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時讓悲傷終結——導聆《約翰受難曲》

【作者:王星然舉目 2022.04.17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2.04.11


《基督受難》(The Crucifixion),科內利斯·恩赫布雷赫茨(Cornelis Engebrechtsz),1520年。(圖片來源:Anna Danielsson / Nationalmuseum


老師:你想從音樂中尋求什麼呢?

學生:我尋求悲傷和淚水……


電影終結前,水火不容的師徒兩人合奏了《憂悔之墓》,盡釋前嫌,重獲新生。

聽巴赫(J. S. Bach)的《約翰受難曲》,總讓我想起法國電影《日出時讓悲傷終結》(註1)的最後一幕,不只是因為巴赫在《約翰受難曲》使用了意境悠遠的「低音維奧爾琴」(Viola da gamba,這個樂器是電影的靈魂),更是由於電影談到一個罕見的主題:在痛苦和悲傷中瞥見和解與盼望,這正是打開《約翰受難曲》的一把鑰匙。

每年大齋期,音樂之父巴赫那充滿神學智性的《受難曲》作品,總是在世界各地演出不輟,現代人演繹巴赫的受難曲,多半把它當成音樂會的形式,但音樂之父巴赫創作受難曲,他腦中想的卻應該是神學及實用的教會崇拜,他用音樂帶領會眾默想、禱告、頌讚。會眾不是旁觀者,而是積極的全程參與者。

很多人不知道巴赫在萊比錫的工作,包括教授路德會信仰教理問答(註2)。這說明了,為何巴赫的聖樂作品,始終能精確地掌握路德的神學精髓。

「終末盼望」的基調

巴赫最為人所熟知的《馬太受難曲》(BWV 244)樂念恢宏深邃,感人肺腑,因為大作曲家孟德爾頌的引介,而聲名大噪(註3)。

然而,《約翰受難曲》(BWV 245)雖名氣較小,其精彩程度絲毫不遜《馬太受難曲》。巴赫共寫過五首受難曲,完整流傳下來的只有《馬太》和《約翰》。

巴赫用《馬太受難曲》帶領我們深度思索基督受難的意義,它的開場合唱畫面,就是那位被宰殺的神之羔羊。

《約翰福音》裡描述的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參約20:31)。

因此,《約翰受難曲》的基調是基督賜予的「終末盼望」,更多基督神性的著墨:從開場大合唱,到最後的聖詠終曲,巴赫要我們看見基督的受死指向上帝的榮耀。

受難固然令人沉痛悲傷,但黑夜的盡頭是救贖,是光明,是生命,是盼望……因此巴赫用《約翰受難曲》鼓勵他的會眾,即使在困境中,也應當歌頌讚美主!

《約翰受難曲》的開場Herr, unser Herrscher, dessen Ruhm(NBE第1曲,註4),是急促的弦樂背景,山雨欲來的陰暗和聲,接著雙簧管奏出不安的主題弦律。

明明是一首令人驚懼的「悼歌」,但歌詞卻提醒聽眾,即使是最深的黑夜,一點也不能隱蔽上帝兒子的榮耀:

「主!統管萬有的神
你的榮耀,遍滿全地
透過你的受難,向我們顯明
你真是上帝的兒子
你的榮耀,直到永遠
即使是最深的黑夜
也不能隱蔽你的榮耀」


「思索吧!我的靈魂」

這個「終末盼望」的基調,不只在開場的合唱裡,更是貫穿全曲。

當彼拉多在群眾的嘶吼合唱中,將耶穌鞭打後,巴赫用「抒情維奧爾琴」及魯特琴(Lute)的絕美音色,陪襯一首深沉的詠嘆調Betrachte, meine Seel, mit ängstlichem Vergnügen (第19曲),男低音溫暖地唱出:

「思索吧!我的靈魂
懷著那顆被撕裂的心
顫慄卻是喜樂,苦澀卻是明亮
要知道,你最終的平安,就在耶穌所受的鞭傷裡
那刺入祂身體的荊棘,開出了璀璨的花朵,成為你通往天國鑰匙
從祂的痛苦中,你摘取了甜美的果實
永遠地定盯睛仰望祂吧!」


這首詠嘆調和聲極為複雜,就像歌詞的情緒,雖標示為降E大調,但旋律中大量的半音階令人忐忑不安,陰鬱的色彩到處瀰漫,卻總是能回到滿有確據的大調和聲上,表達出隱藏在鞭傷背後的平安,實乃神來之筆。

接著男高音《試想祂那滿背的鞭傷》(Erwäge, wie sein blutgefärbter Rücken)(第20曲)的詠歎,應和著那血跡斑斑的鞭傷「其實是最美的彩虹,象徵上帝的憐恤」。

