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的结束,我们的开始

【作者:徐成德越过急涧山岚 2012.05.20


离开罗马的那天早上,我们先去了熙笃会的「三泉修院」,相传保罗在这里被斩首处决,而行刑地点已经立起了纪念教堂。罗马是保罗生涯的终点站(根据一些经外资料,或许他真的去了西班牙又回到罗马),而今天的旅程却是从他的终点开始回溯。

三馆――从保罗结束生命之地出发

阅读《使徒行传》的尾声,保罗离开马尔他,抵达义大利的首站,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再到对岸本岛的利基翁,在那里等候适宜的风向,航行到那不勒斯的部丢利,在那里上岸,沿着亚庇安大道陆路前往罗马,但是信徒知道这个消息,就迫不及待到了离罗马不远的三馆与亚比乌迎接他。

由于种种因素,我们的行程设计刚好相反,由罗马开始,再一一前往这些地方寻访保罗的踪迹。这好像是先看了故事的结局,再回头看中间的发展情节。离开保罗生命结束的「三泉修院」,搭上巴士离开已经在日光中苏醒的罗马,开始倒退踏上保罗的义大利行脚。两千多年前铺设的亚庇安大道,在罗马市郊依然保留着原来的石砌路面,历经岁月的车水马龙,散发踩磨出来的光泽滑亮,乘载过保罗进城的风尘脚步,今天早上乘载着带我们离开的车轮,离开贝尼尼,离开台伯河,离开当天准备罢工的罗马,驶向当年称为三馆,今日叫作Cisterna di Latina的小镇,拜访一间纪念保罗的教堂,或许可以打听到有关昔日三馆的历史。


保罗纪念教堂


老神父的讲古时间与令人难忘的咖啡香

教堂处于乡间,周围多是田园,与民间建筑采用一样的玫瑰色,里面则全部漆成白色,搭以原木的长椅,也没有彩绘玻璃,阳光泼洒进来,端的是窗明几净,迥异于罗马巴洛克教堂的意气风发与富丽堂皇。一位身材矮小的年长神父与另一位看来是印度裔的年轻神父迎接我们。义大利导游说,老神父前一天才庆祝他服事五十周年,他腼腆地微笑,我们也这才明白圣坛前的50数字意义。


保罗纪念教堂内部


待我们在教堂里坐就,老神父跟我们追述当地历史,他讲义大利文,由义大利导游翻译成英文,再由我们的团长吕荣辉院长翻译成中文。神父从主前三世纪遥想当年说起,这里一直为水患所苦,有一年的洪水毁几乎毁了该地所有的村子,仅余的居民生活贫苦,一直到十八世纪,教宗庇护六世决定整治这里的水患,之后建立了修院与这间教堂,还有其他宏大的建筑计划,准备让这里成为该区的信仰重镇,但是拿破仑攻打义大利,将教宗掳到法国,所以工程中断……。

这时候,我在位子上已经开始心浮气燥,心想老先生要追本溯源到什么时候(事后回想,是因为经过双重翻译,拉长了时间,他老人家其实没有罗嗦。应该是紧凑的行程突然在这个乡间步调变缓,心神也随之松懈而疲倦所致)。室内微热,空气有些滞闷,讲者与其他两位翻译的声音在空间中回荡。

神父又说,十九世纪有另一位教皇计划重建这里,因为疟疾蔓延而作罢,直到墨索里尼执政,再继续推动庇护六世未竟的治水工程,终于让这里不再为水灾或疟疾所苦。因为保罗曾经在这个地方与信徒会晤,就称此教堂为「圣保罗教堂」。(现在回想神父那天讲的事迹,觉得非常有趣,那天的不耐烦或许是因为,我一直期待他就三馆与保罗的事迹或是轶闻能说些什么?)



