,可供朗讀錄製的時間只剩一年左右。
朱孝慈不得不放下身邊所有的事,全心投入聖經朗讀。女兒騰出了自己的房間給她做錄音室,丈夫包攬了所有家務。兩台螢幕支在她面前,一台放要朗讀的文本,一台開著錄音軟體。朱孝慈白天讀,晚上讀,連夢中都在讀。但在她的回憶裡,那段時間她和神特別親近,白天讀過的經文記憶猶新,夜晚時神似乎藉著聖經對她說話。
一天,朱孝慈讀到出埃及記十六章12節神藉著摩西告訴百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時,不知為何就哭了出來。「那段時間我真切地感受到神是我的神,不管在任何情況,祂就是我的神。」回想起那一年的時光,朱孝慈還是難以抑制心中的感動。
為了讓聽眾理解聖經,朱孝慈仔細地根據聖經內容演繹不同的聖經人物,反覆推敲經文背後的意思,「我刻意藉著不同的口氣、語調讓聽眾明白當時的背景。」同時,朗讀聖經也讓她留意到平時不曾注意的一些經文。當她仔細地讀聖經中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時,她會和詩篇的作者一起讚美神,和啟示錄的作者一同為神啟示的異象驚詫不已。雖然習慣和合本聖經,讀起CNET版聖經總覺得有點陌生,但正是這陌生感使她越發認真去讀神的故事。
朱孝慈知道神要在她的生命中書寫神自己的故事。因為姊姊的緣故,她從小就想成為一名白衣天使。在一次青年宣教大會中,神卻呼召她為主而活。她不知道即將畢業的自己要去哪裡,在禱告中求告神,神便將一張張孩子的臉映放在她眼前,讓她明白孩子們就是神放在她生命的負擔。神早已給她教導、陪伴孩子們的恩賜,只是她心中成為護士的夢想擋住了神看向她的慈光。
甘心被神使用的朱孝慈,順服地成為一名幼兒教師。於是,她有大把機會給孩子們講聖經故事、唱詩歌。許多時候,她一開口,喧鬧的教室就立刻安靜了下來。「其實我和小朋友講故事的時候,自己也被自己講的故事感動。」朱孝慈感謝神給她的呼召,叫她有機會按著力量服事孩子,後來也有機會以台北市幼稚園老師輔導員的身份服事在第一線的老師們。
現年近七十的朱孝慈,仍在家庭更新協會的恩愛夫妻營中服事。她和丈夫一起配搭,在營會中輔導婚姻遇到艱難的夫婦,教導他們真理,繼續相信在神裡面沒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就是你可以親眼看到上帝的工作那種感覺。」她強調。
提起朗讀聖經的往事,朱孝慈頻頻說自己做得不夠好。她感歎地說,那段讀聖經的時光,得到幫助的其實是她自己,「是一場與自己的爭戰。」如今,經歷過兩場大手術和中風的朱孝慈,說話已不如之前中氣飽足,她感謝神讓她沒有浪費光陰,在她力氣尚存的時候,用聲音與神同工,叫她沒有白費地上的日子。

全家在公園散步。 【延伸閱讀】:
【志工信故事】朗讀聖經,神的話語成為振聾發聵的恩典之聲
挑戰你的教會觀系列之7》恭喜選上執事?
父親的節制和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