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堂与食堂

【作者:张大虹传扬小品文 2010.10.24


读中学时,是在一所寄宿学校。住校生约有一千多人,吃三餐是件大事。时间到了,只见大餐厅门口排了长龙,老师看手表,准时放人进去。在食堂中大家闹成一团,管他餐厅规则,只在老师怒斥时,才稍事安静。

菜色常是学生坐定后评论的事情,红烧鱼、炸猪排、炒甘蓝、卤豆干,不合意的都大声批评。厨师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听在心里,也和负责伙食的学校行政人员协调沟通,为的是符合学生的口味,建立自己的声誉。这也正是基本经济学原理的呈现:供给与需要必须配合,才能达到彼此最大效益;而两种行为的终端,就是生产与消费。

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标志,就是机械化大量生产,制造出统一格式的产品,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进入资本主义的工商社会制度。生产的货品,必须有通路、有销售,才能得到利润,于是,设计广告,刺激消费,成了商业必要的行为。过度生产,会导致过度消费,甚至盲目消费,这是现今物质文明国家社会常见的现象。
  
■ 消费文化也在教会流行

论到如此的消费行为与消费文化,平常百姓是不会去注意分辨的,大都跟着社会的脚步走。而我们也知道,现今的教会,往往是受到社会的影响,我们不能说是受到感染,而是生活环境及文化必然是教会生活的基础;基础的型态,就决定教会的型态,除非教会与这文化基础分别出来,但这又是很困难的事情。

什么是「消费文化」呢?从寻道的不可知论者乔治・巴塔耶的论点来看,消费从生产而来,人类生产是为了满足需要。在生理、生活、生命上各项需求,都要由生产行为造出物质,而后消耗(消费)以满足之。在资本主义思想中,生产的基本观念是「有用的」、「有效的」,能获取利润,就是有效。在有效的功利观念中,不得不去想到发展成长,于是成长就造成扩张的压力和消耗的压力,舒压之道,就在于消费平衡。而消费行为是为获取、利用,达到满足的目标。

宗教改革以降,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关联,让无法进入「神圣世界」的信徒转而在物化世界中得到神格定义的满足,也就是消费教会「上层」的生产,来完成「教会经营(济)」。(参考《情欲、消费与一般经济――乔治・巴塔耶文选》,汪民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笔者依原英文书名"Eroticism, Expenditure and General Economy",将书名另译)

以赛亚书五十四章2节:「要扩张你帐幕之地,张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长你的绳子,坚固你的橛子。」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9节:「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在现代教会增长的要求下,这经文是教会福音广传,信徒人数倍增的大使命异象,是每个基督徒都应该要具备的心态。然而,当教会不是自然健康,按着时候结果子的生长,而是要用各种方法技巧来让人数、教势强大时,这样的经文就会是带着压力的口号。

这就像在世俗企业成长的观念下,认为教会也要成长,否则就是失败。从教会带领者到跟随的信徒,在成长为目标的成功压力下,就要运用有效的方法产生成果。同样的要有信徒配合「消费使用」这些方法,以致达到成长目标的满足。综观今日追求成长的教会,很多都流入这样的模式中。这就是消费文化在教会界流行的原因。而如此的产销供需平衡带出的消费文化,在教堂中犹如在食堂中。
   ■ 教会中的消费文化现象

听过一个说法:各犹太―基督教派崇拜礼仪时都有一种象徵。犹太教是灯台,天主教是圣餐饼杯,东正教是香炉,改革宗基督教是讲台上的大圣经,而新兴基督教派则是鼓。为了有效吸引青年人,乐团是敬拜不可少的配备。新歌、乐手、主唱,都在敬拜中受年轻人的注目,这与教会外的演唱会如出一辙。主张革新者说,福音内容不变,包装可变。即使如此,仍不脱消费文化概念。「有用」、「获得」、「满足」的功能性,在这样的敬拜方式产生。好的消费品,自然吸引消费者了。

东南亚一间华人新兴教会,主日崇拜很热闹,鼓乐唱诗声如排山倒海,气势非凡。当「热身」后,牧师一上台,台下弟兄姊妹报以热烈掌声和口哨声,彷佛是明星登台般。另一个东南亚籍的牧师到台湾开特会,头上带了麦克风,一会儿高举双手大声喊叫,一会儿单膝跪地虔诚祈祷。举手投足间,戏剧效果十足,无怪乎台下的青少年及青年人深受吸引。这,也是在消费文化的信仰中。

若是这些表演性的聚会崇拜被认为层次不高,那么神秘性的医治赶鬼说预言方言聚会,就应该有神圣的同在吧?!

我们常见的一些医治特会,用群众医治来满足与会者的需要,用个别医治来彰显聚会的功能。真正的、有效的、全面的医治功效,似乎不曾见过,当然主事者有其说词。若将个人得医治时作见证当作代言人,会众一起跟着做动作的行为当作抢购,这就构成了消费画面。时下开始流行网路联播聚会,台湾有个教会的祷告会,藉着网路连结到许多教会,这些教会一起加入这医治祷告会。远在百里外的一位姊妹,看着网路电视,跟着台上牧师祷告,居然病得医治,令人啧啧称奇,却又不能否认。但,这不正是(电视购物台)消费文化的理念吗?
   ■ 合宜的运用

以上种种现象,虽然可评之为教会消费文化,让教会的抽象神圣成了具象物化的世界,但事情不能只往负面看。第一,消费文化在现代教会要求增长时运用之,有什么错误?第二,不论得不得时,运用与处境相同的方法(向外邦人,就做外邦人),只要福音传开了,有何不可?第三,天国是努力的人进去的,消费思想可让大家(领袖和信徒)一起尽力奔向天堂(除非领导者私下不信)。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新兴教会所表现的,因为大家都是为了福音的缘故。只是,我们要探讨:运用消费文化的动机是否纯正。若是为了绩效,为了钱财,为了名望,为了势力,为了地位,这样运用消费概念来经营教会,就应被指责。

基督教两千年来的历史,教会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族群中挣扎奋斗,持续传递绵延下来。教会遇到的挑战,与时俱进,总是在真理之下,寻得融入生存环境,并将福音播下四方。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如何让教会继续在地上作光作盐,成为世人的希望,是我们的课题。有策略、有效率的传福音,扩大福音果效是正确的概念。但纯粹的世俗消费文化及为满足欲望而利用教会者,绝不可取。消费文化固然已在许多教会中存在,但若合宜的运用,为了福音的缘故,也不必苛责了。

本专栏与传扬网站合作。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