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轉系生」的告白

【作者:徐敏雄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2005.12.20


不曉得有沒有人注意到教會或團契裡有時會出現一些我們許久沒有關心,或是斷斷續續出現在教會禮拜裡的朋友?當我們遇到這些朋友的時候,不知道多大家是選擇以何種方式來面對他們?每當我看到教會裡這群朋友,甚至才來一、兩次就沒再見過面的人,都會想起大學時代的「轉系生」。

記得在我大學時代的校園裡有很多社團,舉凡學術性、聯誼性、藝文性、技術性、自治性等等,在五花八門的社團之中,最令印象深刻並且有所反省的,是一個叫做「轉系學生聯誼會」的社團。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社團的名字時,不太瞭解這個社團為何需要存在,因為從小到大不曾轉學或轉系的我,實在很難體會轉學或轉系這件事情對一個人的影響會有多大。

直到我大學新鮮人的生活開始半年,慢慢地感受到班上有「小團體」存在,而整個班級主軸也是由某些團體代表時,我慢慢能瞭解、體會這群「轉系生」或「轉學生」的甘苦心聲了。雖然每個人都需要歸屬感,都喜歡被接納的感覺,沒有人願意被孤立或邊緣化,但令人難過的是,多數大學校園裡的小團體文化,卻經常使人感到挫折、被忽略、不被肯定、缺乏歸屬感,甚至有被所屬班級遺棄的感覺。

或許對同一個班級裡的不同小團體成員來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與其勉強跟那些價值觀或生活方式差距甚遠的同學頻繁互動,以致引起不快或衝突,不如大家保持距離,各過各的生活,反倒可以保有各自的嗜好。換個角度來說,適應三兩個死黨所需要耗費的心力與時間,比起一個動輒超過四、五十人的班級,一定是容易許多。而且人際關係的大網撒得越廣,互動的深度也就很難深入;與其每個人的萍水相逢、蜻蜓點水,不如選擇幾個好朋友深交一番來得無怨無悔。

我想,以上各種允許小團體存在的理由都是可以被理解,甚至被視為合理而接受的。但是,如果上述的人際關係模式發生在以實踐「愛」與「包容」著稱的教會裡,不知道大家是否會有不同的想法?

有個還未洗禮的朋友跟我說,他只想到教會做禮拜,不願意參加教會的團契生活。我問他箇中的原因,他說理由很簡單,他覺得在教會裡他像一個沒有人關心的「轉系生」。初次見面的時候,教會的基督徒多半會很熱情、很誠懇地歡迎他,可是這種熱誠可能只能維持幾分鐘(或一、兩次),不久後,這些基督徒還是會去尋找他們的「老朋友」交誼。畢竟對他們而言,與相識數年(甚至幾十年)的契友聊天,一定會比與陌生朋友攀談來得容易、舒適、有默契,因為與不熟悉的人談話得花費更多心力去找共同的話題,重新認識對方的價值觀和生活內容,而這種不確定感比較容易給人帶來不安全、不舒服。

可是,正是因為這種人人喜歡熟悉、不愛陌生與不確定感的心態,讓很多希望從教會獲取心靈慰藉、尋求生命方向的「轉系生」望之卻步。因為,當教會既有的基督徒用他們熟悉萬分的互動方式在聊著屬於「他們的」共同經驗或感興趣的話題時,那些「轉系生」的插入就很容易讓彼此感到不適。對教會的老骨頭來說,「轉系生」的加入不僅可能迫使他們必須暫時放棄聊比較感興趣而且深入的話題,還得竭力尋找可以避免彼此因冷場而尷尬的寒暄話語。對那些「轉系生」而言,不但要在短時間裡記住幾十個的名字、特徵、工作、嗜好……,以便表示尊重,還要去辨識、適應既已存在的教會複雜人際生態,從那些沒有交代來龍去脈(因為對原有的基督徒來說,這些都是已發生或交代過的共同生活)的話題中,尋覓出一絲絲自己可以插話的線索。

這時候,比較有覺察力,又能體會「轉系生」到新進環境不熟悉、不安全、需要歸屬感的基督徒,就比較可能願意暫時放下自己與其他老契友的交誼時間,並且忍受與陌生人建立關係的曖昧時期,至到「轉系生」逐漸能夠融入既有的教會生態為止。或許有些基督徒心裡也十分瞭解適應一個新環境並不容易,但礙於自己承擔陌生感與不確定的能力也十分有限,所以對於「轉系生」的關懷只能停留在握手問好,或是比較表淺的對話。換言之,這些基督徒通常會很快地回到他們熟悉的人際圈,而比較沒辦法給予「轉系生」實質的協助。

或許有人看到這兒會覺得納悶,並提出以下的疑問:「我們心裡是很歡迎『轉系生』融入我們的教會或團契生活,為什麼他不能主動一點兒呢?我們在教會裡交誼得很開心阿!難道『轉系生』看到我們這樣的情誼,不會感到動心而想要改快加入嗎?」如果讀者們有這樣的感受或想法的話,我就得再用「相對剝奪」的概念了做個說明!

這個概念其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理論,簡單說就是:當日子過得很差的某甲,看到某乙過得比自己好,即便兩人的財富差距其實沒有很大,心裡還是會不好過,因為那種「相對差距」會讓人感到不適。同樣地,當老骨頭們熱絡地相互慰問、彼此交誼,看在一旁被冷落的「轉系生」眼裡,是會雨露均沾地感受到暖洋洋的窩心,還是淒涼地為著自己為何無法順利融入其中感到孤獨、無助、被忽略,甚至轉而摸摸鼻子黯然地走出教會呢?

我十分同意人際關係必然有親疏遠近,但如果教會既有的老骨頭們無法犧牲部分自己與朋友的溫馨互動時間,比「轉系生」多一些對陌生與不確定的忍受力,而僅是持續沈浸在熟悉的人際互動方式中,那麼將很難體會「轉系生」的心情甘苦,更無法在教會生活中更廣泛地實踐「愛」的教導與傳遞福音。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