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是藉饒恕賺取赦免嗎?

【作者:Monica Augustine Chen網路作家Ⅰ 2021.10.31



《惡僕》(The Unmerciful Servant),歐仁·布蘭(Eugène Burnand)。(圖片提供/www.eugene-burnand.com


聖經的道理中,「能知」卻「難行」的莫過於「饒恕」之道。因為「傷害是實實在在的。我們遭受傷害之後,就不想再受傷害。我們不容自己被利用,我們想向傷害我們的人算帳」[1]。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就無法認同勸人「放下」的「善良婊」,不以為然的表示:「有些事情你沒經歷過,就別輕易評論。」、「你沒吃過別人的苦,就不要勸別人大度。」、「你沒經歷過那些事,就不要勸別人放下。」,並怒斥:「話說得簡單,你失戀看看?看看你能不能容忍自己最愛的人和別人結婚?」[2]

如果看過韓星IU(李知恩)與呂珍九2019年主演的韓劇《德魯納酒店》,也不難發現從社長張滿月(IU飾)到旗下每一位員工生前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怨念,要等到放下之後才能離開綁住他們已千年、百年或數十年的「月之客棧」,走向奈何橋。

儘管饒恕真的很難,但耶穌卻一再要求他的跟隨者必須饒恕。他教導門徒禱告時甚至要祈求赦免的人必須饒恕別人:「求你寬恕我們的罪,就像我們寬恕得罪我們的人」(太六12,新普及譯本)。

問題來了,這句「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太六12),是否表示我們可以藉饒恕別人來「賺取」神的饒恕?

答案要回到《馬太福音》十八章23-35節這個「不饒恕人的惡僕」的比喻尋找。故事的第一幕是一個僕人欠下難以置信的一千萬銀兩銀子債務,當他請求寬限時,主人竟免除了他所有的債。

然而到了第二幕,這個剛得豁免的僕人遇到欠了他十兩銀子的朋友,他竟不客氣的要求立刻還債,且不理會對方寬容的懇求,直接把欠他債的人給下到監裡。

逆轉的結局發生在第三幕,看不下去的同伴將此事告訴主人,大怒的主人「撤回他的赦免,以他對待別人的方式來對待他」[3]。

我們在這比喻裡清楚看見,這個惡僕原本難以還清的債務得以免除,只是因為主人「動了慈心」(太十八27),且主人的回答「不是答應拖欠而是一筆勾消,遠比所祈求的寬厚得多」。

其實這惡僕的朋友所欠的債只有惡僕欠主人債額的「六十萬分之一」,但這個惡僕「剛被免了全部債的有罪的債主卻還堅持自己的債權」[4]。這位惡僕的不肯饒恕,說明了他「未真正明白他欠王的,與另一個僕人欠他的,兩者有多大的分別」[5]。


《惡僕》(The Unmerciful Servant),歐仁·布蘭(Eugène Burnand)。(圖片提供/www.eugene-burnand.com


事實是,如果「我們的眼睛被開啟」,我們就會「看見我們得罪神是何等罪大惡極,相比之下,別人對我們的傷害根本是微不足道」;另一方面,「若我們誇大了別人對我們的冒犯,這就證明我們低估了自己的罪」[6]。

神對我們的寬恕完全是本於祂的憐憫,但仍要求「被饒恕的對象必須悔改」;「當我們決意不饒恕他人的時候,就表示我們不願悔改,也阻礙神的饒恕」[7]。惡僕的「鐵石心腸」正證明了他沒有「真誠的悔改」,也因此最終不能得到赦免的恩典。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之所以要求赦免,是因為我們除了主人已免除的「舊債」,仍不斷在累積「新債」。好在因著神的愛,我們可以來到神的面前求饒恕,且安慰人的是:「每當我們需要的時候,隨時都能白白得饒恕」。

其實我們饒恕別人,只是「把神早就賜給我們的整桶水裡面,分出一滴給別人」[8]。饒恕既是白白得到,我們又怎可吝惜不給那得罪我們的人?

「我們向神祈求的東西(赦免我們的罪),我們卻不願施予別人,那無疑是錯誤的[9]。因為「沒有踐行與人和好,就沒有權利祈求與神和好」,「這不是說門徒饒恕了別人,所以有資格得到神的饒恕,而是說,門徒饒恕他人的時候就表明神已經饒恕了他們,因為神寬恕的愛已經使我們自己變得謙卑」[10]。

因此,「對於不饒恕人的人,就沒有饒恕存在」。這個惡僕的不饒恕「有力地見證了這樣的事實:他從來沒有悔改過」,他始終把自己看作生命的中心,最終的結果就是「喪失了一切」[11] 。

與這不肯饒恕的惡僕相反的,如果我們是「被赦免的人」,我們「應該能得到動力和能力去饒恕人」。雖然這仍是「出於意志的行動」,您我仍須「定意不怨恨我們的弟兄或姊妹」[12],但「願意饒恕人」無疑說明了我們「已蒙赦免」的事實。

所以斯托得(John Stott)牧師說的沒錯:「『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是要我們藉著饒恕別人來賺得自己的饒恕。相反的,祂指出,我們蒙神饒恕的其中一個證據,便是願意饒恕那些得罪我們的人」[13]。

這不是表示饒恕因此變得「輕而易舉」,但對蒙了赦免之恩的人來說,饒恕不再是不可能的要求。因為「饒恕別人的基礎不是在於人本身,而是最終在於天父的憐憫」[14]。

耶穌這比喻所要說明的正是:「我們領略了神無條件的寬恕後,就會深受感染,並且改變我們所有的人際關係」。「經歷憐憫的人,就會顯露出憐憫」,「接受了祂的寬恕,就已經謙卑地進入天國的生命裡,之前一切屬世的價值觀完全顛倒過來」[15]。

所以饒恕別人,表面上是「施恩給別人」,實際上則是「蒙了神的恩典」;讓我們因著祂的愛與能力,不必再困在「月之客棧」,可以「寬恕那些虧待我們的人,好常常保持著救恩中的喜樂」,也證明我們的罪債真的獲得赦免了[16]!

