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蒼蠅歲月 上

【作者:李阿生網路作家Ⅱ 2023.07.09



圖片提供/123RF


一個陰翳、微冷的早晨,年方十五、六歲的少年撐著惺忪睡眼,加入了公車站排隊的人群,平凡瘦弱的外表在一眾青春洋溢的學生當中並不起眼。若說少年有什麼與年紀相仿的他們不一樣,大概是目的地吧?少年不是要去學校求學,而是要去工廠工作。

早幾十年,這不是奇怪的事,但在台灣已然經濟起飛、教育逐漸普及的當時,少年的際遇與同齡人相比就有些與眾不同。少年沒有太多選擇,國中並不熱衷於學業,家境也讓他談不上什麼理想,為了替家庭減輕負擔,少年選擇報考建教合作班,剛好趕上台灣產業還沒外移的時機,得以國中畢業的學歷做些技術門檻較低的工作,開始了自食其力、半工半讀的歲月。

不過,這口飯並不容易下嚥,少年的工作技術門檻雖低,但是職場講求的不只是專業技術而已,諸如職場倫理、人際關係、應對進退等課題,對未及二十歲、仍是血氣方剛的少年而言,是不小的衝擊與挑戰,鬧出的笑話、惹出的事端不在話下。而這些困境與挫折,也在少年的心中埋下了不少「何以如此?」這些問題。當他在禮拜日聽到、讀到許多人因信基督而平安喜樂的見證後,更覺得矛盾、衝突。

少年因著父親的關係,自小就接觸了基督信仰,多年累積下來,對聖經中的故事有粗略的認識,對教會事務也有點概念,許多人因信基督而生命改變的經歷,也讓他心生嚮往。但嚴酷的事實是,那都不是少年的故事。

職場生活與教會生活宛如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相互衝擊彼此。究竟是哪裡出了差錯?那些光鮮的人生為何距離自己如此遙遠?少年雖然盡可能改變自己,盡力做好、行善,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基督徒,也自信有點成果,但是內心仍在掙扎,就這樣度過了高中生涯。

結束了半調子的高中學業,少年沒打算繼續升學。必須負擔一部分家計的他,也不太能撇下工作求學。這輩子大概就這樣了吧?少年想,就像父親一樣踏踏實實、平平淡淡,似乎也不壞。

但是他對這些日子以來信仰與生活的糾結仍是耿耿於懷,苦於找不著答案。前些年雖然在弟兄姊妹的鼓勵下受了洗,但生命的改變似乎仍是虛無飄渺。

少年的轉折,是看到一本不陌生的歌本《基督是主》,他在團契中經常接觸,但不知怎地,那天他看到那幾個字卻特別陌生,好像有人隱隱在問:「你真的以基督為主嗎?」少年似乎有點明白了。

原來,從小參與主日學,不見得是信基督、以基督為主;原來,定期聚會、參與服事,不見得是信基督,以基督為主;原來,沒有信心基礎與確定的洗禮,不見得是信基督,以基督為救主;原來,自己過去是接觸基督信仰,但沒有基督信仰,有源於聖經的屬靈知識,卻沒有因信基督而有的屬靈生命,少年似乎有點明白了。

對問題癥結有點領會的少年,開始積極透過想得到的方式尋求真正的基督徒生命。真實的基督信仰內涵,變成少年關心的重點,畢竟,之前累積、經歷的有多少具有真正的意義與價值實在很難說。

剛好高中畢業,晚上的時間空了下來,少年便在這段時間尋求答案。那段時間中,少年彷如無頭蒼蠅般,對聚會幾乎是來者不拒,只要有人邀請,他都不假思索地答應。少年曾經引以為自滿,一個禮拜168小時中,他有十分之一的時間與聚會生活有關。

除了教會的聚會,少年還因緣際會參加附近大學的學生團契,雖然年紀沒有太大差距,但是少年半工半讀的背景,致使他與還是學生的契友有所分別。此外,契友多是在學校接觸福音,是所謂的第一代基督徒,他們因信仰而與家人糾結、與過去的價值觀拉扯,都是從小接觸基督信仰的少年未曾經歷的。前者的差異讓少年思考他們可以聚會的基礎是同質性嗎?看彼此的背景,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是地域性嗎?少年為了參加聚會,要騎半個小時的車呢!是交情嗎?白日要上班的少年,說真的與契友沒有什麼私交可言。對基督的信——是少年後來找到的答案,在這樣的基礎上,他與契友雖然可說素不相識,但仍可在信基督耶穌的基礎上聚集、往來。找著這個答案後,少年打消了一度萌生的退意。

而信仰經歷的差異,對少年而言無疑是巨大的衝擊。原來,歸信基督是要付上代價的。原來,當一個人蒙恩召成為基督徒,在學習基督上有許多課題需要面對,信基督不只是教條,而是基督的生命如種子落在土中,這種子雖然好像死在那遙遠、古老的各各他山上,卻在每個信祂、歸入祂名下的人身上顯出又新又活的復活大能。少年早前的領悟相較之下只是個開端,只是產生一個問號,但如今在這環境中體會的卻正式開啟了一扇門,雖然沒有解決少年的問題,卻讓他更進一步認識應當尋求的方向,重新思考自小在教會、主日學、團契所知道的。

少年這才恍然,原來,這就是他來到這裡的原因。雖然按理說,他沒有太多參與大專團契的可能性,但事情卻如此發展了。原來,他所信的基督耶穌雖沒有直接回應他的問題,也沒有直接對他說話,但是藉由環境的預備、聚會中的帶領,少年開始踏上真正尋求、跟隨、認識基督的旅程,雖然仍是朦朧,與之前相比卻已具體許多。(待續)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