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浪子回頭」故事中的自己

【作者:徐敏雄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2021.08.29



《浪子回頭》,林布蘭,收藏於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維基百科公開授權


聖經裡有一段耶穌說的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位父親有兩個兒子,有一天小兒子要求父親直接把要給他的那份家產給他,並離家遠行。不久,小兒子把手中的財產吃喝玩樂光了,走頭無路之際他決定「回家」請求父親原諒。

小兒子返家路上,父親在遠方就看到了他。看著父親熱淚盈框地朝著他跑過來,小兒子心中也醞釀著要對父親表達的懺悔之言。只是沒想到小兒子準備的台詞還沒來得及開口說,父親就真摯地抱著他的臉頰親吻,並煮了一鍋美味佳餚,大肆慶祝小兒子的歸來。之後又讓他脫下先前破爛不堪的衣服,把家裡最好的新衣、新鞋給他換上,並且把戒指給他戴上。

眼見弟弟受到這般熱情款待,過去長期為家庭努力工作的大兒子十分憤怒且嫉妒,他生氣地向父親抗議,自己過去努力為家人付出卻從未獲得任何獎賞。聽到這番話,父親告訴大兒子說:「孩子啊!你過去一直跟我同在,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而你的弟弟好不容易失而又得,所以我們理當歡喜慶賀。」

故事在此告個段落。

剛開始聽到這則故事時,覺得父親處理兄弟們的事情很不公平,為什麼大哥長年為家人付出,從未得到父親任何褒獎,但敗家的弟弟做錯事回來,反倒還能得到友善的關愛。我甚至聽過有些人說:「那我也要當弟弟,一輩子花天酒地,最後再回來討拍,結果反而更好。」

後來隨著年紀增長,我似乎體會到,能與家人生活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而那位弟弟迷惘的那段時光,表面上過得很自由自在,內心卻永遠缺漏家人的愛。

直到最近閱讀H. Nouwen的書,發現這則故事還有另外更值得深思的人生道理,就是「回到上帝無條件之愛的『家』」!

首先,Nouwen提到這位父親真的很了不起,對於小兒子執意離家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心中即使擔憂萬分,知道他可能在外受盡痛苦,但依舊不阻攔他去嘗試與冒險。更令人感動的是,他始終懷抱著迎接小兒子回家的愛等待著,而且這份愛不是因為小兒子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而僅是因為「小兒子是他的愛子」。

其次,Nouwen認為這個故事裡小兒子的際遇和心情,也經常能扣緊讀者的心。因為許多人想活出自己的生命,卻不是用家長或老師給的答案,不希望在自己動手嘗試之前,就被套上某種刻板角色形象。如果我沒有打從心理接受,又如何能夠讓某些知識技能或角色成為真正的自己呢?

除此之外,每個人這輩子都經常有犯錯渴望寬恕的經驗,也都期望著周遭的親人、朋友能給自己這種寬宏的愛,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修補關係。所以當看到小兒子被父親無條件接納的畫面,也彷彿自己得到了無條件的寬恕與愛的滋潤。

最後,Nouwen認為,這個故事裡最被忽略的是大兒子的嫉妒與憤怒之情,因為多數人總認為要自己有傑出表現,才能「換得」師長、伴侶或朋友的愛。為了保護自己不被討厭、持續被愛,我們努力做出這些事情,但是當結果沒得到預期的愛與回報時,就會由愛生恨,甚至心懷恐懼地防備周遭所有的人。

歸根究柢,我們很像大兒子,並不是真心誠意愛著自己周遭的人,而是用市場交換的邏輯在對待彼此。因此,表面上我們是在照顧家人,內心卻充滿高度憤怒、恐懼和疑慮,深怕自己失去了什麼、沒有被公平對待。所以我們開始大量囤積物資以備不時之需,我們收起自己的知識、金錢與愛,以防別人掠奪或詐騙我們之後,讓我們自覺受騙、受傷。

當自己陷入高度恐懼之際,我們甚至還會告訴自己:「對啊!我現在看起來雖然有餘,但誰知明天不會出現什麼臨時的災難?所以我不信任、不分享是合情合理的。」恐懼主導我們的人生,甚至面對所有疑似的敵人,我們都會變得凶暴。恐懼吞沒了我們,使我們無法發展內在真正渴望的人際關係。

透過重新閱讀、反思這則故事,Nouwen希望我們相信: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透過表現傑出「贏得愛」,而是相信每個人都已經擁有上帝無條件的愛。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與我們的表現毫無關係;我們不需要藉口,僅僅需要相信並接受「自己已被上帝無條件所愛」的事實!

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曾經在1668年繪製了一幅主題為《浪子回頭》(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的油畫,是Nouwen十分鍾愛的。林布蘭畫這幅畫的時候,已經垂垂老矣,甚至幾近眼盲,人生從燦爛落至谷底。但Nouwen認為也是因為經歷這麼多的苦難,林布蘭才能創作出靈性這麼高的作品。從觀眾的角度來看,與自己距離最近的是投入父親懷抱的小兒子,或許這也是林布蘭想邀請觀眾一起進入畫作體會的一個角色:被無條件之愛擁抱的平安。




參考資料:

徐成德(譯)(2017)。《回家的渴望:與盧雲一起再思浪子回頭》,H. Nouwen(著)。台北市:校園。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