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解析謬誤的社會實踐觀 ──『道成肉身』意義(中)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四、『道德主義實踐』的問題:


  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乏道德主義的實踐,無論是儒家的入世或道 家的出世與『中國的佛教』之出世,他們共同的一個特徵是強調『個 人的內心』不要受外界干擾,這個意思是說人心應該與社會有所隔絕 。這個思想原本不錯,可惜的是中國文化沒有一套超越系統可以讓人 們『不過度在意己心是否不受干擾』,因此,『己心不受干擾』成為 中國人內心的最大禁忌,使中國人進行任何實踐,都會優先考慮會不 會干擾己心。這樣的思想演變下,即使是儒家的『入世』都會因為怕 傷害己心,所以從來看不到類似傳教士那種與苦難同生共死的『入世 主義的實踐』。為了怕自己的德行參與社會而變壞,所以中國人只有 進行『道德主義的實踐』,平時躲起來修行,臨時出來做一做善事, 做完了再關起門來往一切苦難都忘掉。

  所以道德主義的實踐,最容易產生的就是『結構共犯』的問題!

  理由是,道德主義的實踐,永遠看不到受苦者的時空背景;受苦 者會表現出許多『反道德』的錯誤行為,在他們的時空背景下是應該 被寬恕的,而不是得指責的。然而,道德主義的實踐者,既然沒有與 受苦者同生共死,受苦者的反道德行為必然不能同情理解,又為了表 現自己的道德立場,勢必常常指責受苦者的道德錯誤。

  結果,就如我上述舉的女性主義例子一樣,認為男女不平等是不 義的『道德人士』,卻主張要限制女性自由、加深女性恐懼的觀念, 更常常可見他們對女性主義者『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也不對』的道德 批評。結果就是他從道德主義變成結構共犯,他自以為是正義,實際 上每個岐視女性的人與他的思想似乎都一樣。

  慈濟的實踐方式,不過是依據這樣的思考方式而來。這種方式是 非常危險的,不過在此我願意相信佛教隱含某種特殊的信仰動力,可 以避免道德主義實踐的謬誤。然而,在台灣也只有慈濟可以比較風平 浪靜的進行這種道德主義的實踐,其他想學習慈濟的『X濟』,沒有 不腐敗墮落的,這就證明了道德主義實踐的窮困。

 
五、『入世主義實踐』的問題:


  然而『入世主義的實踐』並不是沒有問題,入世主義的實踐最大 的問題是『道德相對主義』。

  由於深入苦難社會,對受苦者加以太多的同情,所以不但同情他 們因受苦而產生的反道德抗爭,更可能因此而認為道德是相對的,所 以就認定凡是受苦者的抗爭一切都是合理的。

  一旦主張相對主義,入世主義實踐立刻就自相殘殺。因為社會是 多元性的習習相關。一個受苦團體的抗爭往往就是另一團體的受苦, 永遠不可能存在絕對正確絕對正義的社會行動!因此,一旦認為『入 世』的行動就是道德的全部,事實上他己經在行動上呈現另一種權威 主義,凡是反對他的行動者都是不道德的。卻不知道,反對他的行動 之人群也有該族群自己的受苦問題與時空問題,是『另一群要被關心』 的人間。

  這就是政治板上政黨支持者鬥爭的寫照。民進黨支持者若是不能 看到新黨支持者也是一群可能受苦的族群(註),新黨支持者若不能 看到民進黨支持者也是一群受苦的族群,那麼他們只會像唐吉訶德面 對風車一樣,把對方想成窮兇極惡的壞人,而不肯尊重對方是一個活 生生的人。因此,許多政黨抗爭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就是從這種入世 主義所產生的相對主義而來的。

(待續)

 
註:本文完成於一九九七年。

心靈小憩》網站 http://life.fhl.net

【延伸閱讀】: