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鐵軌一樣長的美夢

【作者:Susan Lee家庭之歌 2017.06.18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這是我家那文藝青年的老公在學生時代讀過余光中散文集中的一篇。過了十來年,這句話竟意外的從他腦海中浮上來,並隨口唸了出來被我聽到。那麼,他人在那裡呢?自然是在火車上,要往哪去呢?要到天涯海角去流浪!他告訴我他很想這麼說,不過實際上是他要帶著我們一家三口展開兩段奇妙旅程。

2015 Surround island全家環島

話說2015年暑假,我剛請完8個月的產假和育嬰留停回公司任職,遇到八月底有一周的旅遊假。大概七月開始,我就很興奮的和老公提議說也許可以全家環島,表面上老公不太理我,但其實他都有聽進去我說的話。從來才知道,我每提一次,他就像兔爸爸拉長耳朵認真聆聽,內心分秒必爭又熱血地盤算:「環島?要多久?至少要一個星期吧!要用什麼交通工具?開車還是坐火車?自己是比較偏向搭火車,但想到要帶的行李就頭痛,要去那些地方?路線、行程怎麼規劃?」喔,想到這些細節,老公的頭雖痛了起來,卻自我催眠,真是甜蜜的負荷。

對比我的樂觀和興奮,老公的策略是採取冷處理應對。不過隨著八月底一天一天的逼近,攤牌的時刻即將來臨...某天,我倆試著溝通,喔不,是談判。老公先發球:「環島最少要一周,太久了,工作實在不許可,改環半島可否?」我不作聲。過幾天,老公再換一種說法:「八月底工作比較忙,可不可以等到十二月再環島?」我開口了:「十二月底太冷了,帶剛滿一歲的樂樂出門不方便。」雖然老公在心裡嘀咕:「樂樂現在才十個月大,現在出門就方便嗎?」但還是被愛妻說服了,他內心持續自我安慰:「我的談判技巧真的要再加強!」其實是他太疼愛老婆了。

要不要猜一下,從決定去環島到真正出發,中間隔幾天?一天!答對了!對當時交往九年多、結婚一年多的老公,應該適應了這樣的日子。老婆的大方向是,利用環島的機會,一邊環島,一邊拜訪親友。

大方向是這樣,實際上呢?實際上是出發的前一天晚上,等我和樂樂睡著之後,老公一個人跑到便利商店的書報攤,買了三本旅遊雜誌回家K,開始環島的行程規劃,時間這麼短,要怎麼規劃呢?大概看雜誌沒多久,他心裡就有個底了,因為時間很趕,所以玩法就是決定好住宿後,玩住宿地點附近的景點就對了!這都要歸功老公多年來工程師的訓練,他有自信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想出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就這樣,我們從新竹出發,走訪台北、宜蘭礁溪、花蓮壽豐、玉里、台東池上、金崙溫泉、太麻里、多良車站、屏東墾丁、恆春、車城、四重溪和高雄,接著西部各地,最後再回到新竹。

初次環島旅行,七天的行程,真是期待、興奮和滿足,當然也有不少變化球。因為有樂樂同行,我們似乎也像小嬰兒以新的眼光看這世界,一路上都充滿新鮮感!忘不了10個月大的樂樂,初看到六十石山的金針花海,那笑呵呵合不攏嘴的神情,沿路寶島的自然美景就是最好的藝術欣賞和心情調節。

2017 Long Stay花蓮住遊ing

有了一年半前的環島經驗後,這次我們決定嘗試住遊Long Stay—落腳在寶島東岸的花蓮,從旅客的身份悄悄轉為鄉民,將車子從新竹運來,解決當地交通問題,找一個可短租的民宿,平日日租一天NT$2000~3000,但月租一個月只要NT$7000~8000。從花蓮的中心處向外擴散,到各地悠閒走走玩玩。優點是,平均每日的住宿費不到NT$300元,也省了一般長途旅行前的繁瑣規劃,不用趕行程塞美食,少即是多,有更多留白迎接豐富。

當我們駐立在太魯閣峽谷,抬頭仰望浩瀚諸天,月亮與星辰像珠寶鑲嵌在天際。渺小的我們,不禁納悶:上帝為何顧念我們,花時間關懷我們?也感念生命中幫助過我們的每一位朋友,可能是捎來一句輕柔的話、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個相挺的行動!何其有幸,我們有源源不絕的愛,愛我們身旁的每一位!也願上帝傾聽回應我們每個人生命中最深邃的故事、最神祕的破碎、最難解的扣問。

