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Ⅱ》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知心朋友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這可以是女孩們在下課後手牽手,肩併肩,露出燦爛笑容,相約去廁所的模樣;也可以是男孩間幾句看似屌兒啷噹的招呼語和幾個兄弟間表達默契的手勢。都可以。只因為在這些看似簡單動作或笑容背後的情感,是無可比擬的。

不需多費唇舌的贅述,從小在台灣讀書的應該記得,國中時代論語課本裡的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損矣。」也一定明白這個道理:「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當然,尋找這些朋友是需要時間的。還記得自己過去每換到新環境的樣子嗎?在茫茫人海中,總是從身旁的同學開始試水溫,從詢問對方的名字、談論天氣、抱怨課堂的作業過多、英語老師的發音有多不標準,漸漸的開始討論彼此的興趣。

幸運的話,順利找到知己;不順利的,只好另尋一位如同卡通裡,小丸子生命中的小玉,大野生命中的杉山,或是現實生活中,管仲生命中的鮑叔牙,梵谷生命中的高剛。而這之中值得花費這麼多時間的理由很簡單:其實,我們只想尋找跟自己臭屁相投、能關心彼此的朋友。

幸運如我,大學時交到一群特別的朋友。我們沒有一起上過同堂課,卻時常一起午餐;剛開始對對方有偏見,到最後反而成為不可缺少的夥伴;彼此的專長不同,卻能共同畫出對未來的藍圖。這才發現,原來我們這些有缺陷、在生命中不盡完美的人,卻能因為相聚一起,藉由分享、幫助,使自己和對方成為更好的人,激發出彼此更大的潛力。

英國文學巨擎鲁益士(C.S.Lewis)曾在其著作《四種愛》,提到「每個朋友,總會有某些特色,得靠另一些朋友的引導,才能完全表現出來。」我才明白,古代的孔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有的時候,一個人的特色,需要另一個人的激發才能顯現。少了那位特別的引導者,那位朋友面對人事物的所產生出的部分特色就消失無存了。在我生命中,如果不是因為朋友間喜歡討論各類具深度的議題,也不會發現自己對家人的愛有多深刻、不會知道自己需要在生命中改變的問題有多少、更不會發現其實每個人的軟弱都需要另幾人長時間的扶持。

現在,過去大學的好友一個個奔向自己的道路,我們驚嘆各自的旅程有多奇妙的同時,也更珍惜彼此相聚的時間。雖然因著地理時空的關係無法即時相聚,但久久一次的聚集卻讓彼此更了解各自對未來的目標,期待有一天,能夠實現共同的夢想。寫到這時,忽然想起,前幾天跟朋友一同晚餐。手機鈴響,朋友接起電話:「喂!我跟我的朋友在一起。」「什麼朋友?」電話那頭問。她露出微笑,輕鬆的從嘴裡說:「知心朋友!」

★本文發表於:READ PAPER犢報

【延伸閱讀】:
從死地復生
眼淚裡有喜樂
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