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聖誕老人?

【作者:陳鳳翔時事評論 2004.12.26


2002年,澳大利亞一所小學代課老師,對班上的孩子說沒有聖誕老人,禮物是父母訂購,在耶誕節那天由假扮的聖誕老人發給小孩。 孩子一回家哭得很傷心,不願意過耶誕節。憤怒的家長要校方給個說法,校長表示沒有權力開除這位老師,便向上請示。教育局很快做出了決定,炒了這位老師的魷魚。

2003年,美國佛羅里達州一所小學校的替補老師,對幼稚園的小孩子說世界上根本沒有聖誕老人,憤怒的家長要求學校官員處罰,但遭受拒絕。該家長表示,「不管我現在如何解釋,我的孩子腦子裡已經埋下懷疑的種子。耶誕節在我的家庭是一年最重要的事情。孩子不信聖誕老人,耶誕節就失去本來的樂趣。」

另外,在英國,一位牧師在學校向孩子們佈道,論證聖誕老人的不存在,舉用網路上流傳的笑話「如果聖誕老人要在31個小時內走遍9180萬戶家庭,派送3.78億份禮物,他和他的鹿兒就得用比音速快3000倍的速度。如此一來,鹿兒便會在1/4260秒內化為烏有,聖誕老人也會被弄得粉身碎骨。」孩子們聽了,笑不出來,反倒痛哭,家長們站出來連聲斥責。最後,牧師出面道歉。

這幾年,人們群起對「沒有聖誕老人」的說法,大加撻伐。認為這種說法,會使孩子失去想像力、感受不到溫暖,破壞家庭和諧,剝奪認知與社交發展的幻想。這種說法,會造成孩子,對現時流行的什麼都產生懷疑,成為什麼都懷疑的人。這種什麼都懷疑的人,只相信眼睛看得見的東西,必定心地狹窄。並且因為心地狹窄,不懂的東西就很多,最嚴重的甚至斷定自己所不懂的事情都是謊話。

然而這種說法,似是而非。孩子的想像力,不會因其是否相信聖誕老人存在有關,反倒孩子的想像力跟是否有正確的「懷疑」精神有關。所謂正確的懷疑精神,溯及拉丁文scepticus,「懷疑」指的是深思和沉思的質疑,不是那種對任何事物都疑神疑鬼的「猜疑」,指的是「不輕信」那種屬於科學精神的懷疑。

因此若大家都認為有聖誕老人,那麼應該去探求這是否為真。反過來,當大家都認為沒有聖誕老人,應該去探求有沒有可能聖誕老人真的存在?以這種「不輕信」的探索與思考為基礎,才是真有想像力,才激發出更多豐富有趣的可能。

被大力批判的傳統教育,遭到抨擊之處,就是那種灌輸式教學模式,就像只灌輸受教育者片面聖誕老人存在(不存在)的說法,受教育者只能消極被動接受其轟炸。比較好的導學互動教育模式,應該是以受教育者為主體,同時給受教育者「聖誕老人存在與不存在」的各種理由,由受教育者自行下判斷。古希臘哲人德謨克裡特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

反觀基督信仰,在目前多元化的社會影響下,宗教教育、宗教對話、宣教福音策略,漸漸不再一味地使用灌輸式教學模式,朝向這種導學互動模式。耶穌究竟是否存在於歷史上?耶穌真的死了嗎?耶穌真的復活了嗎?創造論與進化論的爭議?坊間上越來越多書籍提供豐富的資料,供給尋求真理的人深入瞭解。信仰經過這種懷疑、再確信、懷疑、再確信,循環向上的歷程,反倒更真實,更經得起考驗。

本文刊登於《基督教論壇報》 http://ct.org.tw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