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的「功夫学」――从周星驰的《功夫》谈《美德的经济学》

【作者:应仁祥出版人的针孔照相机 2011.06.26




那是周星驰电影《功夫》里的一幕。

电影的场景,座落在一个名叫「猪笼城寨」的小镇里,小镇住的都是些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普通小老百姓:有帮人做苦力的,有面摊煮面的,有裁缝店帮人量身订作衣服的,也有专门靠收房租维生的包租公和包租婆。大家平常时候彼此做点小生意,过着一个又一个与世无争的日子。

没想到有一天,因缘际会下,江湖上最大的黑道帮派「斧头帮」,决定要来攻打这个风平浪静的小镇。上百个手上拿着斧头的凶神恶煞,一步步进逼猪笼城寨,眼看就要腥风血雨,小镇的人性命不保。

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出手相救。事实上,出手的不是别人,正是猪笼城寨里那几个看似最不起眼的人:做苦力的苦力强,原来是隐居的十二路谭腿高手;在猪笼山寨当面店老板的油炸鬼,原来是隐居的五郎八卦棍高手;开裁缝店的裁缝,原来是隐居的洪家铁线拳高手;至于从床头吵到床尾的包租公与包租婆,原来是退隐江湖的「神雕侠侣」,好色的包租公是太极拳的高手,一天到晚大声找人讨房租的包租婆,竟会失传已久的「狮子吼」。

只看这几个人的身法出神入化,矫捷俐落,三两下就把上百个斧头帮的人打得落荒而逃,大快人心。

严格来说,类似的情节,在武侠电影或是小说里,并不算陌生:一个默默无名在山野里打柴的樵夫,居然是十年前叱吒风云的大侠;一个在市场里卖猪肉的屠夫,竟然身怀绝世武技。相信许多男生跟我一样,小时候曾一次次做着白日梦,希望哪天走在路上,遇到一个退隐的江湖侠客,拜师学艺后,也有了飞檐走壁、引气驭剑的功夫。

只是万万没想到,那个我朝思暮想、日日期盼想要遇到的武林高手,始终都在我的身边、离我那么近。原来,我的父亲,就是一个大隐隐于市的大侠。

不像大侠的大侠

当然啦!我并不是生下来就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身负绝世武功的大侠。事实上,和我父亲生活了三十多年,我从来不觉得他会是个武林高手。毕竟,打从大学时代就立志要从商赚大钱的他,和一代大侠的风范实在相差太多。印象中,英雄豪杰理当正气凛然,做生意的他却常常把钱挂在嘴边;再不然当个风度翩翩的剑客也好,我父亲应酬、喝酒,讲话大声,又与这样的形象出入甚大。

等我上了大学,开始认真当个基督徒(我出生的时候,父亲母亲就已是基督徒),父亲生意人的职分,更是变得突兀。圣经不是要我们「爱人如己」吗?不是要我们左脸被人打完右脸也要转过来给人家打吗?但是每回听到父亲如何在商场上与人斗智,险中求存,只觉得每一件事情好像都在跟圣经唱反调,让我更难把父亲和郭靖、乔峰这样的正义之士、江湖大侠联想在一起。

幸好,上帝让我读到《美德的经济学》。这本由职场神学开山祖师诺瓦克所写的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商人」的观感,在一层又一层的论证之下,我才终于醒悟到,原来自己一直错看了父亲。



美德的力量

和过去所读企管书籍不同,《美德的经济学》打从一开始,就以「道德」作为他的论述主轴。诺瓦克认为,商业这一行,远比我们所想的还要更重视「道德」的问题;假如没有了「道德」,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商业活动,都会土崩瓦解,不再存在。

这个论点,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刺耳的。毕竟,一般的人想到商人,第一个想到的绝对不是「道德」;甚至可能刚好相反,商人,让我们想到的是「不道德」――想想,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你争我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工作,怎么会和「道德」有关?

然而,诺瓦克却要我们想一想,假如一个公司或企业里面,员工跟员工之间没有了「道德」,那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没错,在某些企业里,员工跟员工(甚至包括上司和下属)之间会有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然而,在竞争之外,有更多时候,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依然得要倚靠诚实、信靠、勇气、负责等等容易被人忽略,却极其重要的基本美德。假如员工和员工的关系,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互相撒谎、互不信赖,一个比一个胆怯,一个比一个爱推卸责任,这间公司有可能永续发展下去吗?这家企业有可能完成什么事情?为顾客生产什么优秀的服务或产品吗?