神父「讲古」结束,我们如释重负站起来,准备在四周看看就准备上路,谁知突然又听导游说,神父要请我们喝咖啡!我们被带到楼上一间不起眼的会议室,里面只摆了一张长桌,有些人出去拍照,去看钟楼,我又感到一阵疲惫袭来,虽然屋内闷热,但是我只想坐着不动。等了好一阵子,又感到不耐,这时有团友进来说,老神父在厨房,亲自动手(虽然有年轻神父还有一名管家)煮道地的拿坡里咖啡给我们喝,没有浓缩咖机,而是用咖啡壶在瓦斯炉上煮,已经煮到手发颤(我们整团二十一人)。

待神父一行人端着咖啡下来,我不禁暗自为自己刚才的烦躁感到惭愧。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谁提到自己的故乡不是津津乐道,永远意犹未尽。如果今天有义大利朋友或是来自任何其他遥远的国家,我们何尝不会想尽方法让他们了解台湾岛上的点点滴滴?此时我们私下传信封,想要集体奉献,表达一点心意。当我们把信封交给神父,他严严不肯收下,我用中文对「贝迦旅行社」的导游宛晏说,要不等下离开的时候,就投进奉献箱吧。哪知神父好像懂中文似的,立刻对我伸手作不可状。我不禁笑了起来,或许有些意涵不必通晓语言,在情境与脉络中即可意会。我们遂放弃与神父「斗智」,存感恩的心领受了拿坡里的香浓好客之情。



熙攘市集与驿站里的热情迎接

离开保罗纪念教堂,我们去了Borgo Faiti,也就是当年的亚比乌。车子到了小镇的一间教堂前,但因没人,无法进去参观。义大利导游与司机二人下车去打听,看有没有当地人知道旧时的亚比乌地点。这里不是罗马,虽然几近正午,小镇四周似乎依然在睡眠中,安静得很。主街远处看起来有一辆车经过,有几个人行走。教堂这里空旷无人,斜对面有一条与公路平行的小溪,沉绿色的水波不兴,两旁的蔓草与树荫倒映其上,我坐在车内,凝视着眼前似乎停格为风景画的场景(后来看友人的照片,小溪远处有当地男孩在钓鱼)。

这里在保罗时代称作「亚比乌市集」,想必是个进出罗马的旅人停驻,熙攘热闹的地方。稍北的「三馆」是「三间客栈」、「三间酒馆」,或「三间店铺」的意思,当年也应该是个人声鼎沸的驿站,像是武侠片里江湖好汉下马,走到店里喊「伙计!拿酒上菜」的地方。「罗马的弟兄们听到我们来的消息,就到亚比乌市集与三馆迎接我们,保罗看到他们就感谢神,而且勇气倍增」,路加在《使徒行传》如此写道(当代圣经译本)。历经受审、船难、漫长的航程,从部丢利上岸,由陆路又走了一百多公里。到了亚比乌,虽然离目的地罗马已不远,但是舟车劳顿,彼时的保罗想必已经心神俱疲。几乎可以想像,在嘈杂的市集人群中,突然出现熟悉的面孔,困顿的保罗眼睛亮起来,精神为之一振,按照中东的习俗,热情地亲吻拥抱…其实,再有几十公里就到罗马了,但是这些人宁可多跑一趟,早点见到想念的保罗,迎接他进城,保罗士气陡增也就不奇怪了。

「找到了,找到了!」义大利导游与司机的声音打断我的沉思。他们从当地人打听到,昔日的亚比乌与三馆原址在Latina与Borgo Faiti这个地方之间的国道上。「我们上路吧,」导游说。那天,我们像两千年前的保罗一样,在三馆受到热情款待。保罗继续上路往罗马前行,我们则继续踏上回溯他北上的旅程,南下驶往地中海海岸。


亚比乌原址如今是个精致的旅馆,以及国道上的一个里程碑所在。


三馆原址是一栋红色的房子,原为国道维修人员眷舍,如今多已售予私人。

本专栏与《校园出版社《书飨》校园杂志》合作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