在天祥山谷中享用午餐,低頭一口飯菜,抬頭一瞥山谷,沁涼微風吹來,感恩此時此刻還有食物。漫步在馬太鞍濕地,看著草比人高的繁盛,不禁大嘆:和平地的同種同名的草相較,滋潤於營養豐富的環境,真的比較快「長大人」。踏入日據時代的林業文化園區,春風吹著高高的檜木樹,葉片颯颯作響,檜木香陣陣撲鼻而來,走在綠色隧道好像是兩位長者墊腳弓著腰伸手連結的拱門,讓小孩子可以蹦蹦跳跳在涼爽樹林中。2歲5個月的樂樂在瑞穗牧場看到「比大姊姊還大」的乳牛,開始哼哼唱唱熟悉的兒歌「牛來了」。一手拉著爸媽,一手緊握著牧草要餵乳牛,乳牛張大嘴巴、伸出牛舌一口捲入糧食,小女娃兒若沒站穩,像拔河似的身體失去重心往前傾晃動一下,又快速彈回來,開始裂嘴哈哈大笑。駐足在鯉魚潭前,清澈的湖面不只映照著層層山巒,連我們三人行的影子也出現在湖面上了。

盛開的橘紅色木棉花或粉色櫻花爬滿天空之際,我們也持續穿梭在花東縱谷中,啪啪啪地將身影與美景裝進鏡頭裡,期待領受更多創意與豐富。也常在拐進山林,順著小路,轉彎處有迥然不同的景色跳入眼廉,好像在訴說,往往在人生轉彎處才能享有意外收穫。在歡呼收割前,能否沈得住氣?

父母孩子有美好的歡聚,玩樂呵呵笑聲就像鞭炮聲似劈哩啪啦一陣接一陣傳來。喜樂的心穿越時間、空間中飛翔,越過海洋越過山嶼越過雲層,千山萬水輕盈又自由,就像我們的生命,本該如此活出。

親身經歷母女修復

在這些旅遊回憶的背後,其實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在環島和住遊中間的日子,也就是樂樂一至二歲期間,我因為大膽嘗試在家工作,自信有足夠的心思、精神、體力、資源兼顧工作和家庭。結果,身為新媽的我,還是有所疏失,不管是對工作、對自己或對家庭,都嚐到風吹雨打的挫敗。

有次一歲多的樂樂在媽媽房門口用盡吃奶的力氣,拍打著木頭門片,哭喊著「我要找媽媽,我要找媽媽…」,咚咚咚聲響,愈來愈急、愈來愈強,好像她的手就要直接刻在門片上。樂樂愈哭愈大聲,眼淚從小雨滴到水龍頭的水關不了。保母阿嬤情急之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急著對她說:媽媽不在,出去上班囉!(媽媽在打電腦,或媽媽在打電話,我們去公園玩…。)阿嬤就像抱一顆大蘿蔔把樂樂抱走,她的手腳大力掙扎,如同動物園裡的小鳥快速拍打翅膀那麼激動。

漸漸地,僅管我在家,她較常看得到我,但只要看到媽媽在打電腦,她會自動轉頭離開,也不會來黏媽媽了。只要爸爸也在,她凡事指定要爸爸。當我頻繁專注在自己手上的工作,忙碌中不小心疏忽,無法兼顧提供她高品質的需要和陪伴,即使大手牽小手走在黃昏夕陽下,內心也有說不出的惆悵。心裡冰雪般地透徹:即使我和她愈靠愈近,我們的關係似乎愈走愈遠。

所以,在樂樂二歲之後,我選擇更多陪伴--在外出探險或輕旅遊中,相信這也是最好的修復方法之一。常在嫩青色的山坡草地中奔跑,她會連跑帶跳到我身上,緊抱著我說:「媽媽,我愛妳。」或臉夾靠近媽媽,額頭貼額頭、鼻子頂鼻子地輕聲說:「我喜歡媽媽。」離開山林,一跳上車,就依依不捨地說:「我下次還要來這邊玩,因為媽媽會開車。」(雖然邏輯常出乎意料!)也因著白天較多放電,晚上可以早早入睡,性情也較為開朗、穩定。

最想送給自己和小小孩的禮物

因著自身大量帶孩子外出體驗的生活型態,體會到前輩所分享過「孩子不是綑綁父母於一方斗室的藉口。」父母也不想總是將小孩高舉在第一順位,而犧牲自我或夫妻關係。讓我常自問:有沒有什麼事,是孩子和父母都雙贏享受、深深受益?