有人或許還是覺得,如果輕易饒恕人,豈不是太吃虧了?然而,堅持不肯饒恕,受折磨的最終還是自己。《信心的跳躍》一書的作者就提到他認識一個女人:「是他所認識的人中最醜惡、尖酸、刻薄的一個」。

其實這女人「年輕時是個美麗可親又有趣的女孩」,可憐的是「十九歲那年,在她結婚的前三天,她的未婚夫和她的妹妹背叛她私奔了」。

「她的傷心和羞辱是可想而知的。這個悲劇使她選擇對她的妹妹及未婚夫採取一輩子憤恨不饒恕的心態。」「雖然她的妹妹對她感到萬分抱歉,在後來的五十多年中無數次嘗試著向她道歉、補償,但都未能改變她的心意。」

結果就是:「每一個不愛、不原諒的決定,都使她心中的尖酸刻薄更加深刻,她的仇恨終究將她的人生永遠染了色。」「神賜給她的天生美好已被她重複選擇的尖酸刻薄消耗殆盡,她最初的決定最後變成了她的本性。」

這個悲傷的故事提醒讀者:「我們越選擇某些事情,我們要離開它就越不容易。直到有一天,我們的決定根深蒂固的長存在我們心中,促使我們成型的動力變得無法阻擋。我們的決定塑造出我們的性格,而我們的性格又繞過頭來,越來越強力地影響我們的決定。」[17]

我不否認有些基督徒可能有著不亞於這可憐女人的傷痛,但我們可以決定是否要讓「不原諒的決定」不斷在我們內心盤根錯節,最終「變成我們的本性」?

主耶穌既已赦免了您我「無法計算的罪債」,這赦免就「必須在蒙赦免者的生命中被複製」,讓「禧年的赦免在耶穌同在的國度裡成為可能」。

願您我靠著主的恩典,能夠不再對曾經得罪或仍在得罪我們的人硬心,也以憐憫的態度待人;不但從傷害的囚牢得以解放,也從饒恕中真實體驗到自己是蒙了「有效的憐憫」,因為祂的憐憫「能夠使人更新變化」[18]!



[1] 邁克爾.威爾金斯(Michael J.Wikins)博士,《馬太福音(卷下)》,漢語聖經協會,2016年,頁744。

[2]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你身邊有沒有那種「善良婊」?〉,20210322。

[3] 戴維茲(Peter H. Davids)&布魯斯(F. F. Bruce)&柏饒齊(Manfred T.Brauch) ,《聖經經典500問:一套以提問出發的註釋書(新約篇)》,校園書房,2021,頁60。

[4] 法蘭士(R.T.France)博士,《丁道爾新約聖經註釋:馬太福音》,校園書房,1996,頁312。

[5] 曾思瀚博士,《壞鬼比喻:馬太福音篇》,基道出版社,2015,頁126。

[6] 卡森(D.A.Carson)博士,《馬太福音》,美國麥種傳道會,2013,頁350351。

[7] 海爾(Douglas R.A.Hare)教授,《解經講道註釋 :馬太福音》,台灣教會公報社,2010,頁85。

[8] 湯姆•賴特(N.T. Wright)博士,《馬太福音,真是這樣?!(下)》,友友文化,2005,頁60、92。

[9] 博克(Darrell L.Bock)博士,《路加福音》,漢語聖經協會,2008年,頁334。

[10] 大衛.特納(David L. Turner)博士,《房角石聖經註釋叢書:第十一卷上:馬太福音》,恩道出版,2019,頁166。

[11] 卡森(D.A.Carson)博士,《主耶穌與神的國度》,美國麥種傳道會,2003,頁115。

[12] 格林(Michael Green,牛津威克里夫教學廳資深研究員),《聖經信息系列:馬太福音》,校園書房,2009,頁322323。

[13] 斯托得(John Stott)牧師&康納利(Douglas Connelly),《耶穌的邀請:與斯托得一起讀登山寶訓》,校園書房,2019年,頁118。

[14] 黃漢輝博士,《與人同在的彌賽亞君王:馬太福音析讀(卷下)》,基道出版社,2016,頁43。

[15] 邁克爾.威爾金斯(Michael J.Wikins)博士,《馬太福音(卷下)》,漢語聖經協會,2016,頁744。

[16] 邁克爾.威爾金斯(Michael J.Wikins)博士,《馬太福音(卷上)》,漢語聖經協會,2016年,頁310311。

[17] 葛雷格.博德(Gregory A Boyd)教授&愛德華.博德(Edward K.Boyd),《信心的跳躍》,1999,頁4647。

[18] 斯諾德格拉斯(Klyne R.Snodgrass)博士,《主耶穌的比喻》,美國麥種傳道會,2013,頁172173。




台語版請按這裡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