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要給別人建議之前

【作者:徐敏雄會思想的蘆葦 2001.06.03


  曾經看過許多義工只要一聽到受助者說出他的困境,直覺的反應就是想要 以自己的經驗或知識去給予受助者建議,甚至會以指導的口氣告訴對方,「你 就是……問題,只要……,你就可以……」。或有看到團契的輔導和契友在分 享一些生難處時,會全然站在「靈性不成熟」的話來回應那些處在患難中的基 督徒。每當看到、聽到甚至親自經歷到這種場面的時候,我直覺的反應就是: 那些受助者或處於困境中的弟兄姊妹感受如何?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從「受助 者」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究竟需要我們什麼樣的幫助?他們究竟喜歡我們以怎 樣的方式來幫助他們?

  先從社工或義工來看,無論哪一種助人工作,很重要的一項倫理就是「案 主中心」,也就是:站在案主的角度立場、用他的思維邏輯、去察看他當前的 困難或處境,並協助他看到問題產生的可能內在與外在因素,以及任何可以幫 助案主改變的內外在資源為何,至於諸多可能的解決方案中案主要選擇哪一條 路,決定權應該交給案主。但是許多時候,義工們有一顆火熱的愛心,但同時 也用他們的立場在看待受助者的困難。當助人者以他的價值預設來看待受助的 問題,或體驗他們的感受時,經常無法感受到案主的難處究竟在那裡,因為案 主之所以會產生那樣的困境和難處,常常是出於他所擁有的價值觀或其特殊的 社會處境。

  在價值觀的部份,如果我們說案主因為戴上 3D 的眼鏡生活,所以會發現 或感受到 3D 場域裡的困難,那麼當一個義工或助人者以一般的 2D 眼鏡便無 法看出並深切地感受到案主的問題和感受,因為 2D 的眼鏡根本看不到許多 3D 眼鏡中的世界。在特殊生活脈絡的部份,由於每一個人所處的階級、城鄉、族 群、文化和家庭等社會背景不同,一個中上階級家庭出生的社工員或義工,常 常很難體會到一個貧困家庭孩子在面對班上同學與自己生活方式差異時的感受 。每個人都有屬於他們的一段故事,圍繞在他身旁的人、事、物,都不可能與 其他人相同,套一句德國社會學家 M. Weber 的話來說,每個人的生命經歷都 是一種「歷史社會情境中的巧遇」。

  所以,當一個人遭遇到生活中的難處時,一定是從他的價值觀和社會處境 來看,這個問題才會成為問題,這時候倘若我們企圖從旁人的眼光或預設來理 解他,那麼不僅可能無法清楚掌握受助者的感受和問題核心,更可能讓受助者 感因不被了解而放棄訴說他的難處;助人者有意或無意所強加的強勢價值觀不 但會讓受助者出現更加沮喪、無力感的現象,甚至當他們發現到責罵他、與他 對立的人已經多到一個數量,他在生活中已經不再在乎名譽或他人的看法,而 在衡量違法所可能獲得的好處扣除違法可能招致懲罰後,所得到的結果又多於 守法的利益時,他們會選擇以各種極端的手段發洩他們的不滿與情緒。

  其實,在許多受助者中我最常看到的不是愚昧者,而是那些很清楚自己該 怎樣走,但卻缺乏毅力去行的人,雖然確實也有不少人需要助人者幫忙釐清問 題。對他們來說,面對一些生命中無法可改變的事實時,他們早已相當理性、 清楚地釐清自己所有可能的選擇,以及走其中任何一條路的利弊得失。這時候 ,助人者一切的建議、或那些企圖幫助受助者看清「問題事實」的動作,都只 會讓受助者覺得厭煩,因為許多時候助人者介入受著者問題的主觀價值觀,並 不能看到受助者問題的核心關鍵。

  以上所談的「助人者 ─ 受助者」之間的關係同樣適用於「團契輔導 ─ 契友」或「契友 ─ 契友」之間,因為人與人之間之所以能夠相互了解,其實 就是人類所使用的語言結構和理性邏輯相同所致。我如何知道河裡的魚很快樂 地在游泳?因為我假設如果這時候我自己在河裡游泳,我一定感覺到悠遊自在 ;但是問題是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和魚相同嗎?如果今天我看到一個人滿臉笑容 地在河裡游泳,或許我比較有理由說:我覺得他很自在快樂,因為人類所使用 的思考方式基本上是符合「理性」(reason),藉由人與人之間這個理性的「 眼鏡」,我們便可以看到他人眼中所看到的東西,並從一些人類基本的本性中 ,體會到他們的可能感受。

  但我們別忘了,人類用以作為理性衡量事情利弊得失的目標很多,它可以 是「金錢」、「信仰」、「愛情」等等,當我們希望了解他人的感受時,很重 要的就是掌握他們究竟在意什麼?他們的終極目標究竟在追求什麼?做為一個 助人者,重要的是從他們的邏輯去釐清、體會他們的問題所在,即便自己並不 贊同受助者的價值目標。助人者可以透過對話、討論、分享的方式,提出另類 的思考方式,或其他可以作為生命終極目標的可能選擇讓受助者選擇,而沒有 論斷或強迫受助者接受某種價值信念或生活方式的權力,只要受助者的言行舉 止沒有妨礙到其他人,不違反法律的基本規定。

  因此,無論是作為一個義工、社工員、輔導還是一般的契友,當我們聽到 身旁有人遭遇困難,需要關懷時,請大家在開口安慰或給予回應前先弄清楚: 他的問題、難處和感受究竟是什麼?一味地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所提出的建議、 安慰或責備,是否能讓受助者得到重新出發的動力?當我們想要說出「我為你 禱告」的時候,這份禱告是否出於對受助者的感受和困難點有較清楚地了解, 並願意附上代價陪伴受助者一同走過困難的路程?還是只是睡前的三兩句祝福 的話語?凡事禱告、凡事仰望、凡事感謝固然是一個基督徒該有的生活態度與方式 ,但是除了「個人 ─ 上帝」的關係外,是否有也該有屬於「信徒 ─ 信徒」 較為真實、合宜,而且是可以實際去付出的安慰與支持呢?如果是的話,這份 信仰生活和助人工作該怎麼做、做些什麼,相信是每一個信徒和助人工作者所 必須思考且不可逃避的功課。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