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之十二「宽恕」

【作者:张吴国仪戏语心乡 2008.09.07


周二课程:特别的一科,学生只有一个,没课本,没作业,没评分,没考试,没毕业典礼,却有葬礼,只因为这是授课老师墨瑞(Morrie)一生的最后一科,只有十四堂的课。当然,我盼望你可以成为这科的学生,并且也能修毕全程!

上一课墨瑞与米奇论「婚姻」;婚姻重要是宜家宜室,也是因为在乎,才会好好的经营一个家。今天,第十二课是谈「宽恕」!

■ 宽恕自己,宽恕别人

  墨瑞说:「在你死前宽恕自己,然后宽恕别人。不要拖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么幸运,有时间自我反省,宽恕自己,宽恕别人。….宽恕自己没去做的事,宽恕自己本应该去做的事,你不能因为什么事而终身抱憾,等你到了我的年纪,就知道这样不行….」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南非总主教图图强调,如果受害人坚持加害人必须先道歉,才愿意宽恕,反而让自己成为被主宰的一方;主动宽恕,意味你有自主权。能够先宽恕,受害人就成为自主的主体,不再是受制于加害人的客体。真是谈何容易!图图主持南非「真相暨和解委员会」,他说这委员会成功是因为那些愿意到委员会陈述自己故事的人;如果他们不愿出席,或出席时哭喊坚持「我要报复」,委员会就无济于事。

■ 宽恕那没要求的「宽恕」  

北非出生的犹太裔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北大演讲专题《宽恕》中,我引述其中一段与你分享:「….我们总是把给予和宽恕作爲一种机制,而不把它作爲要意识的东西。因此不存在没有宽恕的给予,也不存在不给予的「宽恕」。但是这二者尤其不能是同样的东西。…….所以给予和「宽恕」在字面上的关系在英语和德语中间也存在。比如英语:give, forgive等等。……第一个问题就是宽恕在只有在被要求的时候、明确和暗含被要求的时候才能被接受,或至少才能去考虑去同意宽恕。这就意味着人们永远不宽恕不悔罪、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者不明确请求「宽恕」的人。」

  「同意宽恕和要求「宽恕」之间的关连,在我看来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这是「宽恕」的宗教和精神团体的要求,我要自问这种相互性的不对称性的锻炼,甚至在被要求「宽恕」,与被同意去「宽恕」之间,在严格意义上讲并不针对着名副其实的宽恕。如果你犯下的罪恶过于严重,它超过了罪恶的极端,当它变得惨绝人寰,那就根本谈不上「宽恕」。…..」

  「另一本书《宽恕》……我在其中从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伦理关系研究了宽恕本身,我得出的可被命名爲夸张的伦理学。我相信宽恕的无限,相信它的超自然性。而夸张的伦理学恰恰相反,它要求宽恕在既没有被要求也不值得的地方给予宽恕。」

■ 宽恕那不可「宽恕」的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继续说:「如果存在宽恕,那它就只应该宽恕那些不可「宽恕」和「不可补救」者,也就是在做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是宽恕可以原谅,可以补救,那这样的事情人们是永远可以做的,它不是宽恕。正如我不断重复的,宽恕,如果它存在的话,前提就是它不可宽恕,即不可救赎的、非人性的无限制的尺度。」

 「 扬克裏维其(法国着名哲学家Jankelévitch)2自己强调不可补救这个词,而他所期待的就是凡有不可补救的地方就有不可宽恕,而凡有「不可宽恕」的地方宽恕就变爲可能。这就是宽恕和宽恕历史的总结,… 第一:宽恕是人的问题,是人固有的,是人的一种权力,或者是上帝具有的、是经验的,或者是存在对超越性的一种开放。第二,这个界限不同于其他界限:如果存在宽恕的话,是对「不可宽恕的宽恕」,因此宽恕如果存在的话,它并不是可能的,它并不作爲可能而存在,它只有在脱离可能的规律之外,在被不可能化、作爲无限不可能之不可能的存在。」