即使是十架上最黑暗那一刻,巴赫仍要譜出得勝的凱歌。在《成了》(Es ist vollbracht!)(第30曲)這首詠歎調中,女低音與古色古香的「低音維奧爾琴」展開如泣如訴的對話。

「成了!
何等的安慰!為著所有受苦的靈魂
那悲傷的黑暗,已走到了盡頭」


接著曲風丕變,女高音和低音維奧爾琴結束對話,樂聲激昂:

「猶大英雄得勝,以祂的大能
為這場爭戰畫下了休止符」


巴赫讓這一句《成了》充滿得勝的榮光!

敬拜禮儀學的大師

路德宗的作曲名家(如Heinrich Schütz 及 Dieterich Buxtehude),都熱衷採用現成的聖詩來譜寫教會清唱劇曲或適合教會節慶使用的神劇,巴赫也不例外。一來弟兄姐妹本就會唱這些聖詩,能立即引發他們產生熟悉的共鳴,而且舊詩歌換個新包裝,又能讓人耳目一新,引發興趣!

整部《約翰受難曲》總共囊括了7首路德教會的聖詩(choral),安排在11個樂章中(註5),其中還有一首是馬丁路德自己寫的(第5曲)。

即《約翰福音》18章11 節:「耶穌就對彼得說: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這一段巴赫使用了路德的聖詩 Vater unser im Himmelreich 《主禱文》第4節Dein Will gescheh, Herr Gott, zugleich來回應:

「主,我的神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在遭遇憂患之時,求賜予我們忍耐的力量
在愛與憂患中,求賜予我們順服的心志
求你引導並限制——
我們這常與你為敵的肉體與血氣」


而唱到耶穌被帶到大祭司前審問,差役用手掌打祂,質問祂如何回答大祭司……(參《約》18:15-23),這一段巴赫使用了Paul Gerhardt的聖詩 OWelt, sieh hier dein Leben 第3及第4節:

「是誰掌摑你的臉?
我的救主,是誰如此殘酷對待你?
你不是罪人,不像我們和我們的子孫
你未曾犯下任何惡行
而我的罪卻如海邊的沙那樣多
是我的罪使你被擊打
遭受這樣的屈辱和迫害」


多麼適切的應用!巴赫藉著這些聖詠曲,提醒會眾——基督此刻遭受掌摑屈辱,正是因著我們的罪。

音樂之父巴赫不只是偉大的作曲家,更是教會敬拜禮儀學的大師,他熟讀聖經,又懂神學,對於當時的聖詩更是如數家珍,信手拈來,皆成珠玉之作。

《約翰受難曲》簡介

《約翰受難曲》於1724年4月7日受難日傍晚,於聖尼可拉大教堂演出。全曲根據《約翰福音》18-19章有關耶穌受難的記事,分為兩部,中場為牧師證道。

第一部:
      1.盜賣及捉拿(1-5 曲)《約翰福音》18:8-11
      2.大祭司審問及彼得三次不認主(6-14曲)《約翰福音》18:12-27

第二部:
      1.彼拉多審問(15-26曲)《約翰福音》18:28-40,19:1-22
      2.十架受難(27-37曲)《約翰福音》19:23-30       
      3.埋葬(38-40曲)《約翰福音》19:31-42

按受難曲的慣例,由男高音擔任福音史家(evangelist)角色,一字不漏地宣頌《約翰福音》18-19章經文,巴赫用的是馬丁路德親譯的德文聖經,會眾可以直接理解頌唱的經文。

巴赫早在科登(Cöthen)擔任宮廷樂長時,就已經開始蘊釀這部作品,直到就任萊比錫新職位第二年才完成。《約翰受難曲》的結構工整,風格明快,一氣呵成,沒有絮絮叨叨、大而無當的詠嘆調(不少神劇或歌劇容易掉入此陷阱)。

巴赫用音樂駕馭文字,他能把扁平的敍事瞬間帶進立體生動的場景中:當彼拉多將耶穌鞭打,透過福音史家的花腔和大鍵琴急促的彈奏,我們彷彿「看見」那一鞭又一鞭的抽打。許多合唱片段,在短時間內風格丕變,情緒轉換極為快速,表達群眾的嘶吼與喊叫,令人不寒而慄。

《約翰受難曲》劇力萬鈞,蕩氣迴腸,絲毫不輸一部張力十足的歌劇,對基督徒而言,整個聆聽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戲劇感的崇拜體驗。

