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恩拾2009.02.01
他的正面積極看待人生,不是膚淺的基督教版勵志心理學 ,而是建立在很深的信仰土壤中──對上帝充滿信心與盼望,以及深刻體認到上帝那滿有恩惠與慈愛的性格特質。這兩點使我們有用不盡的理由,可以去正面思考並相信上帝全權的保護與照顧。
Sinner2009.01.25
《老闆要的就是你》特別要打破一些迷思,這本書一開始就針對幾種人來一些當頭棒喝:你是短短三年就已經換了五個工作的人嗎?你是自認有能力,卻埋怨年薪微薄的人嗎?你是不肯花錢投資自己 ── 眼光短淺 ── 的人嗎?
阿祥2009.01.18
一直以來,我都有個問題想問胡迪警長:「為什麼你願意成為小朋友的玩具,甚至被玩壞了也甘願?」
Roxanne2009.01.11
儘管大多數的基督徒都知道上帝的屬性,但許多信徒心中仍存有錯誤的上帝形像 ── 祂是嚴厲的審判者。「溫柔」的上帝?這幾乎可說是前所未聞。曼寧提出了一個早已存在、只是大家很少會思及的一個觀念,歡迎大家一起來展讀《溫柔的智慧》。
小龜2009.01.04
在逆境中,我們比較容易仔細尋求神的心意(主啊,祢為什麼讓這種事發生?);在順境中,卻急著用感恩讚美總結歸檔,而錯過了上帝微小的聲音。我愈來愈覺得,不要把話說得太滿,不僅是尊重上帝,也是為自己和別人預留一些聆聽的空間。
Hapiru2008.12.28
我的左手已經紅腫起來。最後一題,那個一直考第一名的女生也站起來了。我暗自叫好。終於也輪到你了。老師看她一眼,說:「各位同學,快下課了,今天就到此為止。」突然一股憤怒怨恨從我裡面升起。放學後我坐在課室裡放聲大哭。哭老師不公平。哭自己很爛。從此我把學數學的門關上,鎖得緊緊的。
Sofia2008.12.21
這是一本關於愛的書,也是第一本由台灣人書寫「太平洋山道」的書籍,同時也是作者自己切身經驗的生命之書。不只是對於太平洋山道的愛,更是一個台灣東方女子與英格蘭男子的深情之愛,一對異國情侶對山林自然的眷戀之愛;一趟橫跨太平洋與大西洋,考驗愛情與未來的生命之書。
林美妏2008.12.14
進入作者的世界之後,整個人就像在聽爵士樂一樣,也搖擺起來。自己的信仰也再度拿出來,被上帝「搖一搖」,好好檢視一番。
阿祥2008.12.07
大師就是我們怎麼說也說不清的觀念,他用幾段話就講的清清楚楚,甚至還更深入、更有味道。這就是我讀范尼雲(Jean Vanier)的 Community and Growth 時,最大的感想。
迷走2008.11.30
孟德爾在世時,沒有許多科學家如日中天的名氣、高潮迭起的經歷,但他不是狹隘閉塞的修士,更不是關在象牙塔的科學怪人。他將生命奉獻給豌豆育種,雖然不被當時重視,卻依舊敬虔專一、嚴謹踏實、循序漸進地進行實驗,最終發現影響生命的法則 ── 遺傳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