■ 一体两面的爱与恕

  你可能觉得,那基督信仰的要求岂不难以达至?首先,你我都不相信理论可以改变世界。理论问题变为生活的问题的时候,你要持守的理论就只能成为你的重担。

  于是宗教信仰就成为较具权威的生活行为标准,以基督信仰为例,基督的降临,为罪人受苦受死,这历史的事实就已清楚阐明了爱的真谛,舍己的精神。于是,这成了人类向着爱追寻的标准与规范!而上帝因着爱,对人付出了宽恕,所以,在爱中,宽恕是不会单独出现的,宽恕与爱,是一体两面的。

  圣经记载的神,并不单是爱与恕的神,更是公义的神,这见于衪对不义的惩治;正正由于他的公义,惩治了耶稣才有救赎,爱与恕就完整地体现于人世间,因着爱这不单是慈爱怜悯的神,也是公义的神。毫无疑问,圣经要求信徒彼此相爱互相宽恕,是伦理上的必须,更加是出于信仰上的要求。

■ 违反情理的爱与恕

  我相当同意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的看法,能被「宽恕」的,就一早应被宽恕,那它不是宽恕。而被要求去宽恕,那一定是一些无法被「宽恕」的事,于是中人被要求去宽恕那些不可「宽恕」和「不可补救」的人及事,也就是在被要求做人性限制的事,即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不合情理喇!正如一个名句:「容之能容未为容,忍之能忍未为忍」一样的异曲同工!

  在圣经中,被宽恕的人先决条件是,他必须有要求。那是说,他有知罪悔罪之态度,才会请求宽恕。基督信仰的宽恕不是夸张的伦理学,更不是被要求我们,在没有被要求、也不值得的地方给予宽恕。  

  在圣经马太福音十八章21 – 35节中,耶稣说比喻:一个君王宽恕了一个欠了他好几万块金币又没钱还的人,因他的哀求,并承诺一定会把一切债务还清。王免了他的债并把他释放了。

  那人却对一个欠他几块钱的同伴,掐住他的喉咙不放,对他的哀求无动于衷,更把他下在监狱里。王知道大怒说:『你这个恶奴,只因你向我要求,我免了你所有的债,你不该宽容你的同伴,像我宽容你一样吗?』把他关进监狱里受刑,等他还清全部的债。

  耶稣说:「如果你们各人不肯从心里饶恕弟兄,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
     可见主耶稣也认为,无限的宽恕,不等同姑息、纵容罪人。宽恕是带有制约性及纠正行为的目的,要使伤害减低甚至终止。这样的宽恕,是不姑息不纵容的宽恕,是基于爱而有的全面性的宽恕。

  爱与恕是必须与悔改吻合;那欠人者求饶,是悔悟,而他的残酷却显示出他对被宽恕并无任何感动,才大刺刺地把人下监。这也是扬克裏维其所期待的,就是凡有不可补救的地方就有不可宽恕,于是本来被宽恕因不可补救的地方就有不可宽恕。

■ 恕己饶人释此生

  『遭际平生怨毒深,「繁华事散逐香尘」;循环天理岂无报,恕己饶人释此生!』1
 -(根据杜牧诗句:「繁华事散逐香尘」改写)

要学会宽恕,别让自己有任何遗憾,首要是要宽恕自己!我们难以宽恕的不只是别人,其实最要宽恕的是自己,不要再活在自悔自恨中。基督信仰带来四度的复和、与神复和、与人复和、与自己复和、与大自然复和。宽恕自己就是与自己复和!宽恕不是懦弱,需要有勇气和力量才能宽恕。不再被过去的痛苦伤害;亦惟有能宽恕自己的人才能真正的宽恕他人。  

