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圣灵感动,释放心灵自由(下)

【作者:罗吉希越过急涧山岚 2011.07.24


神亲自托付 原民图腾画耶稣

那一天,斐宁师母如同往日一般,随同塔卡纳夫牧师外出募款讲道。「我从小就对画画、空间的摆设非常有兴趣,不管去哪里,我都喜欢观察、打量别人挂在墙上的摆设或画作,想像如果换作是我,我会如何布置这里。」

那天,牧师讲道的教会,墙上挂着一幅非常漂亮的彩绘玻璃艺术画作。

师母坐在台下,一面听牧师讲道,一面在心里对神说:「主啊,这面墙上的画好漂亮!」

「你也可以画,彼娜得女儿。」神对她说。

「我?主,你是说我也可以画画吗?」斐宁师母惊讶反问,向神确定这个念头。

「是啊,你要画,用原住民的图腾画出属我的画!」

「啊!」师母心里涌出不可思议的感觉,急着想和牧师分享。但牧师还在台上讲道,「讲道结束回家的路上,福音车上人多,也不能说,只好一直忍着,回到家我才一口气和牧师说神对我说的话。」

过了几天,斐宁师母向牧师请假一天,自己在街上蹓躂。脱离了每天生活的柴米油盐,出门没有多久,心里忽然有一个声音,催促她前往信望爱书房作画,她顺服心中小小的声音,就拿笔在纸上画了起来,愈画愈起劲,等师母从画中抬起头来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我居然完全没有停笔地画了十二个小时,而且中、晚餐都忘了吃呢!」这是师母第一次感受上帝带领完成作品的能力和喜悦。

这些画作,后来成了教会2006年的募款月历,卖的情况很不错,师母说:「感谢主,我真没想到,我就这样开始了画画。」

除了传统的画布和颜料,神还提醒彼娜得使用她一切熟悉的材料。 有一天,师母在教会,发现上次教会请来的蜡染老师剩下的材料,于是就在教会无法停手的画了起来,十二个门徒围绕在耶稣身边,每个人的脸都朝向耶稣,让看画的人觉得自己也在现场,也想知道耶稣对自己说些什么——那就是「耶稣最后的晚餐」,也是彼娜得.斐宁最为人知的代表作。

彼娜得.斐宁开始画画,她想要在一年内画出三十三幅耶稣生平的画,可是眼下第一个困难,就是没有钱,画布、颜料哪里来?她发愁,愁到不知如何是好。个性单纯的彼娜得.斐宁曾读到一个关于梦想成真的重要法则,「把梦想告诉很多人,让大家督促你,帮助你一起达成梦想。」所以她就把一年完成三十三幅耶稣生平画作的伟大梦想发布出去,眼见时间一天天过去,但画布没有着落、颜料也不知该去哪里筹,她真是心烦意乱。有一天她瑟缩在小工作室的沙发上,愁得睡着了,一觉醒来时,赫然发现,眼前有一张不知何时捡来的木板,刚好就是她想要作画的尺寸,她心里欢喜感谢赞美神的预备,马上不停的忙了起来。      

「原来,作画不一定非得用什么特定材料,只要心中有画面,手中有适合的材料,都可以自由无界限地来表达。」因上帝是创意的源头,画材解决,作画对彼娜得一点儿也不是问题,很快的,一年内,她真的就完成了耶稣的洗礼、耶稣讲道、上十字架……等三十三幅画。 只要心里有意念,天地万物都可以用来描述传达神的奇妙神性。

有天,斐宁师母因为记错在学校教母语课的时间,意外得空在文化局艺术中心休息。她惊喜地发现,二楼有个小小安静的陶玻展览。她踅上二楼,发现彩色玻璃烧在米白陶土上,是多么的和谐、美丽。当下她就带着活动简介回去上课,下课后便积极打电话,想找出陶玻展的创作者,学习陶玻制作的技术。

陶玻的创作者告诉师母,他在高雄的弟弟离师母那里较近,师母立刻与高雄的老师连络,排好每周六早上去学习烧制陶玻的技术,两个月后,老师说自己再没有东西可以教师母了。「我就说要付老师学费,没想到老师坚持不收」,他只淡淡的说:「事实上,我从您这儿也学了许多画画的技巧呢!」

从此,师母常从垃圾桶捡拾各种颜色的废弃玻璃瓶,也特意到大卖场寻找异样颜色的饮料玻璃瓶制品,老板很小心的为她包装这些玻璃瓶时,她都告诉老板:「不要包得太仔细,因为我带回去也是要打破的。」她说:「我想用烧陶玻的方法来作第二阶段创作,以圣经中的女人为题材,完成三十八幅画,希望在2013年三月八日展出,因为我觉得女人就像是陶玻。」陶土和碎玻璃都是不值钱的材料,但是经过火烧后,就会变得非常美丽,一如女人:「或许一开始时,世人并没有意识到女人的珍贵,但是经过种种的磨练和雕塑后,神会把我们模塑得分外美丽。」