對大人,有人這麼說「旅程是思想的促成者。運行中的飛機、船或火車,最容易引發心靈內在的對話。在我們眼睛所見與我們腦袋中的思想之間,有一種奇特的關聯,那就是思考大的東西有時需要大的景觀,而新的思想有時則需要新的地方。藉由景物的流動,內省和反思反而比較可能停駐,不會一下子就溜走了。」

對小小孩,有人這麼說「幼兒階段有好多重要的事要學習,其一,幼兒正是對周遭環境好奇、感官敏銳的時期,以孩子的生活經驗出發,對生活周遭人事物進行觀察和探究…其二,孩子要能體會大自然、藝術、音樂之美,讓孩子從小就有豐厚美好的心靈。」「童年時期培養出的「玩性」,不僅是長大後創新及發明的原動力,也是人格彈性和復原力的來源。」

旅遊好像兩個圓的重疊之處,我們樂意更多投資在旅遊中陪伴孩子。不是因為云亦云,而是親身嘗試,親眼目睹,從她的眼神、期待和回憶,看到吸引和驚喜,持續經由身體探索世界的美善、體驗世界的新奇、產生新的認知與美感等經驗。好像一起品嚐了美味豐富的甜點,當味蕾被打開後,似乎無法再接受單一平凡的味道了。更大的收穫是,雙方滿足於親情的交流與情感的認同。

有錢家庭的特權?

同樣都是陪孩子,也許有人會問,親子旅遊是有錢家庭的特權?或者在家裡多買玩具、多唸故事,或在附近的溜滑梯、遊樂場也很好啊?

我個人的經驗是專注的陪伴最為重要。若能做到專注陪伴,出外旅遊或在家附近都很好,不過親子旅遊仍有三個優點,一、自原本熟悉的環境抽離,持續擴大新鮮經驗。二、父母更容易在輕鬆愉悅的心情中,專注陪伴孩子。三、旅途中隨時可能出現各類的事件,舉手投足都是機會教育、解決問題、分享故事、聊天提問的絕佳時機。

舉幾個例子來說,在搭火車、過山洞時,我們唱起火車快飛。在看到池塘的鴨子,我們唱起鴨子歌。走在水庫步道,沿路長滿竹子,我們就以童言童語更多分享不同的竹子類型。新年期間聽到鞭炮聲,唱起新年歌,她自然連結得快。經過東北角的山谷,她聯想起花蓮太魯閣的山谷,雖為山谷,但景色大為不同,又可以說起不同的故事。這只是極少數的例子罷了。

優先保守父母的心

如同兒童發展專家這麼說道,「幼兒時期的認知、情緒、道德、人格的基本運作模式,奠定大腦的基本建構,孩子之間的差異也就在這點點滴滴的教導中累積擴大。隨著年紀增長,每個孩子內在的心智品質愈發不同,有些思維細緻、良善真誠,有些粗糙魯莽、淺薄自戀,而這皆始於童年階段教導的細微差異。」

老公曾興致勃勃的跑去聽如何教養小孩的講座,想說要好好學習如何教養家裡的寶貝樂樂,結果聽了半天,最後得到的結論是,要教好小孩之前,大人要先把自已教好。仔細想想是很有道理的,有問題的大人要如何教出沒問題的小孩呢?這也是我們常自省的,盼望在育兒過程中,同步提升自己,教養自己,再一次長大,活出用心細膩的生活,也才能在無形中將「思維細緻、良善真誠」分享、傳承給孩子吧!

我們一家三口正在花蓮住遊long stay的路上。在好山好水好心情當中,願我們日夜所思想的禱告,也帶給身旁有小小孩的父母一些亮光和暖流。

親愛的天父,謝謝你賞賜美好的產業,就是我們心愛的孩子。請幫助我們:

一、明瞭「人的思想像深井中的水,明智的人才會汲取。」(箴言20:5)有力量持續投資自己,學習先成為明智的人,也才有智慧幫助孩子成為明智的人。

二、體悟「反覆教導兒女(永恆真理的價值觀),無論在家還是走路,躺下還是起來,都要教導他們。」(申命記6:7) 花時間與所愛的人相聚,帶給彼此極大的鼓勵。有高品質的陪伴與觀察,日後才有教導、溝通、培育的基礎與關鍵,不枉費學齡前滿有創意的寶貴時光。

三、學習「不要激怒兒女,只要照耶和華的意思管教他們,糾正他們的思想,把他們撫養成人。」(以弗所書6:4)提醒我們,用永恆真理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而非少數個人、部落客、或社會大眾的經驗。


圖片提供/123RF

about 【家庭之歌】專欄主要寫手:蔡佩芬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