《受難曲》的安慰

1546年馬丁· 路德辭世,跟隨他的人頓時遭受信仰上莫大的壓力,牧者及教師面臨是否該放棄一些宗教改革上的信仰堅持,以求教會界更廣泛的合一。跟隨路德的牧師Martin Schalling(註6)在艱難和試探中,寫下了著名的聖詩 《主,我心切切愛慕你》(Herzlich lieb hab ich dich, o Herr )以明其志!後來譯成Lord, Thee I Love with All My Heart,在英語世界廣為流傳。

「上主啊!當我肉體生命即將終結之時,
請差派你的天使,接收我的靈魂,進入亞伯拉罕的懷中
將我的身體,輕輕安放在那安息之所
免受一切痛苦和驚擾,讓我安睡直到末日。

到那日,把我從沉睡中喚醒
我將在喜樂中得見你容面,
哦!上帝的兒子,我的救主!
那坐在施恩寶座上的,主耶穌基督,垂聽我的呼求。
我要讚美你,直到永遠!」


這首詩成為許多人在苦難、逼迫和試煉中的安慰,1567年出版的時候,譜上標記著「寫給將死之人」,歌詞第3節(Ach Herr, lass dein lieb Engelein Am letzten)正是為了預備自己見主面的弟兄姐妹寫的。復活面主的榮耀盼望——是基督徒面對死亡最大的安慰!

這一節聖詩被音樂之父巴赫,拿來作為《約翰受難曲》的終曲(第40曲),此一安排不僅別出新裁,也蘊涵深義!其實,巴赫完全可以自己創作一首大合唱,就像他在《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馬利亞讚主歌》寫得極為精彩的終曲樂章,但他卻用了別人的筆畫上《約翰受難曲》的句號,這不是偷懶,而是刻意為之。

在《約翰受難曲》中,巴赫原本自己也寫了終曲合唱《聖體安息》(Ruht wohl, ihr heiligen Gebeine。第39曲),只是他覺得尚不足以代表整個故事的終結,他要的終結——是從十架上受難的基督,看到死亡不是我們的終結。

雖然,死亡是所有人都無法迴避的痛苦歷程,但基督已成了初熟的果子(參《林前》15:20、23 ),有一天我們也要復活。巴赫特意用一首會眾耳熟能詳的聖詩,做為《約翰受難曲》的終結,他讓這個終結成為所有信徒的「回應詩歌」。

日出時讓所有的悲傷終結!




註:

1.《日出時讓悲傷終結》(Tous Les Matins Du Monde)講述巴洛克時代「低音維奧爾琴」(Viola da gamba)發明者Monsieur de Sainte-Colombe以及他的弟子Marin Marais的故事。兩位都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低音維奧爾琴演奏大師及作曲家。

2.1723年38歲的巴赫拿到萊比錫市議會的聘書,出任聖湯瑪斯學校的樂長(Cantor of the Thomasschule),同時擔綱聖湯瑪斯大教堂的管風琴師及詩班長,負責提升萊比錫市四間路德宗教會的音樂崇拜。聖湯瑪斯學校的工作非常繁重,巴赫除了指導學校唱詩班和樂團的學習及演出,還要教授拉丁文,負責路德宗的教理問答學習。

3.《“是你殺了耶穌!”——巴赫《馬太受難曲》賞析(王星然)2020.4.6》 https://behold.oc.org/?p=43864

4.本文曲號採用2007年完成的新巴赫全集系統The New Bach Edition,簡稱NBE (德文:Neue Bach-Ausgabe; NBA)。

5.以下是巴赫在《約翰受難曲》中,使用的聖詩:

▪ Herzliebster Jesu, was hast du verbrochen by Johann Heermann (1630):這首聖詩的第6節用在第3曲中,第 7 & 8節用於第 17曲中。

▪ Vater unser im Himmelreich by Martin Luther (1539):第4節用於第5曲中。

▪ O Welt, sieh hier dein Leben by Paul Gerhardt (1647):第3 & 4節用於第11曲中。

▪ Jesu Leiden, Pein und Tod by Paul Stockmann (1633):第10節用於第14曲,而第20節用於第28曲,最後一節用於第32曲。

▪ Christus, der uns selig macht by Michael Weiße (1531):第1節用於第15曲,第8節用於37曲中。

▪ Valet will ich dir geben by Valerius Herberger (1613):第3節用於 26曲

▪ Herzlich lieb hab ich dich, o Herr by Martin Schalling (1571): 第3節用於第40曲中。

6.Martin Schalling(1532-1608),改教家、神學家、牧師及聖詩創作者。

本專欄與《舉目雜誌》、《海外校園》合作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