邀请开画展 场地时间神预备

就在这时,台南教会公报举行个展:「可是光是装框,对我来说,就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斐宁师母的画,既然不是画店里买来的现成画布,当然也没法用尺寸规格化的一号框、二号框,一切都得订做。最后师母心一横,向银行贷款了十万元,订制画框,「但是我跟神说,我办画展不是为了要让大家认为我是个画家,我只是想让大家看到属你的画。你也知道我没有钱,没有办法付保险费和场地费,所以,主啊,如果你愿意大家来看这些画,你就要自己为我预备。」

显然神的心意也是如此;他先后透过台南教会公报、中原大学、新竹马偕医院提供场地,让彼娜得.斐宁办个展。「我喜欢空旷的场地,因为我的作品都画得很大。」这位娇小的师母说:「教会公报的展场在地下室,它刚开始时是个还没有被打理过的空间,不但管线外露,而且还有变电箱,可是我好喜欢那样简单的空间,我就可以把我的画一幅一幅挂起来,放我觉得适合的音乐,架好灯光,让来看画的人静静的、好好的观看画,看神要用这样的画告诉他什么话。」这位热情直率的师母相信,不用言语,画就能对人传递信息。「有些不是基督徒的人告诉我,他们站在某幅画前,身上就起了鸡皮疙瘩,我直接问他,神对你说话,你听到了吗?」至此,彼娜得也愈来愈相信,神能透过的他的画作对人说话。

「在一个开阔的地方,让人安静的看画,听见神对他说的话。这就是我梦想中的灵修教堂。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专属的教堂,有人用文字与神交通,有人用音乐敬拜神,而我的梦想,就是把画摆出来,让神的灵在画和看画的人当中自由运行。」彼娜得.斐宁的梦想是这样简单、明确。

因为她自己也是在作画当中与神交通,得着异象。彼娜得听讲道的笔记本,除了牧师讲道时的大纲表格,就是一个方格又一个方格的草图,速写;那些草图上用原子笔画的简单线条,就像师母的心正对神的话发出回应,意趣横生,每道线条都自有其特殊力道。有时,师母根据牧师讲道画成的图,让牧师看了也受感动:「今天的讲道一定很蒙神祝福,能让你画出这么美的画!」

稣人艺术家 不限神学拒行销

就像大部分的艺术家一样,师母也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没有收入,就没有办法购买更多的材料和画材;就像陶玻需要特别的设备和材料,钱从哪里来?「我需要卖画,来筹募创作和建山上梦想的教堂基金,如果能卖更多画就太好了! 」

有神学教授劝她,依神学的眼光,每一幅画都要先以神学背景为前提;也有原住民文化工作者劝她,要用新的行销手法让世人认识她的画作;但也有一位神学教授告诉她:「我们很讶异!你竟然把神学最细腻的地方呈现出来,你继续自由大胆的为主创作吧!」

彼娜得或许常常在神面前掉泪,但在神学家和学院派画家面前,谈起她画画的感动,却一点儿都不动摇,她从不依别人的意见,而在自己画中加减什么,「神给的感动就是这样,我单纯画我的感动。这是我的画作,我为神而画,就是这么简单。」

想到大部分的大幅画作仍被包藏在阁楼中,不见天日,彼娜得.斐宁有说不出的心疼,它们应该有一个固定的空间服事主呀!她一直在寻索,那个可以容纳画作、让人单纯看画的空间在哪里?

「我真的想为神兴建这样一个美术馆,它是个不挂十字架的教会,它与非基督徒没有距离,是传福音最好的管道。它也是一个可以灵修、看画、听主声音的园地。」大多数的人都会说,今天台湾的宗教艺术并不广泛,但愈来愈多人开始注意彼娜得.斐宁这位稣人画家,但愿有一天,台湾南部的美丽山上,真有一座让人安静看画、享受与神交通的美好教堂,让人放下思虑重担,眼睛、心灵都得完全饱足。

BOX
1.耶稣最后的晚餐:画中的耶稣和门徒都带着原住民的帽子,身上有不同的部落纹饰,却不是特定代表哪些部族,地上放的是原住民处理小米时用的捣臼,桌上排列的是原住民用的餐具;但画中弥漫的亲切感,却不限于原住民才能感受。

2.圣餐杯风铃:平山教会的三楼是牧师馆,因为艺术家师母的巧思手艺,整个家都像个小巧可爱的美术馆。楼梯玄关处吊的风铃,是一个又一个本该作废丢弃的圣餐杯,却被师母捡回来,作成随风摇曳的朵朵铃兰,或是向上伸展的玫瑰蓓蕾。基督徒看了都不禁会心一笑!

3.客厅中的成长:牧师家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幅「客厅中的生长」,画面中一棵大树,长在黑暗与光明交界处,树上小小的叶片临风瑟缩,看来甚至有些凋零,但在大树旁缤纷落叶交错处,有小小的树苗正悄悄向上伸展。「那是我在参加一个退修会时,有一位牧师藉着祷告启示我,我才惊觉自己忙着到处去参加各式各样的新知成长会,却没有珍惜自己在神面前的成长,而觉得很惭愧,就俯伏在神的面前,说,神啊,我错了,我要先来追求在你面前的长进。」师母说:「我是那棵小小树,我要靠主,让它滋长成大树,而开花结果,让我外在和内在的生命一起长大。」

本专栏与《校园出版社《书飨》校园杂志》合作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