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要认识圣经

【作者:张文亮河马教授 2017.11.26



图片提供/123RF

「凡到我这裏来,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我要告诉你们他像甚么人。他像一个人盖房子,深深地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发大水的时候,水冲那房子,房子总不能摇动,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路加福音六:47-48)

  台湾有种稀有的蝴蝶,名叫「黄裳凤蝶」,体积比一般的蝴蝶大,展翅的长度约有10~15公分,翅膀上有黄色的斑纹,在阳光下飞翔,耀眼且好看。

  这种凤蝶在作蛹的时候,会找根稳固的枝干,吐丝作蛹。末了,用二条丝线,将自己挂在树干上。它所织成的形状像是菱角,这种令人惊讶的建造,容易抗风。它所选的地方妥当,总是不容易被风吹落。我曾研究这种凤蝶,不知黄裳凤蝶这些本领,是在哪里学到的?

  有些动物也有类似的建造本领,例如水獭选择溪流的蜿蜒处作巢,地鼠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方作穴,水鸭知道在波浪平稳的水面上筑窝,蚂蚁选择在旱地下繁殖,蜜蜂选择在向阳面群居,连都市里的流浪狗都会选择在报纸上、暂睡一晚。这些动物在筑巢觅穴时,都想到大自然充满了不可预测的风险,居住之处要尽量减少风险。

  人类也会建造,最早的建造者称为「architecture」,arch是拱形,tecture是技术,这是「建筑师」一字的来源,建筑师是能建拱形建物的人。古希腊时期雅典的建筑、中国的天坛、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等,都可以看到拱形。为什么都以拱形作为美的代表?彩虹的形状、天体滑过地平线的轨道,都是拱形,这是建筑之美的范本。

  上帝给人的更多,他不只用野生动物的筑巢提醒人,以大自然的美为范例,他还给人他的话语,要人建造的根基是在他的话语――「圣经」的上面,如同稳固的根基必须立在磐石上。

  圣经是三十多位作者写成的,作者的职业身份都不相同:有的是君王(如写诗篇的大卫),有的是先知(如写以赛亚书的以赛亚),有的是祭司(如写创世记的摩西),有的是教师(如写以斯拉记的以斯拉),有的是农夫(如写阿摩司书的阿摩司),有的是医生(如写路加福音的路加),有的是渔夫(如写约翰福音的约翰),有的是学者(如写罗马书的保罗)。写作的地方也不同,包括皇宫、旷野、监狱、贫民区,或流浪漂泊之处等。写作的时间前后有三千年之久,写作的年代跨越许多朝代与王国。

  结果这本书从头到尾朝向同一个重点――耶稣基督,让不同的读者,不拘是博学之士,或是市井小民,或男女老幼都可以懂,都可以得到生命、力量、安息、医治、喜乐、盼望……等,更重要的是,都可以认识上帝。

圣经的背后有个作者,他用「默示」(inspiration)来让不同的人书写,「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后书三:16)。

  默示inspiration是in与spirit的合字,是在圣灵的感动里。圣经的不同作者,都是在上帝之灵的感动下写的。spirit这个字是「风吹」(breath)的意思,起初上帝造人是「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世记二:7)。我们读圣经,就可以体验到风吹进到我们的心间。

  十七世纪法国有个化学家名叫莫勒利(Nicolas Lemery, 1645-1715),他就认为生命如同管风琴(organ),要有气息才能出声,他给这学问,起一个名字叫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成为生命科学的必修学门。今天许多人强调「有机」,真正的有机――就是圣经,那是上帝吹出的气息,藉由圣经的文字,进入人心。

圣经里记到一个罗马军人,他宝贝的仆人害病快要死了,请人去求耶稣:「你只要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路加福音七:7)是的,只要一句话,就必好了,这是最佳的有机。

  「怎么知道圣经是上帝的话呢?」,人类始终没有办法去「证明」这一个问题。人类不知道什么是「上帝的」,就不知道如何证明「是不是上帝的话?」。但是人类可以「体验」圣经是不是上帝的话。耶稣在路加福音六:47-48告诉我们如何验证。