再拉大一层来想,在市场占有率之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多时候靠的是互助合作。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单独存在,每一间公司都需要上游的厂商的供给,需要下游厂商的接单,需要有市场面的推广销售;不同公司之间如果没有「生命共同体」的体悟,对于承诺(契约)没有最基本的尊重,不可能生存得下去。

诺瓦克说,或许是因为企业运作过程中的美德,对大多数人而言实在太过稀松平常,不要说是一般人,就连实际投身于商场中的人,很可能都不曾意识到自己原来是这么样地看重道德。

三招三式闯江湖

而在林林总总各样的道德中,诺瓦克从中归纳出三个涵盖面最广,也最重要的商业美德:创造力之美善、组织团队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他称之为「商业三元德」。一个优秀的商人,他要有宽阔的视野和足够的勇气、胆识,看到创新的可能,并且勇敢地朝那方向迈进,这是「创造力之美善」;一个优秀的商人,也要懂得如何在组织企业中与他人相处,要能激励团体的士气,能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思考怎样做才是对团队的每个人都好,这是「组织团队的能力」;除此之外,优秀的商人,也要有让梦想成真的能力,他虽看得远,却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未知的冒险旅程而去,将一切的创新,化为实际,这是「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诺瓦克认为,传统上(包括教会)对于道德的定义,常是被动的、死板的,商人的三元德却让人看见,「道德」其实更应当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与做事态度,是一种在世界上打拚奋斗的技能(和修车,写电脑程式一样的技能),不该被人轻忽,而要加以讨论,让更多的人可以学习。

读完《美德的经济学》,我再回过头来看自己那位在商业界打滚三十多年的父亲,一股敬佩之情,不禁油然从心中升起。在我父亲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把商业三元德挥洒地淋漓尽致的「功夫大师」。他有创新冒险的美善,二十多年前,两岸才刚开始通商,他便是第一波到大陆投资经营的台商,足迹踏遍广州、上海,最远还到黑龙江;他也有组织团队的能力,曾经干过厂长的他,动辄在工厂管理四、五千个工人;他还有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当我们的教会决定要盖一间老人养护中心,他以自己多年从商的经验和人脉,募到足够的资金,让一栋建筑物就这样盖在原本荒废的土地上。原来,我的父亲会的招数,是我想未曾想过的,每一招都可以比每包租公的太极拳、包租婆的狮吼功,只可惜我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真正的武林大侠就活生生地在我眼前。

上帝的包租公、包租婆

长期以来,华人教会对于「从商」的会友,总是缺乏一个恰切的认识角度,不知道这些商人基督徒,除了捐钱不手软外,他们的阅历,他们在商场上打滚多年练就的一身「工夫」:创新、团队、务实等美德,可以如何扩充我们对于「上帝」的认识,对于圣经所记载圣灵九果的了解。而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因为缺乏这种认识,教会并不知道,原来圣经中「爱人如己」、「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其中最大的是爱」等各种耳熟能详的句子,每一种都能化为厉害有用的「工具」,帮助信徒们在经济与商业的领域里,散发出惊人的力量,甚至去改写整个商业历史。在这个商业全球化,几乎所有人都在「资本主义」运作逻辑中生活的时代(大自一家公司的老板,小至一个银行行员、车行修理员、商店与书店餐饮店店员),我们实在需要更多像诺瓦克这样的有志之士,花费时间去挖掘研究圣经中的丰富道德智慧,帮助信徒将圣经智慧落实到职场工作的领域里,使神国的力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扎根、发挥影响。

让我们一起擦亮自己的双眼,向身边的这些包租公、包租婆们致敬,学习他们美德的功夫(而不再是瞧不起他们);也让我们努力地训练和差派更多的包租公与包租婆出去,到大大小小各个「猪笼城寨」里,成为那个地方的守护力量,抵抗斧头帮的入侵,驱赶火云邪神的蛤蟆功!!

●欢迎参观《哈啦读书心得》哈屁股与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针孔照相机】专栏主要写手:应仁祥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