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S古代基督信仰圣经注释丛书》和教父们一起开读书会

【作者:梁耿硕越过急涧山岚 2023.12.10



特土良,1584年。(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口述:梁耿硕(校园书房出版社主编)

■ 整理撰写:陈晓玫


想像你在清晨微光中,准备开始一天的灵修。沉思默想之际,竟然有一群来自罗马、北非、义大利早期教会的牧者们,搬椅子在你旁边围圈坐下,你们翻开今天的主题经文,一同阅读,并且分享关于这个主题经文的心得……这种超越时空甚至语言隔阂,彷佛是电影中超现实的场景,如今竟然能够成真!

在《ACCS古代基督信仰圣经注释丛书》出版之前,「与教父一同灵修」,就是许多圣经研究者求之而不可得的梦想,随着许多历史资料数位化的技术逐渐普遍,早期文本资料的收集、整理逐渐可能,这样「梦想成真」的机会也随之开启。

1993年,当时年过60岁的神学家托马斯・奥登(Thomas Oden)凭藉学术界多年累积的人脉,号召世界各地圣经研究学者,开启这项「古早味浓缩还原计画」。他们仔细淘选整理这些源自拉丁文、希腊文等不同语言,从2至8世纪等不同时代,来自早期教父的讲稿、书信、经文注释、论文等内容,按照圣经书卷编纂成册。

这些早期注释者包括了第一、二世纪的殉道者游斯丁和罗马的革利免,到第八、九世纪的比德、尼尼微的以撒、阜丢司和大马士革的约翰,同时还包括许多亚历山太传统的代表人物,如俄利根等人。他们是接续在初代使徒之后,第一批持续将旧约圣经视为预表基督,从「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观点阅读、诠释新旧约圣经的学者,也可说是最早期的教牧神学,因此在这套汇集了古代众多信仰智慧的丛书中,你可以读到特土良学习如何祷告;听听俄利根怎么讲灵魂的毒素;看到奥古斯丁讲人心的软弱;甚或读到屈梭多模的盼望灵修学。

古代诠释的新体会

除了在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外,这些看似距离我们年代久远的古代教父对圣经的解读,对如今的我们也有相当特殊的信仰意义。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教授吴国杰博士在〈古代教父释经与我何干?〉一文中指出,今日我们持守的正典权威和正统教义,皆非从天而降、瞬间即达,而是经年累月、逐步发展而成。因此,古代教父的释经对现代基督徒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反映原意、加添亮光和认识源流。

不管身为一位牧师、圣经学者或平信徒,一定会在阅读或解释圣经时对特定经文原意产生疑惑。在现代复杂的神学、释经学原理让人「雾煞煞」之余,这些最接近新约成书时期的「教会始祖」,就像是提供原汁原味的解经参考,认识他们对圣经的理解,也有助掌握这些教义与礼仪的真正意义。

历久弥新的属灵遗产

除了实际的应用价值之外,这些年代久远、看似与现代基督徒大相迳庭的教父,其实还带来了更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随着历史发展、使用的解经方法不同等原因衍生的解经歧异,并不少见。正如毕德生所说,当现代圣经研读者「被繁琐知识压得喘不过气,开始渴望真正智慧,」这些古早味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便被凸显出来。

《ACCS古代基督信仰圣经注释丛书》的特色之一,便在于它不仅罗列不同教父的观点,更同时罗列分歧甚至对立的解经诠释。这样的编排,指向一种更开放的圣经阅读观点——这些「古早味」并非「正确答案」,而是尊重并呈现不同的声音,作为宝贵的参考。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藉此从现代释经所处的纷杂中回望,尝试从教会历史理出信仰的脉络,发现大公教会的先贤的属灵洞见,看见在当中包含了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三大基督宗教派别共享的属灵传统。

从初代教会到中世纪教父,到16、17世纪宗教改革,再到现代诠释,这些长久以来支撑着教会、直到近代渐趋沉默的古代解经文字,不断发出亮光,补充、重构我们的信仰,并且启发我们关于传统的深层价值――不是应该被抛弃的旧皮袋,而是应该被理解、吸纳并超越的宝藏。





ACCS古代基督信仰圣经注释丛书&领导力

作者:迪恩.温特(Dean O.Wenthe)
译者:任传龙
出版社:校园书房出版社

本专栏与《校园出版社《书飨》校园杂志》合作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