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榮譽的真義

【作者:陳鳳翔時事評論 2001.12.16


  電玩的歷史從過去一直背負著汙名,因為它會令自我控制力還不甚成熟的青少年沈迷,逃學、離家、偷竊這些不好的犯罪名詞常與它形影不離。主流社會和教育體制隔離、禁絕、圍堵之,比禁哈利波特更盛。然而電玩隨著網咖業 興起而轉型由單機變成多人連結,與電腦網路結合蔚為更強大的風潮,怎樣擋也擋不住。聰明的國家如南韓、美、日,乾脆卯足力發展電腦連線遊戲,視電腦遊戲為一種產業,好好地賺他一大筆。

  近日韓國更是為了促進這個產業興盛,舉辦高額獎金的世界網路遊戲大賽,沒想到冠軍竟然被台灣的電玩小子曾政承給拿下。一下子「為國爭光」的殊榮臨及曾政承,國中畢業沒繼續升學的他竟獲得教育部長的讚譽,並下令學校也來辦網咖。另外更是改寫了台灣的電玩遊戲史,電腦遊戲開始被封為「多媒體影音」第九藝術之首,甚至還有人稱其為人文存續的關鍵之一!然而諷刺的是設計電玩的技術卻沒有受到等質的喝采。就在此之前,台灣學生參加程式設計比賽亦是獲得世界冠軍,就沒看教育部長有什麼肯定,媒體也不太理睬。

  「榮譽」、「冠冕」在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裡,真是被商業邏輯耍得團團轉。商業邏輯肯定某種行為,則便是光榮、便是成功。若否定之,則打入冷宮。網路遊戲此時此刻能「行行出狀元」,豈不是拜後頭願意花錢造勢的網路遊戲公司。於是誰是這個社會的主人,誰來認定、引領這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說穿了,不就是資本、不就是金錢。

  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第九章,保羅在希臘城市興盛的賽跑比賽文化環境下講個比喻,說明自己是如何奔跑這條天路:訓練自己的身體,叫身體可以服從自己,為要得著那不壞的冠冕。「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林前9:25)間接提到了無論這個時代價值觀怎樣變動、冠冕榮譽的內涵怎樣被改寫,然而有一個永不壞、永不變的冠冕與榮譽在上帝那裡,等著我們盡全力去獲取。

  如果我們還一味地跟著社會文化價值觀來投注一生,想要獲取那冠冕榮譽,很可能還沒到手,冠冕榮譽又隨之改變。即使如國中程度的曾政承也有智慧,知道這個世界冠軍的殊榮是暫時的,表示將要回學校繼續升學。我們豈不該回頭省察自己追求的榮譽冠冕為何?



本文刊登於《基督教論壇報》 http://ct.org.tw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