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爱能胜过恐惧?

【作者:徐敏雄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2021.07.25



图片提供/123RF


基于担心被讨厌的恐惧所采取的人际盘算,无论刻意保持距离或努力讨好亲近,最终都很难让我们与对方形成一个信任或亲密关系,更无法感受到对方的独特性,进而从共同生活中一起成长。

因为「恐惧」是我们看待对方的初衷,所以无论我们采取与对方分离或连结的行动,主要都是为了降低内心主观的害怕,而不是打从心里想好好认识对方。换言之,基于恐惧的人际关系把目光过度集中在自己身上,在还没有接触对方之前就预设他们可能看不起我们、讨厌我们,以致需要刻意疏离或亲近。

在这种因恐惧而刻意营造的人际关系里,无论对方被我们抛在远方或拉到近处,我们很容易将对方各种言行举动等同于对自己表现是否良好的严厉评比。于是,在他们面前我们不敢表达内心真正的感受,只能不断揣摩对方的偏好,努力做些可能讨他们喜好的言行。

就此来看,基于恐惧所建立的人际关系无论疏远或亲近,都不贴近真实的彼此,以致很难从接下来各种人际互动中,得到新的成长观点、真诚的鼓励或被接纳的宽容。

亲密的地方

对于这个人际互动的超级难题,J. Vanier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 「亲密的地方」就像是我们把两只手掌侧端合起来,捧着一只受重伤的小鸟。当我们把两只手掌完全摊开,小鸟可能会急切地拍动翅膀,接着就掉下地上死亡了。但如果我们把两只手掌密合,小鸟又会被压得喘不过气,甚至不断挣扎而让原来的伤势更加严重。

所以,「亲密的地方」必须是我们两只手掌不完全打开,也不完全合上,是随时观察我们与受伤小鸟之间细腻的互动,从它的反应调整手掌的开合度,这才是一个能够保护并给它生长的空间。

坦承受伤之处

当然,要创造这样「亲密的地方」非常不容易,因为如同前面提到的,我们总是对别人高度不信任,以致在充满恐惧的人际策略中,难以让别人进入我们的地方,也不愿花时间认识真实的对方。

这时候,唯有我们愿意先承认自己也像那只小鸟般,从小到大受过不少伤,甚至有难以复合的残缺之处,也需要一个地方被好好对待;才可能接纳对方也有类似的伤痛,以致需要我们的包容、接纳与宽恕。

虽然我们无法强迫别人跟我们怀抱相同的价值,但有了这种人生体悟,我们才可能勇敢向自己和他人坦承自己曾受过伤,某些地方很怕再度受到伤害;在此同时,也开始聆听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并在能力范围内调整自己。如此,才可能撑起一个「亲密的地方」。

所以,在我心中「做自己」和「聆听他人」不是对立,而是必须相辅相成。极端「做自己」不仅可能把自己框限在小圈圈里,还很容易在无意间伤害周遭人;过度在意别人意见,不仅可能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到底也是从未好好认识对方。

无条件的接纳

但是上述出于人与人之间的自我认识、相互信任与彼此体验,所能产生的信任与善意力量还是十分有限,因为我们很容易对自己或对方提出超乎能力所及的要求或期待,以致于当自己或对方表现不如预期,就会感到高度失望、被排斥或甚至愤怒。

因此,H. Nouwen和P. Tillich等人都认为:唯有返回上帝的爱,才能感受到「完全被接纳」,也才能彻底放下过度自责或严苛待人的重担。因为无论我们聪明与否、有没有做出社会期待的举止,只要愿意「相信自己已被上帝无条件接纳」,都能得到这份恩典。因为「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箴10:12),所以「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了。」(约壹4:18)

参考资料:

陈逸茹(译)(2016)。《爱胜过恐惧:进入亲密、丰盛、狂喜的生命》,H. Nouwen(着)。台北市:校园。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