憎恨与宽恕(上)

【作者:张吴国仪戏语心乡 2003.05.18


谁能定她的罪?


  许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其中有一个片段:有一群人押来一个犯了奸淫的女人,来到耶稣面前问耶稣应如何办她,群众中不少人喊着说要用石头打死她。耶稣非常沉静地在地上写字。众人沉默了一会儿,又再喧闹起来,耶稣慢慢地转过身来,以极坚定的声音严肃的态度,慢慢地一字一字地说:「你们当中有谁觉得自己没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全场静了下来,耶稣拿起了石头,伸手递向人群,镜头映着一个人大特写的面孔,那拿着石头的手,就在那人面前,耶稣说:「你来,来打她,」那人倒退了数步,低下头来。那手又伸到另一个人面前,说:「那你来,打她....」那人慌忙退后,退到后面。就这样,一个一个的问,一个一个的低着头悄悄地退开了,没有人敢接过石头打她。

  这个画面常常浮现在我脑海,耶稣肃然的安静;女人待罪的沉默;群众激动狂怒的叫嚷,三个画面重复交替地出现。我常想,在场的人心中所思,究竟是怎样的意念呢?是怎样的能力能够让群众的愤恨暴怒,逐渐地放松舒缓以致平静地默然离开呢?


受伤的心如何找到出口?
  这个女人明显地得了宽恕。但我觉得重点不在这女人,而是在场的那些群众,他们的哑口无言羞愧地离去,是表示他们经过思考、反省之后,发现自己也曾犯过错,都是罪人;都不完全,所以他们在扮演伤害别人的角色的同时也是遭受别人的伤害。

  这岂不是我们人生的写照吗?在受创伤以及给创伤之间,形成了错综的关系,这关系产生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憎恨与宽恕」!

  人总会无可避免地伤害人和受伤害。一个受伤的心带着重重的伤痕,怎么能活得轻松愉快,过有意义的人生?


武侠小说中的负伤人物
  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金毛狮王谢逊,他非常尊重的师父,情若父子,发梦也没想到这师父竟会在酒后图奸他的妻子,并把他的父母妻儿全部杀死,这把他震惊得呆在当场。 即使过了二十多年,他回忆往事仍无法压制那种恐惧那种震撼!他形容说:「那天我瞧见这情景,吓得呆了,心中一片迷惘,不知如何对付我这位生平最敬爱的恩师。突然间他一拳打向我的胸口,我胡里胡涂的也没想到抵挡,就此晕死过去。待得醒转时,我师父早已不知去向,但见满屋都是死人,我父母妻儿、弟妹仆役、全家一十三口,尽丧太极拳下。」这创伤把他的人生观完全改变了,使他对生命充满仇恨,心中充满苦毒。

  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受创伤,只各人不同程度而已。心中创伤,无人愿意面对;因为太痛了,于是设法逃避、或是用各样的方法去压抑、去埋藏。但创伤若不医治,压抑越密越深,就成为蚕食我们心灵的苦毒,最终会摧毁我们的灵魂甚至生命。

  另一个创伤者,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的瑛姑。瑛姑对慈恩仇恨之深,是死也不足以消解,这种仇恨,使得瑛姑的性情变得非常冷酷无情,对所有的人与事,完全无动于衷,像一个极度自闭的人。而伤害她的慈恩,也并不比她好过,他杀了瑛姑的儿子之后,这数十年来心中被罪疚折磨,这种罪疚他一直埋葬压抑。直至被人点破了,他才大彻大悟,明白到他唯一的需要是寻求宽恕。

  这种内疚使他像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数十年,放不下,丢不开,连碰也不敢碰。他表面风光,其实内心痛苦。直至他临终前,深深切切地要求见瑛姑一面,目的是要得瑛姑宽恕。瑛姑哪里肯饶他!她望着慈恩,满眼是愤恨的火焰,恨不得把他千刀万剐!

  这两个人,都是极其痛苦的负伤者。谢逊和瑛姑,都是背负了血海深仇,他们的解决方法,一个是迁怒他人,滥杀无辜,还不停地怨天,这种愤恨成为一种残暴的力量,摧毁所有生命来宣泄苦毒的方法。而瑛姑把仇恨深埋心底,把心灵重重包围密密收藏起来,她没有主动伤害人,但她亦见死不救作为泄愤,她看见人受伤害要死了,就心中充满了快感,就像她亲手杀死这些人一样。

  其实最痛苦的,还是当事人自己。

  数十年来的苦毒,谢逊苦练七伤拳,这拳非常霸道,伤人同时亦伤自身,为了复仇,他连命也愿赔上。这七伤拳令谢逊迷失本性,经常地失控发狂。而瑛姑,多年的苦毒使她变得孤癖衰老、残酷无情。
(未完待续)


作者为加拿大安大略省辅导及心理治疗师协会会员,资深教牧辅导工作者,现任加拿大中文电台嘉宾主持

about 【戏语心乡】专栏主要写手:张吴国仪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