有人令你快乐也一定有人令你痛苦!在生命无常中去学习为过去感恩、珍惜现在,更企盼将来。

■ 结语:不需刻意的爱与宽恕

  一位忧郁症的女士来到一位心理治疗师面前,痛苦的诉说她的艰辛。女士面对家暴,丈夫酗酒,长久失业,她要工作赚钱养家,工余有干不完的家事,三个小孩要她照顾,她身心俱疲,更每天活于恐惧中又担心家暴影响孩子。公公婆婆偏袒儿子,反指责她激怒她丈夫,其他亲友也怕惹是非而明哲保身,于是,本来是受害者,反成为一切问题的元凶。她被虐却是因为她不贤,令丈夫生气;她不断受伤又不断被指责。

教会的人都很关心,但大家劝她宽恕他们才可以有平安,爱他们才可以喜乐,她无法去宽恕又很罪疚,怪自己没有那包容又能宽恕的爱。

心理治疗师问了她几个问题:

「你的隣居怎样说?」「我没问过他们。」女士摇摇头。
  「你有什么生活嗜好或娱乐?」女士摇摇头。
  「你若被赶出家门能自己活的下去吗?」女士摇摇头。
  「你仔细想一想,关心你的人多还是伤害你的人多?」女士想了很久。「其实关心我的人比较多。」
「好,那你花多少心思在那些关心你的人身上?」女士摇摇头。
心理治疗师说:
  「最爱你的先是你自己,你要多为自己着想。关心你的人你要在心中提升他们的地位。伤害你的人要在心中把他们降级。你别追问:他们为什么;也无需去分辨他们好不好,这些评价留给上帝去做判断。」
  「你要做的,只是减低他们在你心中的份量。丈夫打你,你跑,要不,报告警方。他们一骂你,你就逃离现场。该你做的事情你就做,不该你做的事情就让放手,别心软。」
  「但这样我一定会被骂死的。」女士摇摇头。
  「你这是专注他们的反应,仍在乎那些伤害你的人。而且,你迎合他们,就可以改变他们的态度吗?」
  「那教会不是要我宽恕,爱我的我的敌人吗?」女士疑惑地, 「你慢慢就明白了。」
  之后,女士再回来,脸上有笑容,衣着亮丽,很难想像这就是几个月前那个即将濒临自杀的忧郁症妇人。
心理治疗师问:「这个月来怎样?」

  「我发现我身旁有这么多人默默关心我!我的邻居、教会的姊妹,我以前根本不在意。丈夫发疯我干脆不理他,他喝醉了竟然去打婆婆。我除了必要的工作其他事情不管了。我把精神时间都放在教会、孩子、朋友、邻居。而我的心情却越来越好,小孩也感染了我的情绪越来越开朗。」

  「你觉得你先生为什么会打你?」

  「他缺乏自信吧,父母保护太过,他发现自己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他会将旁边的拿来出气,我倒楣成为他的泄气袋。」

  「所以你挨打,是在助长他恶化,他永远学不会处理情绪习。你以为你宽容他,其实是纵容他。纵容是懦弱,宽恕却是勇气。人如果不会爱护自己、爱护所有爱护他的人,他就不会有勇气对抗暴力;而浪费精力去讨好伤害他的人,懦弱与纵容是双生子,他是衰人你是受害者。你以为宽恕就是自我牺牲,宽恕与勇气才是一对,因为宽恕背后是获取,是取得强大的力量;那是上帝的爱及良善的强大力量,你能先对自己与他人有爱,你就被那鼓力量所包围,宽恕就会毫不费力自然地活出来。」

  「哦,那爱敌人呢,就是先去爱所有爱护我的人,同时不要浪费精神在敌人身上,所以不理不管敌人;才能不让敌人有伤害我的机会,为不值得的人辩论更是多余。爱与宽恕的力量就是如此活在我生命中;怪不得今天的我,原来已能宽恕而我竟然不知道。」



1『遭际平生怨毒深,「繁华事散逐香尘」;循环天理岂无报,恕己饶人释此生!』 (根据杜牧诗句:「繁华事散逐香尘」改写)原刊于0212期【加传影音】之《一笔勾销》,并蒙陈耀南教授斧正。       
2扬克裏维其(法国着名哲学家Jankelévitch)








about 【戏语心乡】专栏主要写手:张吴国仪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