  第一、读圣经如同盖房子。为什么要去盖一个房子?也许有人忽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住在荒野外界的人、事、物怎么变,他就怎么变;也许有人忽然发觉他们长期是住在违章建筑里,过去所倚靠的原不可靠……,或许有千百种原因,使我们发现原来自己是没有房子的人,而来到耶稣面前。这种自觉,是恩典的初临,也展开真理的追寻,正如「恩典与真理是从耶稣基督来的」(约翰福音一:18)。

  第二、读圣经要挖掘。太多的东西,太多的传统,太多流行的看法,太多的人云亦云,加上自己太多的无知、顽固、自卑、骄傲、自以为是……等,都拦阻我们去读圣经。

  十九世纪着名的数学家柯西(Augustin-Louis Cauchy, 1789-1857)在1842年写道:「在人生的路上,我曾经像是一个客旅,总是注意上空的乌云或前面的黑暗。顺利时,我顶多看到了乌云的边缘有亮光。后来,当我读了圣经,喝了这纯净的灵奶,圣经的话语成为我路上的光,我才知道,过去我如同一个闭着眼睛走路的人,不知道前面路途是多么明亮。圣经的话语,所给的亮光,使我的心敬畏,使我的心安息。我一生的路程真是奇妙,未来有一天,天空将是一片的明亮。」柯西是一个深深挖掘的人,不只在数学的领域,也在认识圣经上。读圣经是与上帝同行,不是我们自己在挖掘,而是耶稣与我们一同挖掘,愈向下挖就愈明亮,如同看到黄金一般。那是磐石,安放地基的所在。

  着名的圣经注释家亨利・马太(Henry Matthew,1662-1714)写道:「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就必须细细的读书;当你读圣经时,尤其需要细细的读。我们读书,会从书本中得智慧;我们读上帝的书,更是从上帝得智慧。读的愈深,得的智慧愈多。但是,大多数人过于懒散,读书总是读表面。需要反覆的读,才能更深入,这时圣经的话自然成为你的祷告,成为你宣讲的内容。圣经是个泉源,不断的涌出活水,喝来总是新鲜。」

  第三、根基安放在圣经上。十九世纪牛津大学文学教授玖威特(Benjamin Jowett,1817-1893),当时期有「伟大的教师」(the great tutor)之称,他曾改革大学教育制度,首先在大学制度之上再建立「硕士」(master)教育,透过独立研究的过程,使学生更深入的认识自己。一次在会议上,有人问他:「玖威特教授,你对上帝有什么看法?」玖威特回答:「我对上帝的看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上帝对我的看法。」玖威特知道关键的问题,他知道自己的根基,也知道将根基放在何处。

  根基常是来自问题。当一个人有太多问题,表示他还未将问题沈淀,不知道真正的问题。有些问题是人云亦云的问题,有些是一般性的问题,有些是芝麻小事的问题,但都不是真正的问题。为什么许多的科学大师会信耶稣?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知道一生中最关键的问题,他们建立了各学门的根基,也会想到自己的根基,要安放何处?这使他们回到圣经。例如当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时,他写道:「我发现了上帝使万物脱离混沌的方式。」他发现了万有引力,也发现了上帝。因此让我们深深的挖,把自己的根基,最关键的问题,最无解的叹息,深深的连接在圣经话语这不变的根基上。

  坚强的水手,总知道会有狂风巨浪,没有这些,还无法考验他们船只有多坚固。伟大的登山家,总知道登顶的路上有多少风雪落石,没有这些,登上峰顶会很无趣。同样,耶稣告诉我们,会有大水来,淹没我们的所有,撞倒我们的一切,耶稣从来没有说:「信耶稣,没患难」或「信耶稣,发财成功活百岁。」

  耶稣与我们同受患难,成为我们的支撑。他说道:「到发大水的时候,水冲那房子,房子总不能摇动。」这间房子不只是地上的部分,还有地下的根基,与根基下的磐石,这些都是房子的一部份。喔!多少时候,我们动摇了,房子动摇了,根基动摇了,但是有一部份却永不动摇,为什么?「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耶稣与他的话语永不动摇,连死亡都不能胜过。

  同学,让我们翻开这本圣经,读圣经。

欢迎参观作者的网站:河马教授的网站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